重磅!刘备当年的蜀汉皇宫,原来在这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清朝古墓渊源长衍遗址在哪里 重磅!刘备当年的蜀汉皇宫,原来在这里!

重磅!刘备当年的蜀汉皇宫,原来在这里!

2024-06-02 0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22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考古人员结合文献记载和近年的考古发现,认为蜀汉宫城遗址,极可能就在当年挖出石犀的天府广场东北侧、今四川大剧院附近一带。

其实,

在很早以前,

考古人员在这里就有了重要发现。

神秘石兽—呆萌可爱的天府石犀

2013年初,在天府广场东北侧的四川大剧院建筑工地上,一尊神秘的石兽惊天出世,引来不小轰动。经多位考古专家考证,石兽制作年代大致距今2000年,或为李冰治水时制作的镇水石犀。这尊约9吨重石兽的出土,抢光了此次考古发掘的所有风头。

石犀之外,还有高等级建筑基址出土

在对四川大剧院古遗址展开的大规模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汉代遗存,且所占比重最大。

汉代建筑台基(F2)柱础坑(D3)

西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

西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

出土文物以绳纹瓦为主,陶器的数量很少。

蜀汉至西晋时期的文化层:

蜀汉至西晋时期的文化层:

发现了倾倒的石犀,以及混合掩埋的绳纹瓦、瓦当、铺地花纹砖和陶器等遗存,部分瓦当还存在正面涂朱的现象。

考古推进:

考古推进:

考古人员发现了南北残长39.5、东西残宽22.9米的台基。这处基址由泥土夯筑而成,土质紧密,台基上还残存排列了3排的9个柱础坑。

考古惊喜:

考古惊喜:

更让考古人员惊喜的是,工地还出土了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直百等钱币。

汉代建筑台基(F2)柱础坑(D6)

考古人员推测

根据遗址地层的叠压和打破关系,

以及建筑材料的时代特征,

这处建筑基址的修筑年代约在东汉末或稍晚,废弃年代则大约在三国末年,下限不晚于西晋。而建筑的性质,极可能是东汉末年或蜀汉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建筑。

Ec型I式云纹瓦当

A型文字瓦当

这种推测,当然具有严谨的证据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易立:中国古代曾以朱色区别尊卑,涂朱瓦当在汉至三国时期的高等级建筑中使用比较普遍。此外,现场发现的大量铺地砖,不仅在踏面上模印了纹饰,还有“富贵昌”“爵禄尊”“宜宫堂”“寿万年”等吉祥用语。而在汉代,大型建筑的地面往往用砖铺砌,起到防潮、防滑以及美观等功效。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

蜀汉皇宫神秘的面纱

被考古人员层层揭开

这处建筑基址,被考古人员认为是蜀汉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建筑,甚至可能就是蜀汉皇宫的一部分。

B型几何纹铺地砖

C型几何纹铺地砖

史料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武担山,位于今江汉路)。关于蜀汉宫城的位置,已故的三国文化专家罗开玉曾认为,刘备虽然励行节约,但仍曾诏诸葛亮“营南北郊于成都”。改建后的蜀汉宫城,应该在成都城外西北一隅,南面与成都城连为一体,借成都城的北门为宫城南门,与成都城保持着可分可合的关系。

那么,蜀汉皇宫,

究竟在武担山之南的今八宝街一带,

还是在今日的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呢?

专家视察遗址发掘现场

专家视察遗址发掘现场

在2013年考古发掘结束之后,考古人员一直没有急着得出结论。直到几年以后,才根据掌握的出土材料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蜀汉皇宫在天府广场东北侧一带,更有可能。

易立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政治中枢,皇宫的安全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成都秦汉时期的大城,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提出的北至今青龙街、白丝街一带,南至君平街、丁字街,东南角在青石桥,西至东城根街附近的区域。刘备的皇宫选址,虽然武担山附近符合地势高亢的要求,但建在城墙之外,就有悖常理。

成都市的考古人员近年在大城北段以及城外做个几个考古发掘,其中的一次江汉路发掘,并没有发现汉代文化堆积。说明在汉代,那里还属于荒郊野外。目前在大城外侧发现的最早文化堆积是唐及五代,这也符合唐朝的西川节度使高骈在大城基础上扩筑罗城的历史记载。

那么,

四川大剧院古遗址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基址,

和蜀汉皇宫又有何关系呢?

考古人员介绍,直到明初,天府广场及周边仍被视作蜀汉宫城所在。《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成都修建蜀王府时,就曾有“以蜀先主旧城水绕处为外垣、中筑王城”这样的表述。

而根据《三国志·钟会传》等文献推测,蜀汉皇宫,和当年的益州州府、蜀郡郡府距离很近。

发掘点——成都电信大楼原貌

四川大剧院古遗址中,石犀的倾倒地和规模巨大的夯土台基恰巧位于同一文化层。

H99内石兽埋藏状况

而根据史料记载,石犀的摆放处极可能就是州府或郡府等建筑的门外。

当年,刘备的蜀汉王宫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一种猜测·皇宫毁于平定钟会姜维兵变事件

三国末年,曹魏名将钟会和邓艾攻打蜀汉致其灭亡后,钟会和蜀汉降将姜维打算据蜀自立,并矫诏起兵。在那场兵变中,蜀汉皇宫甚至大城毁损严重。此后,司马氏平定蜀地叛乱。

易立认为,被推倒的石犀和残损的建筑基址,极可能就是司马氏平定叛乱的结果,“因为石犀掩埋的坑底未经任何处理,属于非正常掩埋。如果不是有组织、有预谋且成规模的行动,很难实现这么大的破坏度。而曹魏平定蜀地,将最具地方传统文化特征的石犀推倒,并摧毁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建筑,恰好可以实现征服的政治目的。”

这么一说,青羊的小伙伴,是不是感觉

和历史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呢?

那么在咱们青羊一带

还发掘过哪些遗址、重要文物?

接下来带你去看看

福感寺

今年6月,历时1年的考古发掘后,考古人员凭着刻着“传今福感寺”的经版,确认了福感寺遗址所处地标——实业街原实业宾馆处。

福感寺是从东晋延续到两宋时期,一度是益州(成都)名寺,常有高僧驻留。当年成都常年有旱涝,官人祈雨都要到这来,祈而有应,特有感征,故又名福感。

数月前,考古人员们在工地里发现了一个碑首,上面刻着“大唐益州福”的字样。他们初步推测,这就是福感寺遗址。随后,一块石刻经版上清晰地刻着“传今福感寺”,让他们得到了确切答案。

目前只发掘了福感寺的一部分,发现了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沟渠等遗迹。但通过已出土的文物,福感寺当年的盛况已得以展现。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 是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被发现的,在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一醒惊天下”。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是成都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

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现在修建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

摩诃池遗址

位于市中心的成都市体育中心南侧,未曾料到,脚下深藏着一千多年前皇家园林的一角。2014年,工人们在成体中心南侧的工地里,挖出一块大石板,竟然为世人打开了“穿越”之门。

继续发掘,出现了一段超过7米深的沟壑,沟壑两侧是散落的石块、砖块,还有用于堆砌城墙的红色方条石。

据考证,这个沟壑在古代成都皇城坝中曾闻名一时,它就是 始建于隋朝 的人工湖“摩诃池”——这个原本只存在于古诗词中的文人骚客泛舟游览胜地。

这是摩诃池的东南边界。2016年,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工地上发现了摩诃池的西北边界,还出土了大量唐宋至明代的瓷器等生活用品,以及古代的瓦当、滴水等建筑材料。

据考古推测:摩诃池的南界:应该在今天府广场西侧,成都博物馆新址一带;摩诃池的东南界:应该不超过四川大剧院工地;

摩诃池的北界: 大约在今羊市街、西玉龙街一线。

摩诃池的西界:大约在今青羊区东城根街一线,定位理由与北界相同。

摩诃池鼎盛时期的最大面积约1200亩,相当于110余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与今天的杭州西湖面积接近。古代成都市中心的摩诃池竟然有这么大?这一发现震惊了世人。

走在青羊的街巷里,

你能感受老成都的味道,

脚下的土地里,

蕴藏着天府文化的印记。

小伙伴们

生活在青羊

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幸福!

比心~

编辑:周凤鹃 吴垚 转载请注明锦绣青羊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在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