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枪械界的一些比较知名的武器(精确射击步枪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型战斗步枪 [杂谈]枪械界的一些比较知名的武器(精确射击步枪篇)

[杂谈]枪械界的一些比较知名的武器(精确射击步枪篇)

2024-01-25 0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开始之前我先要辟个谣,是关于汤姆逊冲锋枪的

那,咱开始吧。

这种叫精确射击步枪的东西捏, 是配备给步兵班精确射手(就是。。。一个班里的神枪手)使用的半自动狙击步枪, 作为步兵班火力的延伸(简称支援)。 也称为班用狙击步枪, 战术支援步枪等。之前的苏联人甚至还根据他的作战特点, 呼吁称其为"进攻型狙击步枪"(自古狙击多近战呗)。下面我就来说一些比较出名的一些精确射击步枪。

M14EBR战斗步枪

美国M14EBR战斗步枪属于一款改良过的精确射击步枪,它是一款战术型步枪,这把武器是在他老爷子M14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良的一款现代特种作战版本,枪身全部采用纤维和塑料的特制材料,不但枪身越来越轻便,颜值也很大大提升,它目前在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以及游骑兵特种部队中作为CQB战术枪械。

全新的M14EBR战斗步枪M14EBR战斗步枪的老爷子M14步枪M14EBR战斗步枪的老爷子M14步枪小知识:Mk14,M14EBR,Mini14等枪械和M14有什么不同?

首先M14大家都认识,这是美国在50年代为取代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研制生产的自动步枪,在基本结构上大幅度沿用M1加兰德的设计,所以一出场就落后了,美国人自己也淘汰得很早。

Mk14 / M14 EBR属于增强型战斗步枪(Enhanced Battle Rifle——EBR),是M14步枪的变形枪,Mk14是海军给的编号。这种步枪最初是由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根据海豹突击队的要求,在2000年向枪械厂商招标设计的一种用于CQB近战的战斗步枪,之所以考虑用M14,一方面是因为7.62 NATO的侵彻能力在城市战中对付车辆、普通墙壁等掩体非常有效。M14EBR用带小握把、伸缩式枪托的铝合金护木取代了M14原来的护木,还安装有导轨,可以安装各种瞄准镜。

由于海军的海豹突击队把Mk14定位为近战武器,所以选用了18英寸的短枪管,较多搭配近战用的低倍率瞄准镜。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也装备了一些M14 EBR,但是他们的定位和海豹突击队不同,他们是把M14 EBR定位为精确射手步枪使用的,所以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M14 EBR使用标准的22英寸枪管,多搭配使用10倍光学瞄准镜。

Mini-14是美国鲁格公司生产的一种发射5.56mm步枪弹的小型步枪。5.56mm这个口径几乎被AR-15系列一统天下,但是也有一些人喜欢传统古典的步枪,鲁格公司就抓住了商机,推出了Mini-14,Mini就是迷你的意思。

Mini-14可以看做是M14步枪的5.56mm缩小版,但是一些细节比如导气装置则更像M1加兰德步枪,可配用5发、10发、20发等多种弹匣。

Mini-14主要针对民用市场,是半自动步枪,但是一些执法部门也有使用,有一些美国城市的SWAT就用Mini-14,还有就是一些巡警在车上放一把Mini-14作为巡逻步枪。

2015年《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恐怖袭击事件之后,法国全面加强了反恐戒备,当时的新闻照片里法国警察也使用了Mini-14步枪。

SR25精确射击步枪

SR25精确射手步枪它是美国AR系列中的一款战术型精确射手步枪,虽然它的外观和M110(也是一款AR精确射击步枪)十分相近,但其中的内部结构,比如撞针、膛线、以及导气活塞装置,都有不同设计,而且两支枪的尺寸和工作兵种都不同,SR25精确射手步枪,是专门为老美海军陆战队打造的武器。虽然SR-25是民用步枪(就是可以在民间市面上售卖的),但这支发射.308温彻斯特比赛步枪弹的步枪是完全符合军用狙击步枪要求的,而且SR-25的野外分解、清理比AR-15/M16更方便(M16清理起来很繁琐,当年在越南的一部分美军就曾抛弃过M16然后捡起越军的AK用),勤务性能比M16还好,因此部分美军特种部队也装备了一些SR-25作为狙击步枪,据称之前海豹突击队在索马里进行维和行动的时候就使用过SR-25(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这段是在查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

颜值超级高的SR-25M110狙击步枪

它是AR系列的一款半自动型射手步枪,这款武器采用碳纤维和塑料材质,用起来非常轻便,并且精准度很高,它在美国步兵班组中作为主要武器,该枪采用北约7.62mm口径弹药,当年它还在阿富汗战场有过很出色的表现,美国士兵都把它视为“最爱的那个女孩”。

这个是北约制式7.62全系步枪子弹SHOT SHOW(枪械博览会) 2009上展出的M110这个也是的颜值炒鸡高的M110精确射击步枪

小知识:如何评价美国M110系列半自动狙击步枪?

美国陆军装备M110 SASS的初衷是为了取代M24 SWS,但使用后发现它根本无法取代M24,其精度无法达到M24的水准,但它确是M24一个很好的补充。大容量弹匣、半自动高射速、可安装消音器、串联夜视瞄具这些优点是M24所不具有的(M2010服役后,后两点被弥补回来),精度也不赖(1MOA)。这些年来在美国陆军中的定位一直是与M24/M2010相同,均为专业狙击步枪,二者属于互补关系。

但不存在“M110系列”步枪,因为M110A1 CSASS跟M110没什么血缘关系,生产厂家不同,结构差异也很大。前者以HK MR308/762为原型改进而成,后者的基础是KAC SR25。由于M110在使用中暴露出长度、重量过大的问题,美国陆军发起了CSASS来取代M110,CSASS的主要特点就是更短、更轻,同时保留高精度的优势。在经过竞标后HK赢得该项目,CSASS目前也正在美国陆军中逐步列装,反响不错。美国陆军还打算把低配版CSASS作为SDMR下放到班组。

HK417射手步枪

它是德国HK在HK416突击步枪(鸡疯子们记一下哈。HK416就是M416,而且不要一看到装有皮卡丁尼导轨的枪就是M416,M416的,不认识的应该说:这个枪和HK416有点相近。至少这样不会像说M416的骂得惨)的原基础上,打造出的一款强化版,采用7.62mm的精确射手步枪,这款武器预计在将2025年左右全面取代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6A4突击步枪。该枪采用模块设计,还具备特种作战能力,而且造价远比HK416贵。

这个是侦察型的要比狙击型的稍微短那么一内内,因为侦察型的用的是16寸枪管的枪管这个是狙击型的要比侦察型的长那么一内内,狙击型的用的是20寸枪管关于一个HK417上一个版本HK416的小知识:HK 416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突击步枪吗?

近些年来,在电影与游戏界中最火的一种突击步枪,质优价高的精良德国工业产品,精英特种部队经常使用的:HK 416突击步枪。

HK 416是由德国黑克勒-科赫(H&K)公司,以HK G36突击步枪的气动系统在M4卡宾枪的设计上重新改造而成,现已成为完整的突击步枪系列,也可以通过更换上机匣组件的方式,来改造AR-15步枪而成。

HK公司聘请了从美国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退役的赖瑞·维克斯(Larry Vickers)担任HK 416卡宾枪项目的负责人。HK 416卡宾枪项目原本称为HK M4项目,但因为当时柯尔特公司拥有M4系列卡宾枪的商标专利并控告了HK公司,并尝试取得有关HK M4及XM8步枪的所有技术细节,所以HK改称其为HK 416,并自序号88-000011起在机匣改标为HK 416。在2005年,M4一词已在大毒蛇军械公司与柯尔特公司的诉讼中,被判为通用名词,因此柯尔特公司失去M4一词的商标专利使用权,因此M4可以作为其AR-15系列步枪的名称。

“416”据说是指M4和M16型步枪,但HK公司并未证实这种说法。

HK公司曾想以HK 416步枪去参与美军的SCAR项目竞标,但由于本身为政府赞助标案之故,为避嫌而遭排除在外。

HK同样推出了HK 416的加大口径版本HK 417,使用7.62×51 NATO子弹。

HK 416采用HK G36的短行程活塞传动式系统,比AR-10、M16及M4型步枪的导气管传动式更为可靠,但重量更重。为保证可靠性,其气动系统导入多于正常运作所需的气体量,因此需使用HK公司的重型缓冲才可避免后座力过大,其中以短枪管型尤其明显。其冷锻碳钢枪管的寿命约20,000发。

HK 416的机匣及护木设有共5条战术导轨以安装附件,采用自由浮动式前护木。枪托底部设有降低后座力的缓冲塑料垫。准星及照门则采用瞄准基线是28毫米高的,HK传统鼓状样式照门及柱状准星,后来自416 A3起加入33毫米高的觇孔照门及柱状准星。

缓冲管加上了可调轴承,使调节枪托时更顺畅,枪托能在固定时减少晃动。护木加上凸块以固定在上机匣,因此只需一颗螺丝便能将护木固定在枪管螺帽上。HK 416的护木固定栓使用附带枪背带扣的凸块作扳手拆卸,紧急时亦能使用枪机上的七个锁耳(除去退弹勾上的锁耳)充当扳手拆卸,后来在416 A5起改用SW11规格螺栓,改用11毫米的开口扳手或一字螺钉刀等工具进行拆卸。

2007年7月美国陆军的测试场试射中,HK 416卡弹233次,而M4卡宾枪有882次卡弹(弹匣故障239次,被评为“明显地最差”),但都远逊于XM8步枪的127次,而第二名的FN SCAR-L突击步枪也只是卡弹了226次。然而在美军当中仍有89%士兵表示信赖M4,因为此次测验的样枪,其中M4卡宾枪从基层部队抽调,而其它参与测试的SCAR,XM8,HK 416等都是厂商提供的全新产品。HK公司为HK 416标配耐海水钢制弹匣和新款透明塑料制STANAG弹匣,可与普通铝制弹匣通用。HK 416 D型步枪的弹匣井无法使用30发的PMAG Gen 1和Gen2型弹匣,但能使用外销用的EMAG弹匣,为此Magpul(马格普)公司后来推出的PMAG Gen M3弹匣,增加了HK 416 D型步枪的弹匣相容性。

HK 416是M4卡宾枪的改进型,改进分别为:

上机匣高度比AR-15高出3/8英寸,枪管螺帽螺纹亦为公制,因此与AR-15护木完全无法相容。

保险选择钮图示使用国际通用图示。

为了可以使用HK空包弹弹匣,而采用和SA80步枪相同的小角度弹匣井。

一体成形的皮卡汀尼导轨护木,采用浮动式枪管设计。内部主要差异则是采用HK G36的短冲程活塞传动式系统,为了承受新传动系统带来的压力,枪管壁也较厚。

改用含有储物空间的枪托,也能更换成其他类型的AR-15枪托。

改用较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把,也能更换成其他类型的AR-15握把。

枪管延伸较长,因此不能使用AR-15枪管。

使用较耐用的特殊规格缓冲定位销,并使用弹簧销固定在下机匣中。

因改用短冲程活塞而改用特规枪机组。

自416 A1起增加撞针保险及撞针弹簧。

自416 A3起不论击锤状态怎样,都可将射击选择钮调至保险状态。

自416 A4起改用可更换定位钩方向的拉机柄。

而于2013年起推出的HK416 A5/A7则分批推出了下列改进:

使用新款机匣锻造件,上机匣顶部的皮卡汀尼导轨向后新增了一格,并与护木组成一整条连续导轨。

枪管略微减轻重量,枪管延伸定位,改为凹处固定在上机匣枪管螺帽。

两段(N-S)可调导气座改为热缩工艺定位在枪管上。

上机匣后方机匣结合插梢孔加入板簧以确保机匣稳固。

扩大扳机护圈。

双边弹匣释放钮及空仓挂机释放钮。

改用新设计的V7握把及薄版枪托。

弹匣井改为传统AR-15的10度倾斜式开口。

扳机及击锤梢改用卡簧定位的防窜动定位销。

护木固定栓改用SW11规格螺栓。

自416 F/A7起改用类似MCX的双定位钩双向拉机柄。

较为轻薄的HKey(HK自家公司专利导轨)护木。

此外,416 A3型步枪,装备的可调导气座使得短枪管型在使用抑制器时更可靠(虽然使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不被触碰的情况下保险模式自动由N切换到S)。HK 416的机匣大部分部件是以7075铝合金材质制成,与AR-15系列的枪型类似。HK 416的上机匣可装到AR-15系统下机匣,但必需使用军规扳机组(或与其高度相同的击锤)以解开撞针保险,并需使用HK公司的重型缓冲以避免后座力过大(使用如H3等更重的重缓冲虽能进一步减少后座力,但使用膛压较低的弹药时,可能会导致枪机不完全后座,以致退壳失败)。

结语:HK416算得上是一款很不错的步枪,但是缺点还是有的,毕竟没有任何一把枪没有缺点

88式狙击步枪

(唉,国产枪必须有牌面)它是国产一款性能最可靠的狙击步枪,该武器是中国军中最常见的狙击步枪,它采用与步枪相同的5.8mm口径弹药,该枪装备在侦察兵班组、特警部队、以及特种部队中,它的各方面都很优秀,深受中国军人的信赖。

颜值还算不错(个人觉得还是M110比较好看)

小知识:QBU-88式狙击步枪优点及不足

将QBU-88式狙击步枪和苏俄著名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这两把狙放在一块,就知道QBU-88式狙击步枪的优点了,那就是枪身短小精悍;此外,重量轻也应该是此枪的优点;还有,由于采用了小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肯定比7.62毫米的狙要小许多。

除此之外,作为一把狙击步枪,实在想不出QBU-88还有什么优点可言,其缺点或者说不足反而可以罗列一大堆的文字,个人在此简洁地概括一下。

谢天谢地,世界上第一把小口径狙击步枪的头衔,光荣地降落在了QBU-88狙身上,但依然难以掩盖QBU-88狙的先天不足。

小口径步枪弹丸超过300米以上,其杀伤力明显要比7.62毫米的弹丸下降许多,国外专门有过研究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之,所以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开发小口径狙击枪。

国内却是特列,仅仅为了标新立异,完成小口径枪族化,于是,就有了自动步枪(含短自动步枪)、班用机枪、通用机枪,以及本文的主角QBU-88式狙击步枪。

国内曾一度强调5.8X42毫米重弹,威力是85米射穿16毫米的中碳钢板,1000米射穿3.5毫米软钢板,实际上根本无法与国际同类的5.56X45毫米北约SS109弹相比,《轻兵器》包括《兵器知识》杂志现都已证实,与美俄同类增强威力弹一比,5.8毫米重弹威力根本就是倒数第一。

5.8毫米重弹是不错的远程小口径枪弹,但是要想取代传统的、高效能的7.62 X 54毫米R 53式枪弹是不可能的,小口径枪弹本身在打击能量、弹头能量等方面都不可能达到7.62毫米口径枪弹的水平,这是为什么军方没有大量装备5.8毫米通用机枪的原因,同样用在QBU-88狙身上也一样适用。

其实,作为一把精准射击的步枪,QBU-88式算是勉强合格,但要作为一把狙击步枪,就免为其难了,事实上QBU-88式有效射程仅为600-800米,在全球所有狙击步枪中,非常不幸只能垫底,所以全球第一支小口径步枪的荣耀,不足以托起QBU-88狙高昂的技战术性能。

先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5.8X42毫米重弹,原来并非这么回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之,在此就不展开了,怕文章没法过审,白白消耗了精力。

即使88式狙击步枪采用重枪管,使用5.8毫米重弹,尽管说其有效射程也有800米,但事实上,在600米内,弹着点散布非常大,离一把真正的狙击步枪1000米的有效射程和精度相差甚远。

从仿老毛子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到自行研发的QBU-88狙,怎么就整不出专用的狙击弹,另外,瞄具和燕尾槽结合处容易移位,移位了又得重新校正,都是资深军迷的吐槽点。

总之,一支精准射击步枪,却偏偏被命名为狙击步枪,但其性能指标却暴露出了离一支真正的狙击尚非常大的距离。

M-76半自动狙击步枪

 南斯拉夫的Zastava M-76半自动狙击步枪,是属于AK枪系的狙击步枪,比SVD更接近AK枪系。关于这把枪的介绍很少,以至于我的枪械大全里没找到这把枪(也是够冷门的哈),上面一段话是在百度上找到的。

小知识:其实我只是个AK plus,南斯拉夫的M76精确射手步枪

前一阵子发了一个罗马尼亚的精确射手步枪,长得和SVD神似,然而,其却是个放大版的AKM,或者说是加长RPK。今天咱再来看一个AK plus,这次的主角是来自塞尔维亚的M76 DMR。其实,也是一款放大的AK。

话说,早年间南斯拉夫和苏联是盟友,南斯拉夫也是苏联所率领的华约阵营中的成员。在那个年代里,苏联手下一众小弟,用的都是苏式武器,手里的步枪,要么是AK,要么是仿制AK。南斯拉夫当然不例外,他手里的M64、M70突击步枪都是按照AK为蓝本设计的,啊,其实是抄袭。

当年,步兵班的配置基本都已经成熟了,大体上配置就是突击步枪+准射步枪+班用机枪,这会儿南斯拉夫手里其实并没有合适的准射步枪,像模像样的还是抄袭德国佬的98K的M48这类大栓。当南斯拉夫看到了苏联的SVD的时候,口水流了一地,心想:这才是现代步兵班所需要的准射步枪。然而,那会儿一系列因素下来,南斯拉夫拿不到SVD,没办法,枪还得用啊,自己研制呗。

南斯拉夫人开发自己的准射步枪,手里也有一套很简单的思维,直接拿自己手里的M70突击步枪进行改进。这个M70步枪呢,其实是一个AKM的仿制品。明白了吧,南斯拉夫人所谓的自己的准射步枪,其实就是拿着AK来进行改进。最终改进出的成品,就是Zastava工厂的M76 DMR,还是AK那一套的长行程活塞+枪机旋转闭锁。

它不同于SVD,在SVD身上,其实完全不是AK那一套了,SVD只是借鉴了AK的那一部分外形上的元素,其实就是拿过来直接用了,SVD用的是短活塞,M76 DMR用的还是AK的长活塞。

不过,和AK有一点不同的是,M76 DMR的活塞杆上,其实是有一个气体调节装置的,可以调节进气量,有三个档位。这种虽然算不上是高级吧,但是也是一种很细致的体现,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去调节进气量,将枪机后座的速度进行调节,调节至最佳状态,保证射击精度。在AK身上是没有的,或者说,AK压根不需要,而SVD是具备这一特征的。

而至于这枪用啥子弹呢,那会儿苏联SVD用的是7.62*54mm R,而南斯拉夫不用,为啥啊,南斯拉夫自己心里也苦。当年南斯拉夫一口气生产了120万把M48栓动步枪,仿制的德国的98K,子弹用的也是7.92*57mm毛瑟弹。你就想,他有120万把M48,那么他手里会有多少7.92*57mm毛瑟弹?于是乎,南斯拉夫人大笔一挥,能用这子弹的枪,全给我用这个子弹,别浪费。

那么,既然用的是7.92*57mm毛瑟弹,作为改进AK的M76也一定要有所更改。其机匣对应的要拉长,毕竟你AK那机匣是打M43弹的,你要是还用原来的机匣,一个往复都不够用。而且,它既然是作为一个准射步枪,它的枪机、活塞杆之类的也都要对应的加长,枪管也要拉长。

使用7.92*57mm毛瑟弹的 M76 DMR的枪口初速度也达到了730米每秒,有效射程在800米以上。而它用的瞄准镜,虽说安装方式上和SVD、PSL类似,但是瞄准镜本身并非是PSO-1,而是ON-M76瞄准镜,四倍率的效果。后期的ON-M76B也是加装了夜视装置,可在夜间进行瞄准射击。

我们看,这个M76 DMR身上,是带有非常明显的AK元素的,你看它的机匣,其实就是AK机匣加长了,M70突击步枪的机匣是铣削的,这个M76 DMR的机匣同样也是铣削制成的,那个非常明显的铣削槽就在那里摆着呢。

而我们看,它的机匣盖,也是和AK一样的,在拆卸的方式上,和AK一样,打开机匣盖,里面就是它的枪机、复进簧这些东西。再加上他那个大拨片,和AK也是异曲同工,其实就是稍微改动了一点,只不过,只有半自动射击方式,没有全自动。再看他这个弹匣,其释放钮也是AK的前挂后卡的安装方式。而其扳机组件上,其实是在加兰德步枪上找了一些灵感,这里就不是那么纯正的AK元素了。

这个M76 DMR的枪托和握把就和SVD不一样了,Zastava工厂并没有直接照抄SVD的枪托,而是依旧沿用M70步枪的枪托和手枪握把,其枪托和握把是分离状态的,只做了部分改动。这种设计呢,其实比SVD的设计要舒适的多。

我们看枪口部位,它这个准星呢,其实还是AK的准星,当时AK改出来的步枪,准星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没啥太大变化。枪口位置还有螺纹,可以加装额外的抑制器、消音器等东西。不过,这把枪仍是加装了刺刀座,这点上在于准射步枪的身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M76 DMR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军队中一直装备到了九十年代,九十年代塞尔维亚又推出了新的准射步枪M91 DMR,这个M91 DMR还是用的M76的那一套,长行程活塞+枪机旋转闭锁。

关于这个M91和M76的关系呢,其实你可以看作M91 DMR是M76 DMR的拉皮款,现代化改装了一下,换了材质,换了枪托,换成类似于SVD的枪托,加了托腮板。护木换了聚合物的材质,又加装了皮卡汀尼导轨。这枪呢,看上去更像SVD了。

而M91 DMR和M76 DMR最大的不同在于子弹,M76 DMR用的还是德国人的7.92*57mm毛瑟弹,而等到了M91 DMR那会儿,换成了7.62*54mm R,估计是以前剩下的7.92*57mm毛瑟弹用的差不多了,多余的也报废掉了,于是乎,换成了7.62*54mmR。

除了这些现代化改装,还有换了新的枪弹,剩下的基本没什么变化,AK那大拨片、拉机柄,都是依旧存在的,甚至铆钉都没什么变化,连AK那个标尺基本都没变。换了7.62*54mm R的M91 DMR就更加类似于罗马尼亚的PSL准射步枪了,PSL也是AK改的那一套,原理上和M91 DMR都是一样的,子弹也都是一样的。

不过,无论是M91还是M76,和罗马尼亚的PSL相比,都是好太多了,M76普遍精度也在1.5-2MOA之间,而PSL只有3MOA,在准射步枪里属于不怎么样的级别。

我们看,这个M76、M91、PSL在一些动乱地区还是比较多的,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都是存在的,毕竟这杆枪和AK那么像,那些武装分子用的也都比较顺手。伊拉克还专门有个塔克布准射步枪,也是仿制的M76 DMR,只不过子弹换成了7.62*39mm M43弹了。

SG550突击步枪

它是瑞士SIG打造的一款,半自动狙击步枪,这款武器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当时游戏《反恐精英》里面的那把连狙就是以该枪为原型,它的精确度高,操控性灵活,装备不少德国特警以及反恐部队,另外还有外贸出口型。

这就是SG550步枪(我为什么在它身上看到了FAL轻型突击步枪的影子)PSL狙击步枪

PSL是罗马尼亚语“带瞄准镜半自动步枪”(Puşcă Semiautomată cu Lunetă)的缩写,该枪最初在罗马尼亚库吉尔市的自由区军事工业公司(RATMIL)生产,从1970年开始在罗马尼亚军队服役,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当罗马尼亚在2004年加入北约后,PSL狙击步枪改由一家从比利时和克罗地亚采购现代化设备新建而成的SC Fabrica de Arme Cugir SA公司生产。

PSL狙击步枪的外形虽然看起来和德拉贡诺夫SVD较为相似,而且也是发射7.62×54mm R步枪弹,但实际上PSL并不是SVD的仿制型,而是以RPK轻机枪为基础研制的狙击步枪。

第一眼看到,我还以为是SVD但是仔细一看它的护木和枪托与SVD的有点不一样MK20 SSR战术型射手步枪

它是由比利时著名FN枪械公司打造的一款,特种战术型精确射手步枪,该武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枪身均为工程塑料和纤维材质,重量轻,操控性稳定,该枪必要时还能加装战术热成像和夜视锚准镜,而且这枪的外形就像是一把大号的SCAR-H突击步枪(切记:L是轻型的使用的是北约5.56子弹,H是重型的使用的是北约7.62子弹)。

把枪托遮住就有点像SCAR了SVD狙击步枪

SVD,是战后开发的第一把狙击步枪,仅从10发弹匣供弹,半自动射击模式来判断,其射击精度肯定稍逊了;全球射击精度高的狙击步枪,基本上是手动完成子弹上膛、退壳动作的步枪。因此,在当今西方军界的眼中,SVD只能算是一把精确射手步枪;现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也似乎有所变化,将SVD视作进攻型狙击步枪,配备到了步兵班,而不是给专业的狙击手使用。德拉贡诺夫设计的SVD,是用来取代当年苏军装备的参与过二战的5发弹仓供弹、装上瞄精镜就具备了狙击功能的莫辛·纳甘步枪,于1963年开始陆续装备部队,由于研发年代的久远,特别是其半自动射击模式,确实影响了SVD这把狙击步枪的射击精度。外界对SVD狙击步枪的评论是,其发射机构可视作是AK-47突击步枪的放大版本,但要比是AK-47突击步枪更简单;由于SVD发射的7.62×54毫米突缘弹,而且威力比AK-47配用的7.62×39毫米的 M43中间威力弹威力大得多。据网络上能够搜索到的相关资料,靶场射击实验数据表明,SVD在600米的平均散布为395毫米,SVD在使用7N1弹药时的精度,比二战时普通旋转后拉式狙击步枪的精度还要高,作为一款半自动狙击步枪来说这是相当少见的。当然,SVD的射击精度,仍然低于西方战后开发的5发手动狙击步枪,但10发弹匣供弹的SVD,仍然为许多国家的军队所装备,目前,SVD实际上是下放到步兵班,已经当作西方所说的精确射手步枪使用了,只要能在400-600米外,精确命中目标前胸的随便哪个位置,其实这已经足够了,对付更远的目标,有手动的狙击步枪来完成。

大名鼎鼎的SVD应该没有人不认识吧M14 DMR射击步枪

我这边就不谈一些套话来说这把枪了,直接上表现

M14步枪在西欧的表现如何?

与其说M14是为了西欧战场的环境设计的,不如说是美国军方高层顽固不化、抱着旧思维不放的结果。

从三个方面讨论:

1、7.62x51mm步枪弹适不适合作为单兵自动武器弹药?

2、欧洲战场需要那么远射程的单兵自动武器吗?

3、在同时期,和发射7.62x51mm弹的其他北约国家步枪相比,M14是个什么水平?

1、7.62x51mm步枪弹适不适合作为单兵自动武器弹药?

7.62x51mmNATO步枪弹

在全威力步枪弹的基础上谋取能够连发射击的单兵自动武器,这种想法很早就有了,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了,美国的勃朗宁M1918也就是BAR,初衷就是给单兵使用的、能够连发的全自动步枪。但是全威力步枪弹弹药体积大威力过剩,围绕全威力步枪弹设计的“自动步枪”也很大很重,最后BAR又大又重,没法作为单兵武器,只能当做班组支援武器用。

BAR原本是要当做单兵武器的,但是太重了。

其实二战的经验也表明,单兵使用的步枪绝大多数交战距离不大于400m,甚至更近,那么大的弹药威力其实是严重过剩的。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好几个国家都有研制中间威力步枪弹的努力,但是修成正果的不多,最后全面列装的还就只有苏联7.62x39mmM43步枪弹一种。北约国家也进行过中间威力步枪弹的研究和探索,也有英国.280步枪弹的宝贵成果,但是在美国一言堂的大环境下,最终成为北约标准步枪弹的还是美国T65步枪弹,7.62x51mm,虽然比二战时美军使用的30-06步枪弹(7.62x63mm)药筒长度有所缩短,尺寸紧凑了一些,但是还是一种全威力步枪弹。围绕着这种步枪弹,比利时设计了FN FAL,德国设计了HK G3,成为北约国家当中使用很广泛的自动步枪。这些步枪几乎都存在全枪重量偏大、连发射击枪口跳动猛烈等缺点。整个北约因为美国的一家独大一意孤行,走了很大的弯路。

2、欧洲战场需要那么远射程的单兵自动武器吗?

有这种说法,估计就是题主听到的说法,说在越南的丛林环境里全威力步枪弹的射程优势体现不出来,到了欧洲平原上,射程就很重要了。结合最近十几年来没完没了的治安战菜鸡互啄大家拿着枪互相突突突,以及美军当中一些对5.56x45mm步枪弹的批评意见,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呀,全威力就是好,射程是王道。

其实,越是高强度的战场,步兵武器的作用越是小。题主不是说以西欧的战场环境设计”吗?那么冷战时期预想的欧洲战场是什么样子的?题主想过没有?

高强度的地面战当中,枪械的作用很小,根本不是交战主角。

如果冷战真的在某一天变热了,北约和华约之间打起来了,那必然是一场双方地面部队全力投入的超高强度的战争,其规模、火力强度将大大超过二战的欧洲战场,双方交战的主力是坦克、炮兵、机械化步兵、航空兵,还有很大可能要动用战术核武器。在这样火力强大的战场上,步兵手中的枪械承担的任务将是很次要的,根本就不是地面战的核心。

你拿全威力自动步枪和它比射程吗?

北约的对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预想的战场也是欧洲战场,按照题主听到的这种说法, 那么他们是不是应当装备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枪械啊?恰恰相反,正因为苏联认识到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战场的主角不是枪械,所以枪械的“射程”被放在非常低的地位上,相反枪械轻便、适合做战术动作、近距离内火力猛烈才是最重要的。苏联从40年代末50年代初就开始列装AK47突击步枪,到BMP步兵战车和有14.5mm机枪炮塔的BTR-60PB装甲输送车装备部队后,甚至把摩托化步兵分队中的中口径通用机枪PK都撤装了,下车战斗的步兵枪械只有AK和RPK,原因很简单——徒步步兵不是单独战斗的,不用和对手比手中武器的“射程”,单兵和班组自动武器突出400m甚至更近距离内的火力就行了,更远距离上的目标由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上的滑膛炮、机关炮、大口径机枪和并列机枪解决,而且摩托化步兵冲击时必然伴随有坦克,还有坦克炮火力呢,要那么大射程的自动步枪干什么?

如果说“全威力步枪弹适合西欧战场”,那么就不能解释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步兵武器的选择,也不能解释70-80年代北约的小口径步枪弹选型。

3、在同时期,和发射7.62x51mm弹的其他北约国家步枪相比,M14是个什么水平?

及时不说全威力步枪弹合不合适的问题,就同级比较,M14和北约另外两个全威力自动步枪——比利时的FN FAL和西德的HK G3比,其基本设计总体布局也是很落后的。

FAL采用上下机匣铰链连接的方式,枪管和上机匣连成一体,打开机匣尾部的上下机匣连接卡笋,向下撅枪管和上机匣,就能将自动机组件从后方抽出。不完全分解的G3自动步枪,全枪分解成护木、枪托和复进簧、枪管组件、自动机组件和击发机构几大块。

FAL也好,G3也好,都使用上下机匣的基本结构,只要分解开机匣就能轻松取出自动机,击发机构也是一个整体,可以取下,全枪分解成几大块,维护和保养都非常容易。

FAL和G3都有小握把,持枪射击稳固舒适,整个结构都比较合理。

而M14步枪,虽然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基本结构居然和M1半自动步枪没有什么进步,就是老式栓动步枪上加一根导气管一个活塞推着枪机动,这种设计其实是二战之前的早期试验型半自动步枪经常使用的,M1在二战前夕设计,二战中凭借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大量投产装备部队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到了50年代还在用这种30年代的设计就太落后了。

分解M14步枪时,不能简单地分解上下机匣,因为它没有这种结构,而是要像分解老式栓动步枪那样,取下上下护木之间的固定件,拆开上下护木,拆下导气管和活塞,把枪管和枪机从护木里拿出来,再把枪机分解取出,要做大分解,非常繁琐。

那。。。行了,今天的就差不多了,咱先聊到这里吧,到时候我会出新篇的

能否给我一个免费的赞,如果是三连的话。。。。那就再感谢不过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