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学、初中转学常见问题都在这里了!外省回津必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州上学天津高考 天津小学、初中转学常见问题都在这里了!外省回津必看

天津小学、初中转学常见问题都在这里了!外省回津必看

2024-06-18 18: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指标生:可以享受被志愿校降20分录取优待,获得的指标生名额也可以不使用。

初中&中考常见问题

1、天津初中教材用的都是什么版本?

答:

英语:外研社版;

2、初中转学天津,可以进入哪些学校?

答:

1、户籍所在区教育局分配初中公办学校。

2、武清户籍的学生可参加武清英华和武清雍阳插班入学考试。

3、天津中考共考几科?总分多少分?

答:目前,天津中考共考五门科目和一门体测。

总分(590)=数学(120)+语文(120)+外语(120)+物理(100)+化学(100)+体育(30)。

2022年中考开始,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物理和化学各10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各100分。体育与健康由30分提升至40分。总分值共800分。

4、天津会考共考几门学科?

5、在学籍地参加会考,可以不参加天津会考么?

答:不可以。依据目前政策要求,如果参加天津中考必须参加天津会考。

6、如果初三转学,地理和生物会考怎么办?

7、参加天津中考之前须参加的大事儿有哪些?

答:

②中考体检

8、初中转学和高中转学有什么区别?

答:

高中阶段转学:非义务教育,需要自己联系学校,转学过程更为繁琐。

9、天津中考体测分值组成?

答:

市区学生:平时分18分(7.5+2.5+8)+升学体育统一测试12分(4+4+4)=30分。

外省就读的天津户籍(含蓝印户籍)学生 / 初中阶段转学生:升学体育统一测试30分(12+9+9)=30分。

外省就读的天津户籍(含蓝印户籍)学生相比较市区学生,中考体测无平时分。

天津本地考生:体育课(7.5分)+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2.5分)+国家学生体质达标(8分)+升学体育统一测试(12分),共计30分。

10、天津户籍外地学籍可以只参加中考报名吗?报名时间和报名地点?

答:依据目前政策,可以直接参加中考报名。只有天津户籍的学生需要在中考报名期间(通常在初三第一学期12月份)去往户籍所在地教育局中招办进行报名。

请务必在中考报名期间进行报名,逾期不予补报。

11、仅参加中考报名,接下来的体测,会考怎么办?

答:后续事宜均由户口所在地中招办通知您。

孩子户口转入天津的程序

只要父母其中一方在天津有合法稳定住所,也就是名下有房产。且其中一人已经落户天津。那么孩子在18周岁以下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将户口转入天津的。

同步随迁:父亲或者母亲在办理天津户口的时候协同孩子的户口一起迁入天津。

户口问题解决了并不是万事大吉,只有完成转学才能真正的在天津上学及参加中考、高考。

★ 天津学籍的孩子

孩子已经在天津上学,且学籍也在天津,孩子可以继续在原学校上学,不存在转学籍的问题。

孩子拥有天津户口后,可以正常参加各级考试。

★ 外地学籍的孩子

孩子在外地上学,转学需要学生家长持相关转学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县的学校联系转学,有接收能力的学校对其相关转学材料审查合格后,填写“天津市学籍变更登记表”一式三份,由转入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报区县教育局审查,经区县教育局审查合格统一报送市教委备案后才可在津上学及考试。

★ 小学

小学转学需自行联系转入校、转出校,家长在假期前后一周时间内,询问是否有空余名额,若学校有空余名额,可直接办理登记转学;若学校没有空余名额,则需到镇教委进行登记,由工作人员进行调剂,去附近有名额的小学上学。学生在学期间不得随意转学。确因户籍变更等情况需要转学的,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转入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转入学校或所属教育局在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 初中

中学转学自2018年起,无天津户口的孩子不能参加中考,所以孩子需在中考报名前(初三上半学期)落实户口。本市学校办理转学的时间为每学期开学前、后一周,需要注意的是,初三不能转学,而部分区初二下学期不受理转学事宜。

★ 高中

天津高一上学期和高三全年不能转学。其他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办理,需要及时联系所在去的学校;转私立学校时要问清楚是否能办理学籍;没有学籍则不能参加高考;高三可以转学,但是要以社会考生参加高考,就是说报考学校有一定影响。

注意:以上时间都是最晚时间,建议尽早转入,天津目前实施的新高考的政策所以内容上有些不同,转入早一点孩子能更好的适应。

特别提醒:办理转学之前一定要先拨打所属区县教育局的电话咨询清楚再办,以免没有学校接收、无法办理转学,耽误孩子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