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今草”?代表作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郁草书的代表作品 何谓“今草”?代表作有哪些?

何谓“今草”?代表作有哪些?

2024-06-03 05: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献之 

王献之,传世草书作品数量远不及王羲之那样丰富,在草书史上的名气却不让其父。唐张怀瓘《书议》说:「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偽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这一段议论道出了子敬的卓越识见,后来王献之书风的发展,也正如自己说的「穷偽略之理,极草纵之致」,往「改体」的路上前进。所谓的改体主要针对改变章草的拘紧,使今草更加流美通畅。今观王献之作品确实走笔如风,酣唱淋漓,活泼飞舞,一笔相连数字,逸气纵横,远比王羲之更放达,有别於王羲之的一种风韵。张怀瓘《书断》的一段话评王献之书法之美,他说:「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字拘制则,挺然秀出,务於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為风流者也。」实在是深知王献之的中肯之语。目前王献之的作品有墨跡本《送梨帖》,以及收录於《餘清斋帖》的《兰草帖》刻本,与《大观帖》卷十、《淳化阁帖》卷九诸帖。

王慈 

王慈(西元451—491年),字伯宝,王僧虔子,南朝齐临沂人,官至侍中冠军。史称其擅行、隶书,今存作品则以《万岁通天帖》中的《郭桂阳帖》、《汝比帖》、《柏酒帖》三帖草书知名。王慈继承二王书风又极具个人色彩,特点是重视笔意而不求字形完美,有夸张之态却不失法度,运笔大胆迅疾如风扫叶,线条粗细参差而以浑厚為主,善於侧锋取势有爽朗俐落之气。

智永 

智永,吴兴永欣寺僧,南朝陈至隋年间人,生卒年不详。俗姓王,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曾经在山阴永欣楼上学习书法三十年,写有《真草千字文》八百多本,当时的浙东诸寺,各施一本。有「铁门限」、「退笔冢」佳话。今所传《真草千字文》有二:一是纸本墨跡卷,唐时流传至日本,為小川简斋氏所藏;一是宋大观年间刻於陜西西安刻本,即「关中本」。

真草千字文 隋 智永

智永兼善诸体,而於草书最优,观其《千字文》,字形平和安稳,字势内敛含蓄,显露出婉约柔美,秀润圆劲的风格。其功绩在於总结和传播二王一脉的书法,进而為唐代的王学高潮奠定深厚的基础。

孙过庭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或作富阳(今浙江富阳)人,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在武则天时代。出生寒门,仕途坎坷,最后客死洛阳。生前书名不显,死后备受肯定。

书谱 唐代 孙过庭

《书谱》是他的传世巨著,也是他的书法理论结晶。就他的书艺来说,《书谱》凡三千五百餘言,煌煌大论,至始至终无一懈笔,可知孙过庭的基本功力深厚;全篇笔调起伏变化,前呼后应,看似随意,却又不失法度。尤其书写自己的理论作品,更有一气呵成,进入了一个心手双畅的绝妙佳境。前人论孙过庭书一致的看法是他已入王羲之堂室,此言极是。秀美飘逸,流畅典雅乃深得二王真諦,而刚断锋利,破碎生辣的一面,倒是孙过庭自家风貌,又别开了一层新境界。《书谱》书、论具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绝世双璧。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善草、隶书,与张旭齐名。与李白知交,為「酒中八仙」之一。传世墨跡有《孝经》。

孝经 唐代 贺知章

《孝经》之作,纵笔快速而爽利,气势连绵奔腾,若行云流水而有飘飘欲仙之姿。虽属小草字字独立,却一笔书下牵丝縈回。笔法上则中锋侧锋互见,尖圆方笔并施,表现出一种奇特的组合效果。其特点来自於晋人风韵,但将含蓄蕴藉转為狂放外露,此与孙过庭《书谱》有异曲同工之处,代表二王书风在唐代的变化。

蔡襄 

蔡襄,草书得力於怀素与周越,他的草书,沉括《梦溪笔谈.技艺》说:「古人以散笔作隶书谓之散隶。近岁蔡君謨有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

致通理当事屯田尺牘一 宋代 蔡襄

整体而言,蔡襄的草书笔势流利飞动,笔意精到淡雅,然所作不多,主要有《陶生尺牘》、《致通理当事屯田尺牘》、《思咏帖》、《虹县帖》等。

米芾 

米芾,行书跳荡多姿,迥立於时代高峰;草书则一反常态,大多以沉著安逸,温文尔雅的笔调书出,偶有大草,亦属少数。

论书帖一 宋代 米芾

传世作品有《论书帖》、《元日帖》、《吾友帖》、《焚香帖》、《中秋登海岱楼作》。

赵孟頫 

赵孟頫,各体皆精,流传的作品极多,以行草书為大宗,纯粹草书反而少见。其草书以王羲之《十七帖》為学习对象,只是书写的更加圆熟,如同其它书体风格一样,儒雅平和,深得古法三昧。传世作品有《陶潜诗帖》、《吴兴赋》、《补唐人临瞻近帖》、《保母砖跋卷》、《二体千字文册》等。

鲜于枢 

鲜于枢,其书法在元代与赵孟頫并称「二雄」。擅行、草书,以草书最具声名,成就凌驾於赵孟頫之上。草书学二王与怀素,主张写草书必须以悬腕為之,故能腕法圆转,笔势飘逸放纵。

论草书帖 元代 鲜于枢

唐诗卷 元代 鲜于枢

传世作品有《唐诗卷》、《论草书帖》、《草书千字文》、《归去来辞》等。其中《论草书帖》,多用晋法,古穆浑厚;《唐诗卷》则参入唐人大草之法,笔势跳跃,姿态开阔。

文徵明 

文徵明,精小楷、行草书。草书学怀素、黄庭坚。为人拘谨内敛,一丝不苟,书如其人,用笔不夸张,字体不变形,不逞奇尚怪,平中见奇。传世作品有《答陈汝玉书》、《晴明帖》、《千字文》、《草书诗轴》等。

草书诗轴 明代 文徵明

总编微信:1166097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