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论语》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邪说异端的话语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024-06-03 1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有许多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语句,其中之一就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原文如下:

>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

> 孔子说:“攻击异端邪说,这就是自己的祸害了。 ”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批判和反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而不去求真求善,那么他就会陷入偏见和偏执,失去了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也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博大胸怀和包容精神,也对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

## 一、为什么要「攻乎异端」?

在《论语》中,「异端」一词并不是指与儒家思想完全相反或相悖的观点,而是指与儒家思想有所差别或偏离的观点。在孔子时代,儒家思想并不是唯一的学说,还有墨家、道家、法家等各种学派,他们各有各的主张和理论,与儒家思想有所冲突或矛盾。孔子及其弟子也曾与这些学派进行过辩论和交流,但他们并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排斥其他学派,而是在承认其他学派有所长处的基础上,指出他们的不足和错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孔子认为,「攻乎异端」并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攻乎异端」有以下几个弊端:

- 「攻乎异端」会使人变得狭隘和偏执。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攻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而不去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思想,那么他就会失去了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变得固执和顽固,不能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也不能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 「攻乎异端」会使人失去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攻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而不去借鉴和吸收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那么他就会停滞不前,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和能力,也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 「攻乎异端」会使人引起争端和纷争。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攻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而不去寻求和其他人的共识和合作,那么他就会激化矛盾和对立,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也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和危险。

## 二、如何正确对待「异端」?

既然「攻乎异端」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异端」呢?孔子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 要有求真的态度。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我们在面对「异端」时,不能一味地拒绝和否定,也不能盲目地接受和追随,而要用理性和判断力去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中的真理和谬误,从而达到求真的目的。

- 要有求善的心志。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事,要以自己的期望去期待他人,要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我们在面对「异端」时,不能用恶意和敌意去对待,也不能用暴力和强制去解决,而要用善意和理性去沟通和协商,从而达到求善的目的。

- 要有求变的勇气。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错误,要敢于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要敢于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在面对「异端」时,不能固守自己的旧有观念和习惯,也不能畏惧外界的压力和挑战,而要用变通和创新去适应和引领,从而达到求变的目的。

《论语》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不仅是孔子对当时社会思想状况的一种批判和警示,也是对我们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思想的一种指导和启发。我们应该根据孔子的教导,用求真、求善、求变的态度去面对「异端」,从而实现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