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德经全文注解及解析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2024-05-22 2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道德经网-当前为电脑版【切换为手机版】 老子简介 老子名言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下载 道德经全文讲解 道德经朗读(道篇)|(德篇) 道德经译文精简版 道德经逐句翻译 道德经与风水学 “道”的意思 人生感悟 老子故里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故事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大道废,有仁义; 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8,立善道进物也。 智慧出,有大伪; 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甚美之名,生於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於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之隆也,仁義行於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廢,而後仁義見矣。

智慧出,有大偽; 世不知道之足以澹足萬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偽報之矣。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方和,孰非孝慈?國家方治,孰非忠臣?堯非不孝也,而獨稱舜,無瞽支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獨稱龍逢、比干,無桀紂也。涸澤之魚,相吻以沬,相濡以溼,不如相忘於江湖。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查阅以下相关章节快速进入)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友情链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