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通货膨胀论文参考文献摘要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

2024-06-02 1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掌桥科研  喜欢 0

阅读量:

1896

作者:

罗贵发

展开

摘要: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而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直观表述就是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A.W.菲利普斯教授提出货币工资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曲线,这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始形态.1960年,萨缪尔森和索罗,提出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他们把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修正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这一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高.萨缪尔森和索罗不但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的修正,而且把它作为"政策菜单"提供给决策者,决策者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相机抉择",即在失业率高时采取通货膨胀政策.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的"滞胀"使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这样的现实.于是,弗里德曼提出了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又一次修正,这种修正体现在把菲利普斯曲线划分为长期和短期,并用适应性预期理论,自然失业率假说解释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无效性.即短期内存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长期中这种关系并不存在.随后,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又用理性预期理论彻底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有关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从没有停止,新凯恩斯主义者为了维护凯恩斯学派的主流地位,在吸收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础上,对菲利普斯曲线又做出了新的论证.但至今为止,争论不断,结论仍然差强人意. 综观这些争论,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都没有改变,即劳动供给曲线都是正斜率曲线.实际上,由于劳动市场制度的影响,劳动者失去了部分选择劳动供给的权力.不但如此,而且他们基本假定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和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就这点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加总,由于劳动者对工资降低和提高的边际反应不同,简单把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作为社会劳动供给曲线是不完全的.本文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个人劳动供给的决策取决于工资提升的货币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的基本假设前提,把社会中不同人群对工资变化反应的情况分为三类,即代替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根据人群中各类人员的比例,得出了

展开

关键词:

通货膨胀;失业;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短期;劳动供给

学位级别:

博士

DOI:

CNKI:CDMD:1.2006.152627

被引量:

1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