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引语使用的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这段话可能摘自一篇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引语使用的方法

新闻报道中引语使用的方法

2023-07-25 1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

  

   一直接引语选择的标准

  直接引语是报道中直接引用的新闻中涉及的人物所说的原话。在新闻报道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像直接引语那样,可以在一瞬间将读者置于新闻人物面前,让读者亲身感受新闻的环境与过程。由于直接引语是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的言谈话语,因此,它对新闻报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下面的是在报道中选择直接引语的一些标准:

  1.关系到新闻本质的话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消防员温森特・鲍拉蹒跚着走出世贸大厦的废墟,他泪流满面。“我要回家亲亲我的女儿,” 鲍拉说,“她刚刚学会叫‘爸爸’。不幸的是很多孩子再也叫不成‘爸爸’了。”

  美国媒体对911事件的报道中,引用了这位消防员这段充满了人情味的感叹之语。温森特。鲍拉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恐怖袭击事件伤害无辜生命的本质。

  2.特别的话

  下面是一则报道的开头:

  9岁的玛丽・约翰躺在被杀的家人身边已经近两天。她相信自己也会死于她的母亲的枪下。但是玛丽还活着。昨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她对救护人员说:“不要因为妈妈开枪而责备她。”

  一个幸免于难的9岁小女孩在获救后对救护人员说的话,可以让人们感到孩子的善良与单纯,更能让人们感到孩子的无辜与无助。让人们在心酸中去反省成年人对孩子应该担负的责任。

  中国国奥队在一场重要比赛失利之后,一名记者说的话表现了中国球迷对国奥队难以言喻的失望:“很奇怪,我现在一点痛感也没有了。1992年国奥队比赛时,我看完哇哇大哭,也许那个时候,眼泪已经流干了。” 这样的话,表现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感情历程,是非常有特点的。

  3.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

  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家媒体的记者在灾难现场采访一名当地青年男子,问他此时此刻有什么感受。青年男子说:

  “我能有什么感受!在这场灾难中,我的一个姐姐死了,妹妹还在医院里抢救,你听到人们的哭声了吧,这就是我的感受。”

  人们在感情激荡时说的话往往具有特别的感染力。把这些真实地记录下来,有助于让读者了解新闻的真相和意义。

  4.重要人物的话

  重要人物说的话往往是有新闻价值的。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他们说的话,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联系。

  比如原文引用国家主席或总理的话,反映出他们的感情、立场、观点,这些信息对于人们了解领导人的人文品格、思维方式,进而了解领导层的决策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人们在不同场合下讲的话因为其环境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关注相关人物在重要场合的讲话,对于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句不够突出时使用间接引语

  如果报道需要引用人物的言论,可是他表达得不够清楚或者是重点不够突出,这时就要考虑使用间接引语的技术了。

  间接引语的好处是便于突出重点、便于清晰条理、便于为直接引语做好铺垫。

  下面的报道将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结合使用,清晰表达了人物的观点:

  沃尔玛零售店顾问埃伦・米尔斯汀说,店家完全有权不让艾滋病方面的书籍摆上柜台。

  “我认为没有理由可以迫使零售店去卖任何它们不想卖或者觉得没有市场的东西。”米尔斯汀说道。

  此外,约翰逊的书不见得就好,米尔斯汀说:“魔术师约翰逊在篮球场上投篮是把好手,但是在文字圈里可是个未知数,许多名人的书都不知道被人随手扔到哪里去了。”

  另外使用间接引语要注意忠实于人物的本意;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观点的内容提取出来;用客观的语言表述人物的观点和意图;清晰地标明间接引语的来源。

  在新闻报道中,有时还要使用“部分引用原话”的技术。当记者仅想引用原话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词语时,“部分引用”就出现了。这时往往需要遵循的是间接引语的引用原则。

  三自然地指明引语的出处

  “说”是最客观的引语动词。注意避免使用动词的倾向性!“指出”“要求”“强调”这类动词无疑有居高临下的意味;也不要在“说”的前面加上更多的形容,比如:“他悲哀地说”“他兴奋地说”“他无可奈何地说”等。用直接引语的内容表达出你想用形容词表达的内容。这才是高明的写作技巧。

  直接引语超过一句话时需要在第一句话后面指明出处,即告诉读者:说话人是谁。

  在为报刊写作的时候,注意不要在引语的开头就指明引语的出处。因为引语本身对于读者往往是最重要的。

  第一次提到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讲话人时,要说明人物的身份。

  直接引语只能是一个特定人物所说的话。不要把多人的话聚集在一起,哪怕这些人的想法和观点一致,也不能这样做。如果用直接引语的方式表达众多人的相同观点,至少是不严谨的,甚至是虚假的。

  四使用引语的方法

  准确。这是使用直接引语的最高原则。直接引语是特定人物在特定场合对特定事物的表达的看法与想法,因此就必须准确。否则不仅会影响新闻本身的真实,也会引起种种难以预料的冲突与麻烦。

  不要长篇大论。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长篇大论地述说许多事情,记者在使用引语时,要对采访对象的原话进行精挑细选,要引用之中的关键部分、核心部分。让记者和读者感到意外的内容就是关键与核心所在。

  用一个新的段落开始一段新的引语。不同人说的话要用不同的段落分别表示。千万不要把两个人说的话放在一个自然段中。这样做非常重要,这种写作格式保证着新闻展示过程的清晰度,特别是在报道有争议的问题时引用观点不同、说法不同的直接引语时,一个自然段表示一个说话者的一段原话,有助于读者清晰地辨识报道内容。

  明确交代身份。记者在形成文字时,要对这些可能会让读者造成迷茫和误解的地方进行说明和解释。第一次使用某人的有的原话时,就要明确交待说话者的身份,如果是使用一段较长的引语,要注意在引语的第一句话后面就交待说话人的身份。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交待说话人身份的内容应该包括:说话人的姓名和职业这样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不要加注更多的解释。如果直接引语表述的不够清楚,就要考虑使用间接引语了。也就是转述说话者的观点、意图、思想和表述。

  在使用直接引语时,还要注意:为了呈现生活中的真实,不能把千差万异的人物话语都写成为一种风格。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他们的话语应该充分表现出他们的个性特征。

新闻写作 http://www.xwpx.com/article/wri/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