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文苑】 从宋词中读出富而不强与彗星袭月鲜明比照丨潘安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辛弃疾豪放派还是婉约派 【滠水文苑】 从宋词中读出富而不强与彗星袭月鲜明比照丨潘安兴

【滠水文苑】 从宋词中读出富而不强与彗星袭月鲜明比照丨潘安兴

2024-06-18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与唐诗所表达出来是民族自豪自信;宋词所表达不同的是富而不强的悲哀。众所周知: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富甲天下的程度,众说不一。有的说国民生产总值占地世界60%,有的说占世界50%,人均生产总值2280美元,占据世界的最高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宋代占据了三项。雄居世界科技高峰。经济上的成就,无论如何,都是中国的奇迹。这样富得流油的国家,却为什么不强呢?开国者赵匡胤鉴于晚唐五代禁军怙乱,擅主废立;藩镇拥兵自重割据,天下扰攘的教训,建立了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实行以文制武的制度,藉此从根本上消除武将突发哗变事件。这个制度虽然保障了集权的牢固,副作用是造成文官与将帅不能协调配合,制约战场上主帅应变的发挥,影响到战争的局势。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主战主和的天秤始终倾斜于主和派的一边。用金钱换苟且偷安,投降主义碾压着一腔热血的人士,爱国者靠边站,就为大厦将倾留下了伏笔。宋初的政权逐渐巩固,社会相对稳定,给人民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日趋兴旺,都市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民阶层急遽膨胀。百万人丁级的都市开封,成为世界最繁华的地方。科举进入仕途,为封建王朝服务,一个庞大的文职官僚队伍,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上流社会与中下阶层对共同需求,构成了宋词的强大推力。宋代词人有两大艺术风格流派,即豪放派与婉约派。不论是哪个流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当时奢侈的描述,国破流离失所的痛苦,奋起抵抗的鼓与呼。宋词缩写着国家与个人命运,激动厉着人们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一、沉溺歌舞升平的生活宋代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海上贸易大国之一。第一个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让长江挑起了中国经济的重担,实现长江与黄河的换肩。经济主角江南城市的崛起,扮演着风生水起的舞台。反映都会的词作,折射出这一时代的缩影。柳永是写城市生活的高手。他的《迎新春》词,写的是都城开封元宵盛况:懈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新晴回青煦。庆佳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絶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十五元宵,实际上是灯节。“庆佳节,当三五”实写具体的佳节快乐。“列华灯”三句聚焦在家家张灯结彩,赏灯人之多,却是暗写。“.罗绮”、“香风”代表衣锦装饰的华丽。“九陌”、“十里”极力渲染范围之广。“鳌山耸,喧天箫鼓”在这种热闹的场合中乐器伴奏,将气氛推向高潮。而下片过渡到“渐天如水”延伸着时间线索,赏灯人转入各寻所欢的戏剧情节。“绝缨掷果无数”希望自己幸运降临到梦里现实的生活。““少年人往往奇遇”是真情流露。多少风流韵事,尽在不言中。“太平”二字,是人们对当时的普遍看法。他年轻时由家乡福建崇安出发,路过杭州时所作的《望海潮》全景式地大画面“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勾勒出杭州的自然景观与都市风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商业繁华地段的珠光宝气,灿烂辉煌气象,极尽“竞豪奢”镜头,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富庶。下阙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西湖的娱乐圈“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派承平聚会游戏电影频道展现出来。欧阳修的《采桑子》在清明踏青时,写真西湖岸边的美景:清明已上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归去,醉醒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这首词写的是清明春游西湖岸边的熙熙攘的人流热火。“满目豪华”车水马龙艳服华装的一片繁华景象。“绿柳朱轮走钿车”的明丽画面,进一步把鲜亮的色彩,富丽堂皇的气派,为满目繁华作了注释。下片一个远镜头的拍照“游人日暮相归去,醒醉喧哗””天色已晚,游乐野宴的人们喝得醺醮大醉,依然兴致未减,歌声、笑声、高谈阔论声不绝于道。作者把这些景物自如地驱赶到读者跟前,场面的声色兼备,让人品味。二、国破家亡的悲哀宋朝是一个积弱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辖面积最小的王朝。实行一系列“守内虚外”政策,造成军事上的软弱状态。在与北方的对峙中,一直处于辽、金、西夏、元的抗衡中总处在重压之下的劣势。先后被金占据了半壁江山,最后又被元朝灭亡。奇耻大辱降临到宋代,北宋时被金人攻占了首都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被人掳去当了俘虏。到了南宋末年,在元军的猛烈攻击下,退守广东新会最后一个据点,被逼得无路可走,陆秀夫抱着幼帝投海殉国,上演“崖山之后无中华”的悲剧。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亡国之君宋徽宗被俘押解到了黄龙府,写下了一首凄婉的绝命词《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到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这简直是南唐李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再版!在偏僻寒冷的黑龙江五国城,总忘不了汴京的繁华。高耸入云的凤阁龙楼,烟萝玉树的琼枝玉叶,雕梁画栋中的舞女柳腰,都付之流水,自己囚禁在蛮荒之地,不知故园何处,偶尔听到羌笛响起,那些繁华只能在梦里追寻。一曲《梅花落》,更触动了无限伤感!另一首《宴山亭》却是被俘囚禁现场直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 ,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沦为阶下囚的押送途中,坐着破旧的牛车,颠簸在北行道上。沿途看到初春时节的东北大地,沉睡的原始森林还没有苏醒。忽然一瞥杏花灿烂,勾起了亡国之痛。在金国囚禁的岁月,饱受人格的屈辱。“新鲜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就是当时无奈的真实写照。作为战败方,还得被强迫参加献俘礼。为了在公众场合表示臣服,败北者必须赤裸上,牵着一只羊,向胜利者俯下身磕头跪拜,表示认认输。更令人尴尬的是所有的后宫嫔妃与公主,毫无疑问地脱光上衣,袒胸露乳,任金人取乐。奇耻大辱不堪入目。曾经国家的最高当局者,却束手无策,如此丧尽了国格人格。不仅如此,这些金枝玉叶,沦为金人砧板上的鱼肉,任意瓜分宰割。她们受尽了了折磨,要么选择自杀,要么苟活,这就是亡囯奴的结局。婉约派著名女词家李清照,在宋室南渡之际,仓皇逃窜避难。在动乱中失去了丈夫赵明诚,一个人颠沛流离到了浙东。在痛苦与绝望之中,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淒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是国破家亡的泣血倾诉,发自心灵的痛苦排泄。词中用了许多双声叠韵字,以前人未曾用过的艺术手法,加强了情感与语感的表达,刻划出她百无聊赖的心情。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心里的郁闷和苍凉,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以明白易懂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细腻而又奇横的笔墨,让人们品尝国破家亡的辛酸苦辣。三、奋起抵抗的壮歌岳飞,这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不仅是抗金名将,而且是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脍炙人口的两首《满江红》,是沦陷地区热血男儿奋起抵抗,收复河山的号角。更是抗金救国的代表,流传千古绝唱,莘莘学子课读教材。坚持北伐,收复失地,是他的始终目标。《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是他的典型作品: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长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登上黄鹤楼,产生联想。远眺中原,帝京的繁华,都付之荒烟。现在看到的是金人的铁蹄践踏着大好河山。“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那些热血沙场的将士,都已埋骨青山;那些无辜的老百姓,都已填满沟壑。这种悲愤的火山喷发,是对金人入侵的控诉。在南宋偏安小朝廷内,投降派当道。“何日清缨提锐旅,长鞭直渡清河洛“的一厢情愿,内心深处的苦闷,表达出来的是夙愿杳茫。只能象仙人一样,超脱世俗来自我安慰。另一首大家都熟悉背诵的《满江红》抒发自己的忠贞情怀:怒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待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这首词是岳飞“精忠报国”的铮铮誓言,立功报国的宏愿,一种英雄气概。“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出师表,“还我河山”的决心与信心,不虚度光阴,建功立业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时不我待。浩然之气,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报国的初衷是什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简单把自己的思想画龙点晴。“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来是对敌人践踏河山,蹂躏百姓的愤怒。“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压倒一切敌人,夺取胜利的信心。如果说苏轼的词是豪放,那么岳飞的词却是雄壮。豪放奔驰千里,雄壮则挺拔九霄,充沛着慷慨激昂天地的浩气。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词家。他二十一岁时就率领二千多人在家乡起义,参加了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起义军。到部队才几个月,就追捕了叛变投敌的义端和尚。率领五十骑兵,闯入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杀害耿京的叛徒内奸张安国,交南宋朝廷处决。他在抗金斗争中的英雄行为,受到当时人民的景仰与称赞。《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词篇。词云:楚天千里清秋,水随无去天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吳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末?求田问舍,怕因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他渡江南宋之后,解除了武装,被派往江阴军作签判,即处理公文的小官。尽管如此,他依然带腔热情写出了《美芹十论》上奏皇帝,分析形势,和战前途,民心向背,指出金人的外强中干,坦陈了收复中原的部署,痛斥了投降主义谬论。结果被南宋政府不予理睬。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时候观光览胜,悲愤心情可想而知。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气势开阔,笔力遒劲。“献愁供恨”三句移情及物,想到沦陷区的父老乡亲,“愁、恨”两字,转向强烈的抒情。作者接着写道“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腰间的宝刀,不是能用来沙场驰骋,只能悲愤地拍打亭子上的栏干,又有谁领会呢?下片“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引用一个典故,晋朝人张季鹰在洛阳做官,秋天看到大雁飞过,想到家乡的鲈鱼味美,便弃官回家。自己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的乡思,勾起了无限惆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里又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见陈登,陈对他很冷淡,让他睡下铺。许向刘备诉苦,刘说,天下大乱,你却忙于买田做房,格局太小。碰上我,还得让你睡地下呢!“怕因羞见”意思是说,象许汜这样的琐碎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呢?作者经过层层推进,感情奔向最高点,也就是全剧的高潮。“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全词的核心,主题思想。这里也有一个典故:桓温北征,经过金陵,自己当年栽的柳树长了几围粗,感叹地说,木因循自然,人怎么不老大呢?辛弃疾的话外之音是国事风雨飘摇,时光流逝,北伐遥遥无期,恢复中原的抱负难以实现,得不到理解与慰藉的悲叹。词写到了结尾,作者发出了空谷绝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抒发心中的苦闷与伤心。作为“苏辛词派”双星,前者如长江浩荡,一泻千里,后者则如黄河奔腾,千回百转。丰富的悲愤,绕梁三日。念念不忘收复失地,是他的终生梦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他作品中突出的爱国词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借怀古而抒胸臆,古今诗人词家的一贯宗旨。词的开头,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刘裕起笔。他第一个想到孙权能够打败曹操的进攻,接着又联系刘裕率军北伐驰驱中原,借这些英雄人物,隐约表达自己抗金力挽乾坤的夙愿。下片突然笔锋一转,“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历史前车之鉴,敲起警钟,宋文帝好大喜功,草率北伐,打无准备之仗,结果“赢得仓皇北顾”,借指韩健胄北伐战败的重蹈复辙。“四十三年”抚今追昔,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两鬓斑白,南宋小朝廷昏联无能,英雄无用武之地,依然壮志难酬,命运的捉弄,不胜身世之感!“佛狸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隐忧:中原沦陷已久,民族会被异化,忘记祖根祖脉。最后用“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作结表示自己雄心依在,还能继续为国服务。全词用了许多典故与历史事实,古今对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辛弃疾特别擅长运用典故,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意识,凝炼主题思想。四、强大的爱国作者阵容多事之秋的南宋,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外有金、元的碾压,内有投降卖国者当道,却淬火了强大的爱国作者阵容,这就是南宋词坛现象。抗击金、元,爱国词人一直在击节呐喊。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联袂主演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情人民群众在敌铁蹄下的苦难。与弃疾同时的姜夔、吴文英、周密的在南宋词坛艺术上三分鼎足,但却不如辛弃疾那样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息息关心。但他们并没有忘怀山河破碎,老百姓流离失所。姜词《扬州慢》、吴词《八声甘州》便可佐证。前婉约派著名词人的周邦彦、叶梦得、史达祖、蒋捷等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视角反映这个时代的面貌,发出心底爱国的频率。辛弃疾是爱国作者的旗手,辛派的掌门人。首先,陆游是他的挚友,同志们,感事咏怀的唱和,续写兰亭盛会的新篇。刘克庄、刘过属于辛派的嫡系,词风酷似稼轩。贺铸、胡铨张元辁、张孝祥、张元幹、陈亮、陈人杰、文天祥、汪元量、刘辰翁、王沂孙、张炎等人都继承了辛派的衣钵,专注外族入侵给苍生带来的痛苦。南宋时期,婉约派与豪放词创作阵容可谓群星璀璨,成为中华词坛不可复制的经典。上溯北宋时期,豪放派有范仲淹、王安石,李纲豪放派开先河的一代巨擘。豪放派的大合唱,自是黄钟大吕,震撼心扉。五、不朽的作品在富而不强的宋代,词坛创作却是一个大丰收的季节。宋代的词坛不仅是高原,更是忧国忧民神品的高峰。“国家不幸诗家兴”,“位卑未敢忘国忧”铸造了宋代词作的风骨与国魂。这个囯魂是在多灾多难淬火炼就。宋代的传世杰构,如天街的珠玑,让人目不暇接。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晏珠的《浣溪沙》词云: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毫无疑问,“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是全词的精华所在,也是画龙点晴之笔。不仅工对整齐,而且富有哲理,隐藏着“富而不強”深层次的隐忧,无力回天的无奈,大势所趋,无法扭转乾坤的困扰。作者扪心自问,难道不会恍如梦中醒过来有所领悟吗?这种危机感愈来愈强烈地太平背后的明天是什么?不堪设想!经济与军事,精神与人格的统一,是范仲淹执着追求。 作品的生命力长度、高度、宽度、厚度、深度超越人的自然生命力,更远在金钱地位之上。说起豪放派,恐怕要溯范仲淹的发韧之始,一位先河这位示范的开山者。宋代边塞创作的领军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草根政治家曾领军抗击西夏,主执过“庆历新政”。《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髪征夫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上接唐代边塞诗的豪迈,下递辛弃疾抗金的苍郁,边防将士枕戈待旦的傲骨凌寒,对故乡的眷恋,千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继范仲淹这首豪放词之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全可以与之并驾齐驱媲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说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不仅描写了打猎的壮阔场景,也抒发了矢志为囯戍边杀敌的雄心壮志。“西北望,射天狼”,为了抵抗西北西夏的入侵,要把弓拉得象满月一样参加战斗,以此表明心迹。爱国气节是民族精神的风幡。缺钙的投降主义占上风的南宋,软骨病主导社稷,却有一批硬骨头铿锵发声。敢反议和潮流,敢对满天乌云,不畏迫害,勇敢站出来说“不”,大有人在。他们无疑是民族的伟岸,昆仑巍巍,代表民族的希望。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胡铨上书反对和议,请斩秦桧遭到残酷迫害,流放广东蛮荒之地。张元干不怕株连,不畏获罪,受到开除公职的处理。竟然还作了一首《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为之送之送行: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断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通篇悲愤激扬,一扫送别的离愁别恨。作品以大我的胸怀,对山河的沦陷,世事无常的难料,同志互勉的衷肠,生死与共的坚强友谊,是送别诗的神来之作。在孝宗“隆兴北伐”失利后,投降派重新得势,遣使向金乞和,张孝祥在建康留守宴上,即席赋了《六洲歌头》:长淮望断 ,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遥想当年事,殆天数,作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闯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 ,有泪如倾。上片写词人所见,中原在敌骑士骄纵横行下百姓的痛苦,下片通过志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悲痛地抒发了父老“南望”的心情。直笔写景抒情情真意切,披肝沥胆,收到震撼人心的力量。陆游一生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即使隐居山林,依然忠贞如故。《诉衷情》可窥一斑: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词中回忆自己当年投笔从戎,在梁州戍防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经年迈体弱悲愤不已的愁苦心情,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主战主和的尖锐斗争,从宋室南渡到灭亡,始终没有停止过。最高当局倾向妥协苟延残喘,主和浊浪总是冲垮惨淡经起来的主战堤坝。陈亮借送章德茂使金,写出了《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对他寄托寄切希望: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信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过?胡远何须问,赫日正当中。词中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必胜的信心,给人以战斗鼓舞力量。通篇气势之雄,声威之大,胆魄之壮,句子之奇警,是机警句式,今天读来,响空九域,沁脾千秋。当蒙军重兵压境、南宋君臣还在文恬武嬉之际,一介布衣陈人杰不合时宜地在临安丰乐楼上扶醉题壁《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谁使神州,百年沉浮陆,青毡未还。怅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残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鲤鲸失水;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南宋理宗时,蒙古铁骑己抵合肥,朝廷惊惶失措,这一危急形势,作者襟感叹万千写下了这一振奋人心的词章。他的爱国激情表露,以麒麟阁人物自许,希望杀敌报国,这种抱负,是古今读书人的初衷。他的词慷慨悲凉,激越豪迈,是南宋时期辛派词家之一。他还有一词《沁园春》,刺邪嫉恶如仇,愤世嫉俗,大有古代侠士之风: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咄咄逼人的气势,如战国时期唐且拔剑而起,仿佛慧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的气象,简直是陈亮一类的狂士,当时的愤青!与南宋最高当局妥协投降形成鲜明比照,人民抗击外来入侵,怒潮澎拜着铺天盖地,同仇敌忾,浴血坚持不懈。襄阳保卫战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成功阻止强大的蒙古军猛烈进攻。前后竟然长达六年的坚韧不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有时人张佥判词《一剪梅》为证: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首词辛辣地鞭挞奸臣贾似道买囯求和,割地输绢以换取纵情奢侈行乐的罪恶,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国家腐败到了这个程度,哪有不城破地失,沦陷敌手呢?文天祥孤军抗元,不幸被俘,坚强不屈,保持民族气节,是南宋落幕的一道闪电。其词《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云: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豪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着涛声云灭。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髪。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作者面对长江天险,不禁发出感叹。“恨东风”指时运不能庇佑抗元事业,无力回天。目睹金陵残破的悲痛情景,报告国雪耻的决心,也充满愧疚失耻的自责。在绝对劣势的处境中,早已经做好以身殉国的准备。联想到蔺相如、诸葛亮的典型案例,表达像他们那样,作死的斗争,直到最后一刻。陈子龙称这首词“气冲牛斗”。在兵败被俘,押送燕京途经金陵,作者在驿中。又写下了《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黎无著处,更那寒恐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词中由囚禁生活而产生的感慨。不但自己宁死不屈,而且相信有更多的志士起来继续斗争。作者的凜然正气,高尚的节操,千百年来,读者从中得到爱国主义熏陶。词中“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未灭!”忠心耿耿于国家,声情激壮,如天外风吼,堪称宋词的压卷之作。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南迁的赵宋王朝在临安苟且偷生了150余年,终于为元蒙所灭。元军的屠城血流成河,却给词人们爱国创作堆山不朽。宋朝的大幕徐徐落下,不同经历、不同气质、不同流派的词人们同台演出了宋词史上富而不强、彗星袭月的朝野天壤之别。三百多年的曲折历程,宋词是一部断代史。宋词又是一面镜子,富而不强的悲哀,奋起抵抗的击筑。从辛弃疾到文天祥,黄钟大吕的悲壮激烈,爱国主义的鼓点回荡时空。秦桧、贾似道等卖国权贵们一时显显赫,最终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爱国主义词章传世课读。作品说明一切,而不是眼前的荣华富贵。不朽之作超越肉体的生命,精神力量接力着没有血缘关系的世代读者。宋词是爱囯主义的课本。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逆境中挣扎,踔厉前行,实现凤凰的浴火涅槃。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实践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将宋词作为爱国主义教材,从中领略宋词的九曲衷肠,构造巍巍昆仑的堆土成山,在命运的抗争中,无愧生养自己的土地,无愧前贤的高风亮节,无愧自己生命来到人世一场,上演最好的自我,超越自我的每一天不一样。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多少人能做到?能做到的绝不是凡夫俗子,那就是伟大!伟大者很辛苦,很累,收获却很幸福!公元2023年5月1日(癸卯年三月十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