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集丨任净一:静穆中透着禅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辛丑书法落款图片 辛丑集丨任净一:静穆中透着禅意

辛丑集丨任净一:静穆中透着禅意

2023-04-23 2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任净一,早年皈依、法名悲化,号真如轩。1963年出生于云南建水,现居北京。1989年深造于鲁迅美术学院。独立艺术家。

请净一老师画博古

文/杨志军

认识任净一老师是在山东潍坊他的一次画展上。那次应国弘兄之邀参观画展,有幸结识了净一老师。净一老师为人随和,处事细腻,言谈中感知其对艺术格外执着且见解独特,有敬畏之心。这种对艺术的虔诚,是造就一个优秀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因素。

净一老师的作品在我心目中有三个特点印象特别深刻:禅意、干净和厚重。

无论僧人还是高士,抑或山林、流泉,以至于一草一木,净一老师的画皆在静穆中透着禅意,令人深思。但这种静穆却在细腻的笔触中隐隐有生命的律动,更让人心动。

净一老师对每件作品都深思熟虑、苦心经营,这种认真虔诚的精神表现在画面上就是对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每一个细节都处理的干净利落,决不拖泥带水。所以欣赏净一老师的作品,从构图布局,到落款钤印,画面整洁干净,让人神清气爽。

净一老师早年从事油画创作,对色彩有自己独特的领悟。此外,净一老师对书法用功尤勤,这些艺术积累加上他出入学院对水墨的学习研究,从而让其作品线条扎实,墨色浑厚。观其作品设色老辣,用积墨经营画面,给人以厚重之感。

画展过后,和净一老师时有交流,也看到其数件拓片题跋,皆不落俗套。本人从事金石拓片相关工作,而近年来博古画颇受欢迎,于是我就萌生了邀请净一老师画博古的想法。经过简单沟通,净一老师欣然接受,我便用心拓制了几件古砖全形拓和其它拓片寄去请净一老师即兴创作博古画。

“博古画”,典出汉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博古画又名钟鼎画,属杂画的一种,是摹写古代器物形状的绘画或用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博古画古已有之,北宋大观年间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定为“博古图”。清代到民国年间,金石学大盛,时人逐渐将拓片引进博古画,在古代青铜器及砖石全形拓上边绘制花鸟草虫以及人物、房屋建筑等等,颇具新意,国画大师吴昌硕和齐白石均有涉猎。由于博古有记录古文化之意,所以博古画多古朴典雅,透着历史气息与现代风韵,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时隔数日,净一老师微信发来了他创作的博古画作品图片,我突然眼前一亮,有惊艳之感。净一老师构思巧妙,将拓片与国画水墨完美结合,分别创作出了“石寿”、“长宜”、“怀古”、“品梵”、“同春”等五件作品,这五件作品正好可以组成一个博古系列,堪称佳作。

近几年,拓片收藏市场逐渐繁荣,很多书画家开始与拓片结合大量创作博古画作品。这种金石博古画既有文物收藏价值,又有国画的艺术装饰效果,所以被人格外推崇。然今人多追逐名利和附庸风雅之士,缺少真正尊重古人和对艺术虔诚的艺术家,所以少有优秀的金石博古画作品。我认为好的金石博古画作品不仅选用拓片要精心拓制,且画家创作时要对所拓制文物做到充分了解,尽量做到协调统一。

净一老师的博古画创作很是用心, 本人不谙绘事,但我相信艺术家每件用心之作皆会遇到知音。

金石客于三璞堂北窗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