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上进气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输液器进气式与非进气式区别在哪 液上进气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液上进气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2024-06-02 23: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专利名称:液上进气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通气针、通气管、过滤器、滴管和注射针等组成的用于医疗上人体静脉输液方面的液上进气式输液器。 现有的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通气针较短(一般仅为3-5cm),液瓶内顶部的空气是由通气针进入药液后再上升到顶部,空气进入过程要经过药液,且这些药液有待向病人体内输送,这样的进气方式很容易使空气中的尘菌随空气进入药液内,再输入人体时,易产生不利效果;另外,由于通气针较短,药液直接压在通气针口上,一旦进气管的另一端低于药液时,弄不好还会造成药液外溢。尤其是用现有的输液器输入人血白蛋白等易产生泡沫的药液时,空气经过药液后会大大地增加泡沫量,给输液造成障碍,甚至引发医疗事故。总之,现有的输液器普遍存在着进气不卫生,易产生泡沫而影响输液效果,使用操作时不够安全、方便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药用输液器存在的上述缺点,设计一种能保证药液瓶内空气卫生,且不易产生泡沫而引发医疗事故的液上进气式输液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输液器的结构基础上对进气系统的结构和方式进行了改进,其进气系统由通气针、通气管、过滤器和海棉等部件组成,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中空式通气针的长度高于药液瓶内液体的原始高度,其顶端的通气针孔制成斜面式,以保证当针孔顶于瓶壁时空气的流通。软状橡塑通气管一端与通气针对接,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对接,过滤器为敞口式盒体,其内塞有海棉。进气系统既可与现有的灭菌袋式输液器配套包装使用,也可以单独包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输液器相比具有结构新颖,安全卫生,使用操作方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现有的输液器一般灭菌后成套包装于密封袋内,本实用新型仍可采用这种形式。其实施时,整体输液器由通气针孔(1)、通气针(2)、进液针孔(4)进液针(5)、海棉(6)、过滤器(8)、通气管(9)、输液管(10)、滴管(11)和注射针(12)等组成;药液面(3)和药液瓶(7)为附属部件以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进气系统包括通气针(2)、通气管(9)、过滤器(8)和海棉(6)等,中空式通气针(2)的长度一般在8-30cm之间,可根据药液瓶(7)的高度选定,通气针(2)的顶端切割成斜面结构制有通气针孔(1),以保证当针孔顶住瓶壁时,仍能使空气流通。通气管(9)的一端与通气针(2)的下端对接,另一端与过滤器(8)对接,过滤器(8)可用塑料材料制成开口盒式,其内塞有通气海棉(6),实施时,将海棉(6)用胶粘剂粘于过滤器(8)的内空四周,整个进气系统可制成一体,与注射针(12)等同袋密封包装,也可以单独包装,以备使用。 使用时,将进液针(5)和通气针(2)顺序插入到药液瓶(7)的胶皮盖内至根部,把药液瓶倒置,使通气针孔(1)高于药液面(3)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由通气针、通气管、过滤器、滴管和注射针等组成的用于静脉输液方面的液上进气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系统由通气针、通气管、过滤器和海棉等组成,中孔式通气针的长度高于药液瓶内液体的高度,其顶端通气孔制成斜面式;橡塑通气管一端与通气针对接,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对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由通气针、通气管、过滤器、滴管和注射针等部件组成的用于人体静脉输液的液上进气式输液器,其进气系统由通气针、通气管、过滤器和海绵等组成,中空式通气针的长度比现有通气针长,一般和输液瓶的高度相当,顶端通气孔切割成斜面式,以保证空气流通,橡塑通气管一端与通气针对接,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对接,过滤器盒体内塞有海绵。与现有输液器相比具有结构新颖、使用安全可靠、卫生方便、人血蛋白输液时不易生沫。 文档编号A61M5/14GK2253206SQ9622790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4日 发明者袁萍 申请人:青岛纺织医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