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STEAM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软陶课程内容简介 优秀STEAM案例

优秀STEAM案例

2023-04-20 0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不仅能满足美术陶艺教学的需求,更能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门学科。以知识的关联性为线索的项目式、问题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构相关艺术理论与实践架构,从而进一步丰富美术陶艺课程资源,为学生综合智能的培养搭建良好的拓展性课程资源。

基于STEAM学习新范式的“软陶艺术”课程重点关注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跨学科手脑并用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案例描述与评析

1

触类旁通,综合整编教材内容

构建“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首先要在原有“软陶艺术”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与创造的学习素材,拓展学习空间。

(1)整合科学数学,关注自然与生活

科学体现了自然的奥妙,是一门非常吸引小学生兴趣的课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非常实用,将这样两门关注自然与生活的课程与“软陶艺术”整合,可以发挥完全不一样的互补作用。

【案例1】“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神奇的细胞》

图1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神奇的细胞》

图2 学生黏土作业

在“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以往的课中,直接让学生学习软陶技能中的“拼花”“花条”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弱。但运用科学现象让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引入,学生不但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思考能力,更容易掌握软陶拼花的基本方法。(见图1、2)

(2)结合技术工程,创设多样化素材

技术与工程并不是信息学科的专利,在当下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下,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可以关联技术与工程。将这样两门课程与“软陶艺术”整合,可以帮助我们创设更多样化的素材。

【案例2】“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找果子的刺猬——续集》

图3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找果子的刺猬——续集》

图4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找果子的刺猬——续集》学生黏土动画作业

在以往的“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中,捏塑动物是必须掌握的一个要点,直接让学生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小动物”容易让课程变得重复,学生也常常在学会了塑造一种动物后逐渐失去热情。

但运用信息技术与工程的方式,学生对捏塑动物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不仅能塑造,还能给它增加剧本,创作视频动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见图3、4)

2

融情入境,“项目式教学”促合作探究

项目式学习是STEAM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模式,它由学生主导,教师指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创建一个可供大众分享的项目成果。

(1)模拟实际难题,倡导群策群力

STEAM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运用综合能力与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贴切的情境,有利于“软陶艺术”课程的顺利进行。

【案例3】“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动物栖息地1》

图4 学生完成《动物栖息地1》的现场和项目流程安排

在以往的“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中,授课模式往往以“讲授型”为主,学生并没有真正直面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在“软陶艺术”《动物栖息地1》中,每个学生都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拥有一个宠物所急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各种思维与方法得到了交流与碰撞(见图4)。

(2)打造特定主题,鼓励角色分工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除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真实难题外,还可以一起打造特定的主题,共同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以促进学习潜能的发展。

图5 《动物栖息地2》学生制作过程和分工项目表

对比之前的“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教学均面向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目标。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便会仅限于自身陶艺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但在“软陶艺术”《动物栖息地2》中,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领域打造主题。在选题上有了自主的权力,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并不相同,为了完成共同的目的,他们自主分工安排,最后的项目结果也很不错。(见图5)

3

化牵为引,实践“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STEAM教育中常见的另一种教学模式,它由学生主导,教师指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创建一个可供大众分享的项目成果。

(1)精选设问,渗透课程要点

在STEAM理念中,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引领者。因此,如何精选适切的问题,是每一次课程中的关键。

【案例5】“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蝴蝶的秘密1》

图6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蝴蝶的秘密1》

图7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蝴蝶的秘密1》学生软陶作品

在以往的“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中,教师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刻意弱化了教师的地位,依靠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覆盖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能力。(见图6、7)

(2)自主提问,内化探究能力

提问并不是教师的独享,问题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提问、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空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与创造,以自发式“问题”为线索,促进自身内化探究能力。

【案例6】“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我的未来职业徽章》

图9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我的未来职业徽章》学生软陶作品

在以往拓展课程中,完全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几乎不存在,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一直较弱,而在“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实践证明,学生的疑问能转化为开启自主探究思维的金钥匙,让他们能用更快乐的方式自求自得,探索思悟(见图8、9)。

案例拓展与反思

1

重整合,富资源

“课程综合化”已逐渐成为当下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不仅能满足美术陶艺教学的需求,更能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门学科。以知识的关联性为线索的项目式、问题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构相关艺术理论与实践架构,从而进一步丰富美术陶艺课程资源,为学生综合智能的培养搭建良好的拓展性课程资源。

2

激兴趣,育能力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重点关注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跨学科手脑并用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主动探索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满足主观体验和动手实践的需求,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育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变方式,丰形式

“STEAM软陶艺术”拓展性课程,将改变原始陶艺拓展课程中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利用“项目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丰富师生综合评价方式,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评价学生陶艺活动的综合能力,让课程评价促进教学的完善。

文章来源:浙江省STEA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作者:陈思思

转载自“STEAM在线繁星学苑”

转自:STEAM教师

1、2、3、4、(声明:除21CN青少年科创家原创文章外,21CN青少年科创家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STEAM科创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微信:mysteam123,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标题:《优秀STEAM案例 | 软陶艺术拓展课程》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