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两个“代国”:一个被赵氏消灭,一个被秦国消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赵佾是谁 春秋战国时的两个“代国”:一个被赵氏消灭,一个被秦国消灭!

春秋战国时的两个“代国”:一个被赵氏消灭,一个被秦国消灭!

2023-10-30 15: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吕氏春秋》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临死前嘱托儿子赵襄子到夏屋山眺望。赵襄子对父亲临死前的嘱托非常重视,专门选了良辰吉日站在夏屋山上看远方的代国土地,瞬间便明白其父的用意:让其想办法夺取代国的土地。到了春秋时代末期,也即公元前475年左右,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由此,在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赵襄子消灭了代国,代国的疆域,自然被纳入到赵氏的领土范围内。公元前453年赵襄子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在三家分晋之后,原先代国的疆域,成为赵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赵武灵王这位君主在位时,更是在原先代国的疆域上设立代郡。代郡,郡治在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资治通鉴》作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国,将长子赵章封在代郡,号称安阳君。值得注意的是,赵武灵王的这一举动,最终导致了沙丘之乱。在沙丘之乱中,赵章逃亡到赵武灵王行宫中,赵武灵王接纳了他。后来公子成与将军李兑等从邯郸领兵前来增援,围困赵武灵王,将赵章诛杀,赵武灵王因无法突围,最终饿死于沙丘宫中。

第二个代国

在战国后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长期驻守代地,以此防备匈奴的进攻。在廉颇离开赵国后,李牧来到朝廷任职,并成为赵国抵挡秦国进攻的中流砥柱。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由此,对于第二个代国来说,于公元前228年正式建立,可以视为赵国的延续。赵国被秦灭了以后,赵嘉奔入代郡,自封为王,是为代王。

对此,《史记·赵世家》中记载: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屈不缪哉!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最后,代国自公元前228年建立之后,继续和秦国相抗衡,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国消灭。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国之所以等到公元前222年才派兵消灭了代国,是因为在消灭赵国后,秦国还需要对付魏国、楚国、燕国等诸侯国。并且,代国在地理位置上,也处在相对偏远之地。在此基础上,秦国暂时没有去管代国,而是将精力用在对付魏国、楚国等诸侯国上。比如在消灭楚国时,秦国就将60万大军交给王翦,这才攻破了楚国都城寿春。

到了公元前222年,秦国消灭燕国之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的儿子王贲攻代国,代王赵嘉兵败,想投靠匈奴,王贲穷追不舍,抓了赵嘉,从而消灭了第二个代国。至于代国一带的代郡,也成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在秦朝时期,代郡辖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郡治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总的来说,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代国,一个被赵国的前身赵氏消灭,另一个则被秦国消灭。对此,你怎么看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