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赛迪百强什么意思 分析 

分析 

2024-05-29 14: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 者

城市经济研究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城区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2022年4月6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对全国(除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906个地级市市辖区创新实力进行综合评估,形成了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榜单。

一、指标体系构建

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城区创新环境、服务、主体、成效等城区创新要素进行系统评估,遵循科学、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从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图1 赛迪城区创新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榜单

二、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榜单分析

1.东部城区优势明显,中西部城区亮点突出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中,东部地区占60席,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占19席和17席,东北地区上榜4席,区域分化明显,东部地区优势较为突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宝安区和广州市天河区占据前三位,广州市黄埔区和深圳市龙岗区分列第5和第10位,广东省下辖城区占据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前十名半数席位。另外,武汉市洪山区、郑州市金水区、西安市雁塔区均进入榜单前十名,中西部省份创新强区亮点突出。

图2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地区分布情况(个)

2.从省(区)分布上看,梯队差异明显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分布在19个省(区)内。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分别以19席、17席、13席位列前三位,四川以12席紧随其后,以上四省组成第一梯队,上榜城区总数达61个;湖北、湖南、山东、福建、安徽、辽宁组成第二梯队,上榜城区总数为28个。

图3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省(区)分布情况(个)

3.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表现亮眼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共拥有9.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除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总量的44%,成为了全国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省(区)分布上看,广东上榜的19个创新百强区共拥有3.9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创新百强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40%,在所有上榜省(区)中遥遥领先;江苏、浙江的创新百强区分别以拥有1.3万家、1.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列其后。

4.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中东部省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优势明显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共拥有8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国(除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总量的27%。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上榜的60个城区共拥有569家,占创新百强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的比重达68%,东部省份创新主体培育和发展优势更为明显。

三、新时期提升城区创新能力的新路径、新策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赛迪顾问认为,城区在新时期提升创新能力,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四个面向”支撑能力。城区作为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区,要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抢位前沿科学、先进技术的“第〇公里”,以源头创新突破薄弱环节,打造城市经济新竞争点,培育城市新竞争力。要积极推动源头创新,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薄弱环节,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规上企业、高新企业等研究力量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源头理论支撑,补齐城市科技短板。要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整合能力,构建结构合理的实验室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科技供给,优化研发布局,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提供基础和环境。

二是集聚服务资源,搞活“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提升科技服务力度,深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统筹高校和科研院所优质科技资源,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链,努力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强化资金支持,构建从融资规划、融资政策对接、债权、股权融资到各级股权交易市场辅导服务的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三是强化分类指导,完善梯度有序分工明确的创新主体引培体系。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通过分类指导、加强要素供给、强化精准服务,做优做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增加区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加强区级科技管理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加大对区域科技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效率和能力。

四是做好服务支撑,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突出“高精尖”导向,持续打造具有城区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全力引进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支持区内学校围绕本地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师徒制、菜单制培养,支持科技人才积极参与重大科研计划、科技工程、学术交流;加大对高端人才在医疗卫生、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服务保障力度,建成优秀人才线上服务平台。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END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一万份行研报告,一千万条数据图表

记得点击右下角"在看"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