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联?为什么又叫楹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贴对联的要求是什么 什么是对联?为什么又叫楹联?

什么是对联?为什么又叫楹联?

#什么是对联?为什么又叫楹联?|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迹名胜,自然引人入胜,倘有佳联点缀,则如锦上添花,更使人流连忘返。

楹联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不仅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形式,更在千年传承中成为国人必不可少的文化习俗。

楹联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楹联大概起源于唐五代年间。清代学者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讲楹联是如何起源的,他说楹联起源于春联,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第一副春联是否起源于孟昶值得商榷,但据此可以推出:楹联是由上层社会传播的。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

楹联用于殿堂,内容限于政论、处世、哲理、家训等。而对联除上述内容外,可涉及各个领域。

对联是楹联的俗称,对联根据不同气氛而做,如:婚联,寿联,新春联等等,不会保留很长时间,而楹联则为旧时贴在庙宇、寺院,殿堂的楹柱上的对联,用对联概括,说明,颂功等作用,质量要求更高,且对扙必须工整,但在律诗中一般具体称为“颔联”、“颈联”等。

律诗中的首联和尾联一般不重视押韵,但不讲对仗的语句不能称为对联。从定义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之处。

一句话:两者都是讲究对仗(不仅仅“对偶”)的语句;楹联一定是对联,而且现在已泛指对联;基于本义,对联不一定是楹联,因为楹联必须是挂出或贴出的(但现在两者已经通用);诗词中的对仗语句不能称为楹联,只能称为对联。

楹联的收藏

中华楹联,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一,承载了丰富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儒家思想或价值观。

作为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艺术形式,及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中华楹联于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当代收藏界中,古代楹联收藏亦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地位。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经世代搜集与收藏,现藏有大量中华古代楹联实物,年代分布唐、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时期,均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来的真迹雅物,楹联内容饱含历史典故,书法上乘,楹体雕刻精湛,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楹联产品欣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