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元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贫血nos 隐藏的元凶

隐藏的元凶

#隐藏的元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 既往史:糖尿病2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13U皮下注射,控制可。

4. 查体:T 36.3℃,HR 104次/分,BP 105/74mmHg,RR 20次/分。神清,对答可,结膜无充血、眼球无突出、双眼光感弱,双侧瞳孔4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极弱,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IV级,左侧克氏征(+),右侧克氏征可疑阳性,双侧巴氏征未引出,颈亢。心肺腹(-)。

5.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单核细胞数0.99✖10^9/L,Hb 110g/L,PLT、WBC(-);

CRP 32.7mg/L;ESR 81mm/H;C3 1.65g/L;C4 0.45g/L;PCT 0.69ng/ml;

PT 14.6s;APTT 32.6s;INR 1.25;肝肾功能、CK、D二聚体(-);

LA ratio 1.6;抗ds-DNA、ENA、肌炎抗体、抗心磷脂(-);

EBV-DNA 6.2✖10^3;肿瘤标志物、其他病原学(细菌、真菌、肺炎支原体、G试验、CMV、T-SPOT)阴性;

脑脊液NGS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6.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副鼻窦、鼻腔、鼻咽部及两侧额叶多发异常信号灶,淋巴瘤累及合并感染可能。

7. 其他检查:

OCT:双眼黄斑中心凹形态可,RNFL od 100um os 81um,左眼鼻侧及颞侧局部RNFL偏薄。

肌电图:双侧视觉诱发电位未引出波形。

脑脊液检查:压力150mmH2O,红细胞22/mm3,白细胞262/mm3,多核细胞 32%,单核细胞68%,蛋白1.18g/L,葡萄糖2.1mmol/L,氯116mmol/L,LDH 48U/L;白蛋白 645mg/L;IgG 149mg/L;IgA 36.9mg/L;IgM 14.2mg/L;ADA、隐球菌荚膜试验、细菌、真菌涂片均阴性,未找到幼稚细胞。

病理会诊:(左鼻腔)镜下见腺上皮组织,腺上皮小叶结构存在,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区表面溃疡形成,增生纤维组织中散在中等量淋巴细胞,未见淋巴滤泡结构,部分增生淋巴组织胞浆较透明,IHC结果示增生淋巴组织以T淋巴细胞稍明显,EBER呈阳性反应,GranB、Perforin、TIA-1部分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Ki67细胞增生指数偏高(约40%+),T/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可疑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参考外院影像学及手术所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鼻型。IHC:CD2(+),CD5(部分+),CD56(-),CD7(+),CD4(少数+),CD8(部分+),Perforin(部分+),GranB (部分+),TIA-1(少数+),Ki67(40%+),CD25(+)。

基因检测结果:MYD88基因第5号外显子未检测到突变。

病例分析

要点回顾

诊断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轻度贫血

EB病毒感染

治疗与随访

予美罗培南+更昔洛韦抗感染,辅以物理降温、新癀片口服等对症治疗,患者体温波动于36-38℃之间,组织病理报告结果后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

文献学习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1. 概述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ENKTCL-NT])是一种与 EB 病毒 (EBV) 感染相关的侵袭性恶性肿瘤,主要影响鼻腔或上呼吸道结构,预后不佳。ENKTCL-NT好发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 46-60 岁,在这两个地区,ENKTCL-NT 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的 3-10% 和结外淋巴瘤的 30%,是最常见的 T 细胞和 NK 细胞肿瘤。

2.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鼻塞,或伴有分泌物或鼻衄,随后出现水肿和溃疡性坏死病变,影响上呼吸消化道和面中部,包括上颚、鼻咽部、面部皮肤、鼻旁窦和眼眶,严重者可导致面中部破坏和畸形。此外,作为全身症状的长时间发热也很常见。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时间可能从 2 个月到一年不等,平均4.8 个月。

ENKTCL-NT的常见受累部位为鼻腔,其次是皮肤、胃肠道、淋巴结或中枢神经系统(CNS),骨髓受累并不常见。

3. 组织学特征

ENKTCL-NT的病理学表现为多形性、大小淋巴瘤细胞的弥漫性浸润,由非典型淋巴样增生组成,呈现以血管为中心的生长模式,伴有血管破坏和血管周围透明样坏死(血管壁中的纤维素样变化)以及地图样坏死。ENKTCL-NT 的细胞大小不等,大多数患者病变部位病理以中等大小的细胞为主,有局灶性大的转化细胞,也可以看到小细胞和大细胞的混合,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大量反应性浸润也并不少见。

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细胞的细胞质 CD3 和细胞毒性颗粒(颗粒酶-B、TIA-1、穿孔素)阳性,大多数表达 NK 细胞标志物 CD56。CD43 和 CD45RO 通常呈阳性,T 细胞谱系的子集表达 CD5、CD8 和 T 细胞受体 (TCR)。其他 T 细胞和 NK 细胞相关标志物,如 CD4、CD8、CD16 和 CD57则很少表达。除免疫组织化学外,原位杂交 (ISH) 发现 EBV 阳性对于确认 ENKTCL-NT 的诊断是必要的,并有助于将其与 EBV 阴性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区分开来。

4. NK/T细胞与EBV感染

在原发性感染中,唾液中的 EBV 通过将 gp350/220 与 CD21 和 gH/gL/gp42 与 HLA II 类分子结合来感染 B 细胞。由于 CD21 和 HLA II 类分子均在 B 细胞表面表达,因此 B 细胞是 EBV 的主要宿主。此外,EBV 还可以感染口咽部的黏膜上皮细胞,这种感染需要 BMRF2 或 EBV 的 gH/gL 和上皮细胞上的整合素之间的附着。

在患有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扁桃体中发现 EBER 阳性 NK/T 细胞。然而,EBV 感染 NK/T 细胞的机制仍不清楚。一方面,NK/T 细胞表达一些整合素,可以作为 NK/T 细胞以及上皮细胞中的 EBV 受体。另一方面,感染EBV的B细胞或上皮细胞可能以细胞间接触的方式促进NK/T细胞的感染。

5. 基因突变

在 ENKTL-NT 中已经报道了同样具有致病重要性的遗传改变。例如,在淋巴瘤组织中经常看到染色体 6q21-25 的缺失。50%以上的患者组织中检测到凋亡相关细胞表面受体 Fas (Apo-1/CD95) 的基因突变。

6. 病理诊断

ENKTL-NT的病理组织中有许多坏死背景和炎症细胞的混合物,因此,很难通过标准染色(如苏木精-伊红)进行病理检查来诊断。诊断需要额外的免疫染色,例如 CD2、细胞质 CD3ε、CD56、细胞毒性颗粒。在这些分子标志物中,CD56 是最重要的诊断标志物,因为在 ENKTL-NT 患者中的阳性率很高。

此外,另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组织切片的EBER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比,该类切片染色更清晰。因为 ENKTL-NT 患者EBV感染的高阳性率,若没有EBV,可排除 ENKTL-NT 的诊断。因此,ENKTL-NT的病理诊断至少需要CD56免疫染色和EBER原位杂交。

7. 鉴别诊断

ENKTL-NT 在临床上可能类似于其他鼻窦和口咽疾病,例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侵袭性真菌感染或鼻咽恶性肿瘤等,例如鳞状细胞癌。病变部位组织活检有助于这些鉴别诊断。

(1)肉芽肿性多血管炎:通常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ANCA阳性,但是20%局灶性ANCA是阴性,肿瘤外周组织显示慢性炎症,部分患者组织学不表现典型的改变,甚至部分肿瘤模拟血管炎。因此,临床上,针对治疗无反应,在临床上、影像学上显示恶性倾向,开展组织病理学,甚至必要的重复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主要累及肺部,也可累及脑部、皮肤、胃肠道等。病理提示肿瘤细胞呈血管中心性生长,免疫组化提示CD20+、EBER+的B细胞克隆性增生,混合以丰富的背景反应性T细胞。

(3)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若肿瘤CD3+但CD56-且EBV-,则诊断PTCL-NOS。

(4)多发性骨髓瘤:有贫血、溶骨性改变、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等表现,但是本病好发于老年人,以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

8. 治疗

治疗方面首选化疗,大多数以CHOP为主,另外,局限性的肿瘤也可应用放疗。疗效均欠佳。自体干细胞移植仅见个案报道。

参考文献

1. Sánchez-Romero C, Bologna-Molina R, Paes de Almeida O, et al. 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An updated overview.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21 Mar;159:103237.

2. Takahara M, Kumai T, Kishibe K, et al.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 Genetic, Biologic, and Clinical Aspects with a Central Focus on Epstein-Barr Virus Relation. Microorganisms. 2021 Jun 25;9(7):1381.

3. Marzouki-Zerouali A, Charbit L, Mitcov M, et al.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type, revealed by cutaneous and ocular involvement]. Ann Dermatol Venereol. 2019 Oct;146(10):626-633.

作者简介

作者:

马玲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博士。参编并作为学术秘书的临床书籍1本,主持中山医院青年基金,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篇。

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

姜林娣(周一下午 周三上午 高级专家)

(周一上午 厦门医院 远程专家)

於强 (周一、二、三、五全天)

陈慧勇(周三全天 周四下午)

马莉莉(周一全天 周二上午)

多学科诊疗(MDT)门诊

关节炎MDT门诊(周一下午)

血管炎MDT门诊(周四上午)

专病门诊

免疫性血管炎专病门诊(周二下午)

痛风专病门诊 (周三及周四上午)

免疫治疗管理门诊 (周三下午)

慢性发热专病门诊 (周一下午)

普通门诊

周一至周六全天

扫码关注我们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风湿免疫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