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的一些知识回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负透镜对实物成像一定为虚像吗 透镜成像的一些知识回顾

透镜成像的一些知识回顾

2024-06-03 14: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透镜分类:

二,透镜的三条定律,实验得出:

三,焦点和焦距,本人觉得焦点就是圆心

四,透镜成像:

      1,凸透镜成像:

          1.1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见图a。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人的眼睛

          1.2 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见图b,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用

           1.3物距小于2f、大于f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见图c。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1.4 物距小于2f、大于f的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见图d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图a

图b

图c

图d

2 凹透镜成像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的绝对值。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老花镜。

五,近视镜原理:

先看下人眼构造:

角膜相当于镜头,晶状体相当于焦距调节器,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成像平面;

一、正常人的单眼视角在150-160度之间,目前只有8mm镜头接近这个角度。 二、如果在镜头中看到的景物和肉眼看到的景物同样大小焦距应在42-58mm之间,通常把50mm称为“标准视距”是取了中间值。你可以用标变镜头测试,方法是睁开两眼,一只从相机中观察、一只直接看被测物。聚焦后转动对焦环调整焦段直到你觉得两眼看到的物体基本上一样大小时可在镜头焦距表上读出焦距数 ,这就是你个人的“标准视距”。 三、目前还没有一款镜头能同时满足以上要求。

近视眼形成:

(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后,使光线发散后,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2)远视眼是晶状体过于扁平,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而要戴凸透镜,先对光线会聚,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考点分析:考查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