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贝加尔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加尔湖畔地理知识 微专题:贝加尔湖

微专题:贝加尔湖

2024-06-18 0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答案解析:

(1)贝加尔湖周边地区纬度高,受高纬度冷气团影响大(冷空气活动影响大),秋季降温快,河湖一般10月开始结冰;(2分)贝加尔湖水体深、面积大,热容量大,水体降温慢,因此结冰迟;(2分)是断层湖,温泉广布,水温下降慢,因此结冰迟。(2分)

(2)贝加尔湖地区大陆性强,气温变化大,结冰期温度变化较大,升温时,水体膨胀,降温时,水体收缩,从而导致冰面产生裂缝。(4分)

(3)贝加尔湖纬度跨度大,达到融冰温度的时间差异大;贝加尔湖冰层厚度不均,所需融冰时间差异大;贝加尔湖水深差异大,升温速度不一,使得融冰速度不一;温泉分布差异。(任答2点得4分)

知识讲解:

地理环境

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

贝加尔湖地理位置

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因此,贝加尔湖有着“西伯利亚明珠”的美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的冰泡景观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形成演变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不仅将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巨大的力量还造成亚欧板块内部发生断裂;约2500万年前,强烈的地震使贝加尔湖区域断裂形成大裂谷;由于裂谷深邃、巨大,周围河流都调转方向向裂谷注水,再加上裂谷地形封闭,仅西南端形成一处开口,水流始终入大于出;经过成千上万年不舍昼夜地汇入,最终形成了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构造断面

由于贝加尔湖的裂谷仍在以每年2—3厘米的速度扩展,科学家推测,贝加尔湖可能是正在发展的大洋,亿万年后将与四大洋同样浩瀚。

贝加尔湖的形成与演变示意图

地球膨裂说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在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5.2亿年前,由于地球发生了大的膨裂,海水流入地壳的裂缝,海水从大陆上逐步退出,大陆逐渐露出海面,一些海洋生物就留在了大陆上低洼地区的湖泊里。5.2亿年前的海水是咸的,因此贝加尔湖的湖水也是咸的,但由于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断流入贝加尔湖,湖水逐渐变淡。一些在海洋咸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环境。

沿岸开发

贝加尔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生物区系独特,其约80%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种类。贝加尔湖附近区域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约有1080种植物,还形成了独特的丛林性质的亚高山气候牧场。

贝加尔湖畔的森林

做题巩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贝加尔湖的湖底沉积物厚度超过了8千米(见图) 图为贝加尔湖流城局部示意图,图为贝加尔湖一段剖面图。

(1)分析贝加尔湖湖底巨厚沉积物的形成原因。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制的“空调机”,能调节气温,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贝加尔湖盐度低,是淡水湖,分析原因。

(4)在湖畔建大型造纸厂是否可行,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解析

(1)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湖泊深度大;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或地势起伏大),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而成。

(2)贝加尔湖蓄水量大,湖水的热容量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释放潜热(或热量),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收,降低了炎热程度。所以,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制的“空调机”。

(3)贝加尔湖深度大,湖水水量巨大;湖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安加拉河流出。

(4)可行,理由:该地区森林、淡水资源丰富;地价低,投入较少;建大型造纸厂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大型造纸厂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可行,理由:造纸厂会产生大量污水,排入贝加尔湖,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同时影响水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纸厂生产需要大量的木材,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贝加尔湖附近周围森林覆盖率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成因及生态效益。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其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对沿岸气候的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湖底巨厚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物。据图可知:贝加尔湖深度大,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而成。

(2)湖区面积大,沿湖地区气候的湿度增大,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变小。贝加尔湖蓄水量大,湖水的热容量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释放潜热(或热量),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收,降低了炎热程度。所以,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制的“空调机”。

(3)湖水的盐度主要受湖区的性质、湖区蒸发量和汇入径流量多少的影响。贝加尔湖深度大,湖水水量巨大,湖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安加拉河流出。

(4)本题是开放类型的题目,可答赞成也可答不赞成。赞成主要从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解决区域劳动力就业,带动区域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答不赞同,主要从造纸厂对区域环境污染的角度进行分析。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中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00余条河流注入,但只有图中R河流出。

材料二 图中甲城是西伯利亚的大城市,工业以机械制造(重型机械、机床、电缆)为主,市内有多所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投资。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6分)

(2)简述R河的水文特征。(6分)

(3)如果从贝加尔湖引水到乙地,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哪些?(6分)

答案解析

(1)①调蓄水量;②调节气候;③沉淀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调节河流径流量,蓄洪防旱;⑥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

(2)①以贝加尔湖为源头,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②纬度高,结冰期长;③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有凌汛;④植被覆盖好,含沙量小。

(3)①线路长,工程量大,投资多;②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③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④跨越国界、铁路等调水,难度大。

(1)结合湖泊的功能分析,贝加尔湖能够调蓄水量,调节气候,沉淀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湖泊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

(2)根据材料一,R河以贝加尔湖为源头,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根据经纬度,R河纬度高,结冰期长。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有凌汛现象。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好,河流含沙量小。

(3)读图,从贝加尔湖引水到乙地,线路长,工程量大,投资多。结合河流流向,区域内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耗能多。该地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需跨越国界、铁路等调水,协调难度大。

点阅读原文,用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