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考区】关于贝加尔湖你应该知道的地理考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贝加尔湖地势 【热门考区】关于贝加尔湖你应该知道的地理考点

【热门考区】关于贝加尔湖你应该知道的地理考点

2024-06-18 06: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欢迎转载转发分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每日每篇精品推文

地理环境

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

贝加尔湖地理位置

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因此,贝加尔湖有着“西伯利亚明珠”的美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的冰泡景观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形成演变

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不仅将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巨大的力量还造成亚欧板块内部发生断裂;约2500万年前,强烈的地震使贝加尔湖区域断裂形成大裂谷;由于裂谷深邃、巨大,周围河流都调转方向向裂谷注水,再加上裂谷地形封闭,仅西南端形成一处开口,水流始终入大于出;经过成千上万年不舍昼夜地汇入,最终形成了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构造断面

由于贝加尔湖的裂谷仍在以每年2—3厘米的速度扩展,科学家推测,贝加尔湖可能是正在发展的大洋,亿万年后将与四大洋同样浩瀚。

贝加尔湖的形成与演变示意图

地球膨裂说认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在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5.2亿年前,由于地球发生了大的膨裂,海水流入地壳的裂缝,海水从大陆上逐步退出,大陆逐渐露出海面,一些海洋生物就留在了大陆上低洼地区的湖泊里。5.2亿年前的海水是咸的,因此贝加尔湖的湖水也是咸的,但由于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断流入贝加尔湖,湖水逐渐变淡。一些在海洋咸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环境。

沿岸开发

生物资源:

贝加尔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生物区系独特,其约80%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种类。贝加尔湖附近区域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约有1080种植物,还形成了独特的丛林性质的亚高山气候牧场。

贝加尔湖畔的森林

淡水资源:

贝加尔湖的水资源储量和质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其净水绝对储量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20%,湖岸地区还有大量的医用温泉。

矿产资源:

贝加尔湖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油气资源储备,同时,金、钨、铀、锌、铅等多种工业矿产资源也储量颇丰。

区域开发:

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等主要铁路线的修建,人口开始迁入、城市、工农业也在此遍地开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环境保护

随着现代采伐技术的发展,森林被大肆砍伐,物种减少,流水和风力侵蚀导致大量泥沙流入湖中,严重威胁湖泊生态系统。加之电力、化学、石油、军工等产业发展,贝加尔湖区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后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禁猎区、控制污染物排放、设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立法保护贝加尔湖及周边区域。经过长期的防治,贝加尔湖区域正逐步恢复“西伯利亚明珠”的壮美风光。

西伯利亚明珠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尼布楚条约》后,将这块地区划归俄罗斯帝国。贝加尔湖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湖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公里。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是俄罗斯的重要渔场,也是一个天然大水库,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贝加尔湖冬季平均气温达零下38 ℃,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东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贝加尔湖的成因,冬季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曾有媒体报道,蒙古提出了“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欲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有关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请你为专家的判断提供证据。(8分)

(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图中甲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为什么?(6分)

(4)简述图中铁路建设的意义。(8分)

【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4分)贝加尔湖湖底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2分)

(2)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蒸发旺盛,沙漠广布;途径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任答四点得8分)

(3)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南部自然资源丰富;

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任答三点得6分)

(4)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有利于巩固国防。(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因为贝加尔湖湖底断裂处不断有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

(2)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沿线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

引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

沿途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

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

而且途径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

所以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

(3)俄罗斯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且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所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

(4)南部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跨流域调水,交通线路修建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