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髫,弱冠,豆蔻…… 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称谓和来历,你知道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豆蔻为什么是指女子十三四岁 垂髫,弱冠,豆蔻…… 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称谓和来历,你知道多少?

垂髫,弱冠,豆蔻…… 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称谓和来历,你知道多少?

2024-05-18 2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

-

-

-

-

-

-

-

-

-

-

-

年龄本是用数字表示,这样不免直白。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以称谓代替数字的习俗形象而又生动。

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比如: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

-

(图片史料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