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区别 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2023-10-22 06: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三者都是对育人结果的价值预期,都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生个性成长和学科发展趋势等因素。三者的区别是:教育目的是课程目标的上位概念,它是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的总要求,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如“公民教育”“全人教育”等。课程目标是依据教育目的而提出的学校课程开发的预期结果,具有中期稳定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中,包括课程总目标与学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依据课程目标而提出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具有短期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方案”中。

      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视角来看,我们今天的教师普遍只关注教学目标,而忽视或者没有读懂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很多教师理解的教学目标其实只是“教书目标”。有的老师也会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她对此的理解又比较浅显。曾经有一位老师在公开课的时候这么说:“接下来,我们进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环节”。从这位老师的表述中可知:她知道不能单纯教书,注意到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这比一些只讲教材知识的老师的认识还是提高了不少。但问题在于她缺少对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深刻理解,导致她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没有内化为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而是机械的搬出来。       

      当前国家关于教育的密集发文无疑在提醒我们今天的教育要注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就是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总要求。

     解决数学教育最终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在立德树人方面达到实效,使学生从数学教育中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的数学课程目标,是应该指导我们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我们要构建“教育目的→课程→单元→单课”的下沉通道,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应该有的视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