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中国甲龙出世,再次探秘恐龙族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诸城龙头在什么位置 诸城中国甲龙出世,再次探秘恐龙族群

诸城中国甲龙出世,再次探秘恐龙族群

2024-06-02 0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中国古生物专家基于在诸城臧家庄化石点上采集的甲龙类右侧肠骨化石,判断其代表了一个甲龙类新种,将其命名为“诸城中国甲龙”,该研究成果发布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地质通报》上。诸城中国甲龙“横空出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恐龙?与其他甲龙有何不同?它的发现有哪些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寻找答案吧!

一、诸城中国甲龙什么样?

提到甲龙,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甲龙类属于鸟臀类恐龙中的有甲类,是一类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出现于早-中侏罗世,在晚白垩世最为繁盛。它们身披铠甲,有着小脑袋、短脖子,笨重的身体和较短的四肢,其中较为进步的甲龙科长有尾锤。

和很多其他的甲龙一样,诸城中国甲龙也是素食主义者,它们主要活跃在河滩周围和丘陵地带,喜欢吃低矮的植物和根茎类植物。诸城中国甲龙头小体重,有着长长的尾巴,全身布满锥刺,体长超过十米,身高大约两米,生活在距今八千万年左右,这也是诸城大部分恐龙骨骼的年代。

二、从一块骨头,都能看出什么?

诸城中国甲龙的化石发现于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见屯社区臧家庄村,化石并不完整,目前发现的是它的肠骨。那么从这仅有的骨头中,科学家们都发现了什么呢?研究表明,诸城中国甲龙是一个新属新种,隶属于鸟臀目,覆盾甲龙群,甲龙亚目,科暂未确定。它的正型标本是一个保存较完整的右侧肠骨,与宁夏绘龙、中国缙云甲龙、丽水浙江龙、金城洮河龙等中国发现的其他白垩纪甲龙科、结节龙科与多刺甲龙科的肠骨都存在差异:肠骨背面光滑,髋臼前突发育形成一个宽阔的“翼”,前部扭曲,髋臼前突后部(远端)宽,向近端延伸的过程强烈收缩变窄,前端宽度与后端宽度差距较大。

甲龙类主要依据头骨的形态特征及尾锤的有无划分为 2 个科: 甲龙科和结节龙科。甲龙科头骨较宽,进步的甲龙科成员尾部末端有尾锤; 结节龙科头骨较 长,尾部末端不发育尾锤。Kirkland在上述 2 科之外建立了多刺甲龙科,这个科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但诸城中国甲龙的头骨没有保存下来,无法与其他甲龙头骨对比确定其分类位置。仅有的肠骨标本后突保存不完整,髋臼前突扭曲,但是相对甲龙科的髋臼前突,其髋臼前突向前收缩的程度更强烈,与多刺甲龙科的某些甲龙相似。因此尚不能确定其归属于甲龙科、结节龙科或多刺甲龙科的任何一个,需要进一步获得新的化石材料才可以证实。

一、发现意义

诸城中国甲龙属恐龙族群中最后灭绝的一支,它的发现不仅增加了诸城恐龙动物群中恐龙的多样性,还为晚白垩世诸城地区与北美洲在 Campanian 期有相似的恐龙类群提供了更多证据,为恐龙的生物地理分布及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研究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进一步复原恐龙生活的场景提供了更多依据。它的发现不仅意味着一个新属新种的建立,更是填补了山东乃至亚洲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恐龙的迁徙分布、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貌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四、 “中国龙城”——山东诸城

诸城中国甲龙的发现地——山东诸城是我国最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境内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包括鸭嘴龙类、角龙科、纤角龙科、蜥脚类、暴龙科、窃蛋龙类,其中包括巨型山东龙、诸城中国角龙、巨型诸城暴龙等10多个恐龙新属种,被誉为“中国龙城”。

诸城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并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这里的化石资源蕴藏丰富,有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龙化石群和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恐龙足迹群。诸城恐龙化石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认定为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

参考资料:

[1] 诸城恐龙化石家族添新属种 现已正式命名“诸城中国甲龙”.百家号-闪电新闻.2020.08.19

[2] 诸城恐龙再添新成员——诸城中国甲龙.百家号-大众日报.2020.08.13

[3] “中国龙城”山东诸城 发现甲龙类恐龙新属种.新浪网.2020.08.19

[4] 甲龙.化石网.2014.01.24

[5]  缙云恐龙正式定名为“中国缙云甲龙”.化石网.2018.02.25

[6] 浙江发现最古老的具尾锤新种甲龙“中国缙云甲龙”.百家号-浙报融媒体.2018.02.27

[7] 日本学研教育出版编. 学研图鉴 恐龙[M]. 2014:88页

[8] 王克柏,张艳霞,陈军,陈树清,王培业.山东诸城地区晚白垩世一新的甲龙类恐龙[J].地质通报,2020,39(07):958-962.

[9] 山东诸城恐龙化石产地.百家号-化石网.2018.10.04

[10] 诸城暴龙:中国白垩纪的最强暴君.腾讯网.2020.06.2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