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师生谈语文试卷,文言文引入“辩论”,语文卷难度适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语文文言文该怎么学 高考首日师生谈语文试卷,文言文引入“辩论”,语文卷难度适中

高考首日师生谈语文试卷,文言文引入“辩论”,语文卷难度适中

2023-06-08 0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高考首日师生谈语文试卷,文言文引入“辩论”,语文卷难度适中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王媛 肖杨 狄鑫 李碗容

摄影记者 李辉

实习生 杨欣雨 李昭融

出考场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开考,湖北省50.1万名考生奔赴考场,完成自己的“青春答卷”。语文是首门考试科目,武汉市部分考生反映,今年语文作文题目难易程度适中,考题整体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给予考生极大发挥空间,高中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看,积累写作素材。老师们认为,今年的试卷有不少新意,“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趋势尤需注意。

填空题答案并不唯一

新课标I卷第17题(3)小题是一道填空题: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如“”。该题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填入的内容符合设定场景即可。

“通过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还要会运用,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武昌区一位语文老师认为,这题不难,但能很好地解答学生常见的“学这有什么用”疑问,很有意义。

文言文引入“辩论”

“这次的文言文阅读有意思,考了两篇,都在讲赏罚,一篇是韩非子的,还有一篇是反驳韩非子观点的。”在武汉市第一中学考点,一名考生说,做题时像在听古代哲学家辩论。

“这个题型很新,是一种文言文的群文阅读形式,围绕同一件事引入多种材料,能促使学生拓展阅读广度、深度,进行信息筛选与整合,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江岸区一位语文教师说,他找出了两篇原文进行比对,深感选题很有意味,“赏罚话题本就是古代思想家们经常谈到的话题,法家和儒家的立场 、观点又多有不同,学生对比看这两篇文章,对思维是很好的锻炼。”

传播学著作入题

此次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这是一本传播学著作,描绘了我们正面对的“以情绪煽动取代事实分析的后真相时代”。试题以该书中的西方媒体在关于拉美地区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致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的事例,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多位专家指出,这实际上就是在引导考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真相、清晰表达见解。以该试题为例,高考语文题从能否形成观点、能否合理推理、能否严谨论证、能否准确表达等多个方面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

作文考“故事是有力量的”

针对湖北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武汉市一所高中语文老师介绍,今年高考作文整体立意不难,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好故事,故事的力量,谈对青年人生的启迪意义。“在素材的历史纵向上,这个故事可以来自我们历史上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当下民族复兴中的奋斗者。”这名语文老师表示,在故事内涵的选择上,可选取的故事很多,可以是孝道、仁爱、爱国、守望相助等,也可以是乐观进取、奋斗拼搏、爱岗敬业等。“作为青年的学生,除了要看到故事对个人的影响,启迪智慧,活出精彩人生外,还可以看到好的故事在对外展示中国大国风范和形象上具有突出的意义。青年人要在好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做新时代故事的续写者,赓续奋斗华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极目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