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断句技巧和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语文文言文要怎么学 初中文言文断句技巧和方法

初中文言文断句技巧和方法

2024-06-18 07: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何为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dòu)”,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方法一.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通读全句,联系全文、全段或语境,弄清写了些什么内容。

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方法二: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考点梳理: 在名词代词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谁做什么事情。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公、卿、君、彼、此、其、之

典例剖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方法三: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考点梳理: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典例剖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方法四: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考点梳理: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常用虚词是标志:古人喜欢“之乎者也”这些虚词,用在句子的开头或者结尾虚词通常是语气词,可以在其前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发语词):

其、盖、唯、夫、且夫、若夫、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在句首的关联词

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可断句;

③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④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典例剖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方法五: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考点梳理: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等,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句

典例剖析: 穷 则 变 变 则 通 通 则 久

纪昌学射是勤王冕挂角是勤李白铁杵磨成针也是勤

方法六: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考点梳理: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

“何……之有” ;

“如……何”;

“唯……是……”;

“不亦……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