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鸡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经和毛诗是什么关系 大美鸡泽

大美鸡泽

2024-06-03 1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1

韶山,因舜帝欣赏韶乐而得名。

1893年,毛泽东降生在韶山冲,韶山因孕育了一代伟人而名扬天下。

韶山毛氏祠堂有副楹联:注经世业,捧檄家声。

“注经世业”是指毛亨、毛苌注释、传承《诗经》之事。“捧檄家声”是指东汉时期的庐江人毛义辞官守孝的感人事迹。

一家亲(韶山)

这副对联,表达了韶山毛氏对其家族历史的回顾和对先人的崇敬,其目的是激励后世子孙继承祖业,奋发向上。韶山人从楹联中明白毛苌是其先祖,然而,先祖从哪里来?韶山毛氏追根溯源,他们追到了江西吉水、浙江江山、河南原阳,再往上追史料稀少,就停了下来。

2008年11月11日,湖南,长沙,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氏研究会会长毛炳汉的办公室,毛炳汉对鸡泽人带来的史料一一查阅、论证,不断进行交流、探讨。他从书堆里抬起头,中肯地说:“你们的史料丰富,考证依据确凿,毛遂和毛苌故里确实应是你们邯郸鸡泽。”随后,毛炳汉在中国毛氏研究会关于毛遂故里、毛苌故里,毛遂、毛苌祖籍地、出生地、成长地认定书上,重重地盖下中国毛氏研究会的印章和自己的手章,并在认定书上写下“韶山毛氏是鸡泽毛遂、毛苌直系后裔”的字句。

从此,全国多个省份、持续多年的毛遂故里、毛苌故里的争论落下尘埃,毛遂、毛苌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毛氏名人的祖籍地、出生地、成长地明确定位为河北邯郸的鸡泽县。同时明确的还有,湖南韶山毛氏是鸡泽毛遂直系后裔,毛泽东是鸡泽毛氏的直系后裔。

02

鸟栖溪旁意为鸡,水草相依名为泽。“鸡以氏泽,泽曰鸡泽”。

鸡泽,西周属毛国,春秋属晋。公元前570年,以晋国为首的九国诸侯在鸡泽会盟,商定讨伐楚国,“九国君臣争共主,千秋事业见孤台”。

战国时期,鸡泽属赵。鸡泽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发生地。

秦朝统一,六国覆灭,秦朝在此设置巨鹿郡。

汉朝鸡泽为广平县、广平国。

隋朝设置鸡泽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鸡泽本土学者认为,《尚书》记载,鸡泽古称大麓,“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说五千年前唐尧禅位给虞舜,就是在此地。古时“大”“巨”二字相通,“麓”“鹿”二字形近。战国末年,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把大麓写成“巨鹿”,这就是巨鹿名字的来历,古巨鹿之地就在今天的鸡泽境内。

在鸡泽,明朝万历三年、清朝顺治四年、康熙十二年、乾隆十九年、乾隆三十一年、民国三十一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已六修《鸡泽县志》,每一部鸡泽县志均明确记载:毛苌,遂之后,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六经”遭秦火后迄今三百篇之义炳如日星者,苌之力也。于是,世传毛诗之学,从祀文庙。

《广韵》说:“周武王弟毛公,后以为氏。本居巨鹿,避仇荥阳。”这说明“毛姓”是从周武王的弟弟毛公开始的,也就是说,“本居巨鹿”的毛公,他的子孙后代以毛为氏。后来赤狄灭卫,巨鹿毛氏的一个分支迁徙到荥阳居住,另一支留在巨鹿,繁衍至今。

03

据《广平府志》及历代《鸡泽县志》等记载,鸡泽“邑为毛苌生长地,‘诗’三百之义,炳如日星,流风余韵,历世常新”。

鸡泽县群众口口相传,为保护族人免受战火,毛遂在老家建起一座假墓,据说这座假墓一直到明朝还存在,曾经庇佑毛氏族人躲过“燕王扫北”之劫,使毛官营村毛氏成为鸡泽县为数不多的“土著”。永乐登基后,迁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村民到河北,移民称毛遂后代为土户,称毛遂故乡为毛官营,称其祖坟为毛官坟,鸡泽代代流传“毛官墓里住活人”。

鸡泽毛氏宗祠

“《诗经》因焚书坑儒而毁灭,鸡泽人毛苌却使之复活。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毛苌,我们将不会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美好诗句,体会不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优美意境。”鸡泽县《诗经》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鸡泽县有关人士介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邦建国,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始封的毛国(位于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国君叫姬叔郑,因封毛国,以国为氏,改为毛叔郑,又称毛公。据《班簋》记载:毛班是毛叔郑的五世孙,周穆王东征回归镐京后,毛班被提升为执政之臣,并加封巨鹿(今河北鸡泽)为毛邑,毛班是鸡泽毛氏始祖。

据专家考证,毛遂后人一部分先迁河南,再迁江南,数度迁徙,其中一支定居湖南韶山。因此,鸡泽毛氏与韶山毛氏一脉相承,血脉相通。

04

子夏传诗毛亨,毛亨作《毛诗诂训传》传授给毛苌,世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毛苌为“小毛公”。

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大日子,鸡泽人毛苌和叔叔毛亨离别,远离赵国都城邯郸,一路上默默背诵着《诗经》。毛亨来到山东,毛苌则来到瀛洲——后世称为河间,定居在这里,从此诗经得以保存,这是毛苌的大幸,更是历史的大幸!

在这里,毛苌颠倒了《诗经》的次序,并以《潍》作为这些诗歌的名字。《汉书·儒林传第五十八》写道:“毛公,赵人也。治《潍》,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今天看来,“潍”为“卫”声音接近,“潍”字更是从泽、经、集三字中各取其半拼成的,“来自卫国的鸡泽的诗经集”,应该正是毛苌命名的深层考虑。

二十多年后,河间献王刘德广泛搜集各种典籍,并“礼聘再三”,封毛苌为博士,并专门建立招贤馆,供毛苌讲授《诗经》。

鲁、齐、韩三家早出,属今文学家,称“今文三家”。“毛诗”晚出,属“古文学家”。三家诗与“毛诗”之别,在于前者说诗附会《春秋》谶纬(迷信)杂说,《汉书》说它们“咸非其本义”;而“毛诗”诗说按字义解经,注重训诂,迷信成份较少。因此,“毛诗”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今本《诗经》,就是“毛诗”。《汉书》艺文志载:有毛诗29卷和毛诗训诂传30卷传于世。东汉末,郑氏为其作笺。唐初,孔颖达为其作疏。“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毛诗”序对后人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05

很多年后,鸡泽人重新走进典籍,重新和历史上那些炳如日星的伟人进行心的交流。

2006年成立毛遂文化研究会,对毛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6月,鸡泽毛遂文化研究会主要成员首次与毛炳汉会长进行对接。

2008年11月,毛泽东主席堂侄毛岸平、韶山村党总支书记、全国劳模毛雨时等韶山毛氏宗亲热情接待鸡泽亲人,毛岸平欣然题词:鸡泽韶山毛氏一家亲。

2009年,鸡泽县在石家庄举办名士毛遂故里、中国辣椒之乡,“鸡泽文化河北行”,专门邀请毛炳汉会长和韶山村书记毛雨时、韶山乡书记毛亚峰等10多位毛氏宗亲参加。2010年、2011年鸡泽把名士毛遂故里、中国辣椒之乡,鸡泽文化行活动办到了韶山,在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核心位置树立了“鸡泽韶山毛氏一家亲”纪念碑。

2011年,在韶山举办了河北鸡泽(韶山)毛遂文化研讨会,为表彰鸡泽毛氏文化研究巨大成就,统领并促进北方毛氏文化研究,中国毛氏研究会决定在鸡泽成立“中国毛氏研究会北方研究中心”。

韶山毛氏宗祠

2012年,在毛氏宗祠首次举办了全国毛氏祭祖大典,在全国毛氏产生巨大影响。毛炳汉会长为“中国毛氏研究会北方研究中心”揭牌。

2014年,全国毛氏年会在鸡泽成功举办。目前,鸡泽县、鸡泽镇、毛官营村分别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缔结为友好县乡村,鸡泽县还与韶山市签订了干部交流、经济合作协议,在韶山建立了鸡泽辣椒种植基地,首批选派干部到韶山跟岗学习,双方合作正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延。同时鸡泽天下红辣椒公司、盟台酒厂还分别与韶山村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由文化到经济的延伸。

……

06

现在,鸡泽县在毛氏文化研究方面结出累累硕果的基础上,大力发掘、弘扬毛苌绪衍诗经的光辉历史。

鸡泽人修建了毛遂公园、自荐阁、故园、云梦园,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毛遂文化的熏陶。修缮保护了毛官坟、毛桥等遗址,保护了毛遂文化历史遗存。投资200多万元重新修建了毛氏宗祠,为海内外毛氏到鸡泽祭祖、进行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该县县委书记石磊带领下,鸡泽县总投资8700万元,规划面积388亩,以《诗经》文化为主线,突出风、雅、颂三个主题,建设《诗经》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一湖一台一馆一廊两广场十六景,为群众建设“精神家园”。

该园设计理念以《诗经》文化为主线,突出风(地方色彩的音乐)、雅(典范的音乐)、颂(宗庙祭祀的音乐)三个主题,将《诗经》意境融入园林景观。栽植雪松、银杏、碧桃、大叶女贞等乔灌木2万余株,播种栽植三叶草、麦冬等地被植物7公顷,铺设喷灌2000余米,湖内已完成放水,修剪、浇灌等养护工作同步推进,绿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园路、广场、拱桥等相关设施。公园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该县旅游业的发展,成为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国学教育、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城市大型综合文化公园。

2000年过去,沧海桑田,每逢清明时节,鸡泽毛氏后人都会聚在一起,手捧诗经,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我们今天看到的真金美玉、字字可信的《诗经》读本,就来自鸡泽人毛亨、毛苌的呵护与珍藏。正是毛苌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最终使“毛诗”名扬天下。

大美鸡泽,《诗经》从这里走来……

编辑:齐翠肖 田广宇

责编:慕丽云 赵明川

审核:郝海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