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歌发展概述总结 中国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2024-06-19 0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诗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晨  崧

本文作者在做诗词讲座

    一、诗的源起

诗最早是起源于民歌,远古时代没有诗,只有劳动人民的民歌!民歌的出现应该远古时代就有了,远古时代因为没有文字,当时的民歌绝大多数没有流传下来。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民歌是:

断竹续竹,

飞石逐肉。

      断竹一一是把竹子截断了,成为一根直棍。

      续竹一一是用绳子把竹子结上,做成一个弯弓。

      弓何用?弓箭是远古时代拉弓把石头子儿射出去打猎的。

这是民歌虽然只有8个字,但它记录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民歌!我们讲劳动创造一切,这是真理。

      历史久了,民歌多了,就发展成为诗歌。有了许多艺术讲究又成了诗。

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随着诗歌的发展,许多的脍炙人口的民歌在民间广泛流传,两千五百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把西周到春秋时期流传最广的诗进行了整理和修订,他将这些诗编了一部书,定名为《诗》,后世称为《诗经》,收集了诗歌三百零五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诗书。

      我们大家都会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

      书中三百多首诗中,有四言的、五言的、六言的、七言的、杂言的,有多种句数不同,句式不同。

《诗》经中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已十分成熟,内容上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感受,“饥者歌其时,劳者歌其诗",内容涉及婚恋,家庭,相思,劳动,祭祀,反抗……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诗经》被视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三、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 

由《诗经》发展,到战国时代,出现了《楚辞》。楚辞以楚地为中心的广大南方诗歌的汇编,与《诗经》的集体创作不同,《楚辞》大多是诗人的个体创作,楚辞有名的作家有屈原,宋玉,景差等,其中屈原创作的楚辞代表性作品最多。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 .  国殤》《天问》《天对》等多部作品。

“楚辞"使用楚地语言,句中句未多用语气词“兮"字,内容上或写楚地的神话传说,或抒发个人的情感抱负…语言魂丽,想象丰富。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四、汉代的诗体《乐府》诗

      诗到了汉朝又发展了《汉赋》。同时汉代民歌也十分发达,为了收集民歌,政府设置了专门管理诗歌音乐的机构叫“乐府"。乐府本是管理音乐、乐曲、诗歌,是由官家设立的管理机构。后来年久了,人们就把乐府所收集的一些诗歌、乐曲、舞曲的歌名、曲名、题名等集在一起都叫成《乐府》了。乐府诗有三言,四言,五言等形式,但以五言为主,一般押韵。乐府诗长短不一,讲究叙事。乐府诗的代表作,南方有《西洲曲》巜采莲》等,北方有《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卓越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代表了乐府诗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乐府双璧"。

      汉武帝年代修了一座柏梁台,在柏梁台上汉武帝大宴群臣时吟诗,又创造了诗歌的一种“柏梁体”。这种诗体即不限诗句,但必须句句押韵,几句,几十句,上百句都可以,但必须“一韵到底”。这种诗体与乐府都传承下来了。

除了这些,诗歌在汉代还有文人的创作,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创作影响比较深远。到了三国魏晋时期,文人创作成为主流,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鲍照,庾信,谢灵运等一大批作家纷纷登上诗的艺术舞台,创作十分繁荣。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期的曹丕创作了一首《燕歌行》,这是我国第一首七言史。

五、格律诗的出现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诗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进一步开拓了诗的领域,除了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遭遇,抒发情感这些固有的内容,还出现了以“山水诗和田园诗"等为特征的新诗歌。文学评论也兴起繁荣,出现了《诗品》和《文心雕龙》两大评论著作,进一步总结了许多诗歌创作方法和评价标准。由于西域各民族的到来和北方人口南迁,地域流动让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各地语音的差别。但人们并不明白这种差别是什么造成的,南朝人信仰佛教的多,后来在转读佛经时,周颙等人发现了语音的规律,对这些语音规律的研究,他首先发现并提出了汉字的四声说。后来,语言学家把四声归为“平上去入"四部,唐人又把四声中的平声称为“平";“上去入"三声称为“仄"。平仄让诗歌声律和谐,极尽高低婉转之能,所以诗人们总结提出了写诗“平仄"格律标准,并在创作中不断实践和完善。这样讲究平仄声律的律诗和绝句就出现了。

      到了唐朝,从乐府诗歌体的发展又曾出现了地区性的《凉州词》、《塞下曲》、《竹枝词》等诗歌体。由于语言和诗歌艺术的深刻讲究,开始兴起了讲究字、词的五声吟唱,于是开始有了讲究平声、仄声、用韵的“格律诗”。初唐时期,写诗讲究格律还是个“时髦”,后来写的人越来越多,成了诗词文化的主体。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将此前没有格律讲究的诗歌,叫“古体诗”、“古风”;对讲究平仄、韵的格律诗,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

      这种分法,叫法,一直延续到当今。

      唐朝几百年,格律诗成为最主要、最 广泛、最盛行,最繁荣的诗歌文化主体!所以大唐时,《唐诗》十分繁华。

六、宋词元曲明清传奇

      唐朝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开始有了“词”的萌芽!出现了不少《词》的作品,发展到了宋代,写词的人多了起来,词和唐诗就同样的繁荣兴盛起来了。

      词,有词牌,有词谱,是唱的。你只要标出词牌,歌女就会唱。这时宋词又成了宋朝最发达,最兴盛的诗歌文化主体。也和唐诗一样,一直延续到当今。我们谈诗,首先就想到,叫出“唐诗宋词”。

      元朝,在唐诗,宋词的发展中又出现了“曲”。曲也是可以唱的,而且发达起来,也十分兴旺。元曲作品的艺术之美不亚于唐诗宋词,举一首马致远写的元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太美了!这首元曲太漂亮了,为人们所喜欢,而作者马致远也深受人们热爱,称他为“曲状元”。现在北京西山里,尚有马致远的故居,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往后发展到明朝,元明杂剧十分兴盛普及。元明杂剧所用的词语,所唱的戏词儿,都是十分讲究声调声韵的。有的甚至讲究严谨的格律,所以元明时代的文化也十分发达。一直到清朝,延续到当今。

      清朝几百年,诗词也很繁荣。由于清朝有科举制度,就是你当官必须是经过科举考试,而考试的內容必须会写诗词,而所写的诗词又必须是合乎诗词格律。不合格律的作品视为“不及格”,不及格,就不能录取,你就考不中,那你就别想当官了! 所以清朝的诗词还是挺繁荣的。但是没有新的太大的发展,都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范畴内。

      现在可以看出了诗的起源和发展的轨迹!民歌~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到当今,我们全部继承下来了。

七、白话诗的出现和兴盛

      清朝末年,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为了救亡图存,仁人志士认为旧文化旧道德是导致中国落后的重要因素,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使用白话写诗。民国时期,第一个写白话诗的是胡适,他的诗叫《尝试集》,但《尝试集》还不足以撼动古诗的统治地位,直到五四时期郭沫若的《女神》的诞生,现代白话诗才算正式登上诗歌的殿堂,并逐步成为现代诗歌的主流。随后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艾青…等人不断探索,中国现代白话诗的阵地不断巩固,白话诗的地位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许多爱好古诗的作者也写一些古诗词,毛泽东的词大气磅礴,压倒千古,是诗词在近代的绝响。现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诗词文化发展出现新的空前的兴旺发达,兴盛繁荣。

      诗词文化,唐诗宋词,汉俳,新体诗,自由诗,新古风,还有什么打油诗,散文诗,朦珑诗,十二行诗,童子歌,民谣,三句半,娃娃诗……等等五花八门,多彩多样都出来了,真是数不胜数,百废俱兴,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显示了社会民族文化的发达,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繁荣和国家的强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