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成语故事识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识字成语 巧用成语故事识字

巧用成语故事识字

#巧用成语故事识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巧用成语故事识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识字一直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识字是进行阅读的基础。怎样引领孩子尽快地学会课外阅读并爱上课外阅读呢?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受识字量的限制,大部分要靠借助拼音进行阅读,导致阅读速度慢、同时断断续续地逐个字去认读,影响了孩子们对语句的理解。   如何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呢?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高招,最常见的是课外阅读识字,以阅读促识字,让识字帮助阅读。此外还有商标识字、名片识字、购物识字等等。课外阅读识字普遍适用,特别是对于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来说,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一些没有主动探求知识欲望的同学来说,只会让他越来越不喜欢阅读。后面几种情况,对于一周六天在校寄宿制学生来说,没有了环境和家长的帮助,就更加难以实施了。   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学期我利用儿童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特点,在班级里开展巧用成语故事识字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一、听成语故事,引导识字   利用每次早读前的十分钟,由老师给孩子们讲一个成语故事,并把故事的名字写在黑板的一个角上保留一整天。例如,今天讲《守株待兔》,就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守、株、待”这三个字,并把这个成语写在黑板上方的一角。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听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三个字,积累了一个故事,有些领悟能力强的同学还能明白一个道理。   二、读成语故事,自主识字   同学们听了一段时间的成语故事后,都对成语故事有了较大的兴趣和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很多同学都回忆起自己曾经看过了成语故事,看书时不由自主地会留意起成语故事来,还有些同学会课后自己找成语故事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们读注音版的成语故事书,便顺理成章了。孩子们乐于读成语故事了,识字就能同步进行了。   三、讲成语故事,内化识字   孩子们是乐于表现的,当孩子们开始读了成语故事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讲故事,把早读前讲成语故事的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只是帮忙把故事的名字板书到黑板上,并给题目中的生字标上拼音,由讲的同学教会大家。讲成语故事一方面促进了孩子的阅读和积累,另一方面还锻炼了孩子的演讲表达能力,使孩子们体会到识字带来的好处和乐趣,让识字内化为一种潜在的需要。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成语都有着深刻的含义。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它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一些历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能帮助学生课外识字,训练孩子们听和说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与努力,孩子们的识字量大了,老师教学轻松了,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3958.htm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