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所重磅报告解读:规模扩容、其他佣金增加、专家智库猛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证券公司研究所主要分为哪几类 券商研究所重磅报告解读:规模扩容、其他佣金增加、专家智库猛进

券商研究所重磅报告解读:规模扩容、其他佣金增加、专家智库猛进

2024-06-19 04: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为了解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开展情况,促进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健康发展,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每年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经营情况统计报告,就券商研究所行业整体情况、业务发展变化等进行深度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日前,中证协向券商下发最新一期统计报告——《2022年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经营情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透过此报告可以发现,券商研究所规模持续扩容,分析师人数、销售人数、研报数量等均保持20%以上增速。这意味着,2023年的行业降佣,可谓研究所高歌猛进之下的一盆凉水。

面对降佣冲击,加大包括保险机构、QFII 和RQFII等在内的非公募基金客户服务力度,成为研究所应对策略之一。实际上,早在2022年,公募基金为券商带来的佣金收入已然减少14.46%;与之相反,其他机构佣金收入则同比增长19.47%。

高歌猛进的研究所

裁员,成为行业降佣落地后,不少券商研究所的共同选择。在此之前,由于公募基金分仓佣金的水涨船高,券商研究所已经连续多年高歌猛进。

根据《报告》,截至 2022 年底,有100家证券公司设立了独立的研究部门或研究子公司(以下均简称“研究部门”),总人数8987人,较2021年底增长31.29%。

100 家公司中从事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相关的研究销售人员共1872人,较2021年底增加25.55%。

100家证券公司研究部门分析师人数共3858人,较2021年底增加20.75%,行业整体分析师人数占研究部门人数的42.93%。研究报告质量审核人员271人,研究报告合规审查人员228人,分别较2021年底增加21.52%和19.37%。

各公司分析师人数从1到195人不等,分析师人数排名前30位的公司分析师人数之和占全行业分析师总人数的70.48%,较2021年底有所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多中小券商研究所在大力招兵买马。

分析师数量的大幅增长,也会带来行业整体的年轻化。

根据《报告》,2022年,各券商研究部门新招聘人员3308人,较2021年增加21.26%,占2022年底研究部门人员总数的36.81%。所有证券分析师中,在所在公司执业3年以上的占比39.63%;在所在公司执业1-3年的占比 37.30%;在所在公司执业1年以下的占比23.07%。

根据受访人士此前分析,随着近年来诸多券商研究所规模扩容,一些入行几年的分析师跳槽后成为行业首席,独当一面。一方面,这给予了年轻分析师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也使得研究所“老带新”断层和研报深度的下滑。

与此同时,相较于历经数年乃至十余年悉心研究方成长为行业首席的传统分析师,“速成”的年轻分析师往往更为重视路演,客户服务意识更强。这既有助于其获得机构的更多好感,从而在分析师评选中斩获更优名次;又利好其所在研究所创收的提升。但其背后同样存有弊端:当路演与客户服务占据过多时间,分析师可以用于研究的时间被迫压缩,长此以往,大概率导致行业整体研究质量的下滑。

分析师人数增加的同时,研报数量同样提升。2022年共有85家证券公司发布了境内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与2021年一致,报告数量共计97051份,较2021年增加24.98%。 其中,发布报告超过3000份的6家,1000-3000份的33家。从发布研究报告业务所覆盖的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来看,覆盖500家公司及以上的24家,100家以内的24家。

从所覆盖境内上市公司的行业来看,最多的覆盖了102个行业,平均覆盖23.6个行业,中位数为17个行业。其中,覆盖10-20个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达33 家。32家证券公司发布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究报告395份,10家公司发布了新三板挂牌公司研究报告130份。

非公募机构佣金分仓收入提升

近几年,券商研究所规模之所以大幅扩容,关键原因在于,研究所主要创收来源公募基金佣金分仓收入的快速提升。蛋糕的不断扩大,使得无论是新开启卖方研究、还是研究领域增大的研究所,均能分到一杯羹。

“后起之辈再跻身头部研究所的难度确实很大,但由于总佣金盘子的提升,新兴卖方研究所为券商带来不错创收的难度相对不高。”受访人士此前表示。

而2023年公募降费降佣的到来,意味着研究所分仓佣金收入的大幅缩水,研究所“寒冬”不期而至。

而在行业降佣压力之下,研究所纷纷调整业务布局方向。

首先,就分仓佣金而言,东方不亮西方亮,公募基金佣金盘子缩水,加大其他机构客户服务力度成为不二之选。

实际上,早在2022年,券商研究所获得的分仓佣金,来自公募基金与非公募基金的规模已经一降一增。

《报告》显示,2022年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服务的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基金专户)客户佣金收入同比减少14.46%。其中,佣金收入排名前10的公司佣金收入总额占全行业的49.59%,行业集中度较2021年小幅下降。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QFII和RQFII机构以及私募基金公司等公募基金客户外的佣金收入较2021年增加19.47%。

相对而言,非公募基金佣金收入更高的券商,在行业降佣之下的“抵抗力”相对更强。根据《报告》,2022年,共有58家券商为公募基金以外的其它机构客户提供服务,合计佣金收入83.70亿元。

其中,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佣金收入显著高于其他券商,分别为12.96亿元和10.48亿元.国泰君安、北京高华、摩根大通证券、瑞银证券规模也相对较大,均在5亿元以上。

佣金收入超1亿元的券商研究所共21家,除前述以外,包括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天风证券、东吴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国盛证券、华创证券和浙商证券。

公募基金分仓佣金市占率最高的则为中信证券,占比7.95%;广发证券、中信建投、长江证券次之,分别为5.67%、5.59%和5.58%。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市占率超4%;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市占率在3%以上;兴业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安信证券、东吴证券、东方财富、光大证券、浙商证券市占率同样超2%。

其次,降低对分仓佣金的依赖度,拓展多元化创收渠道,是研究所的另一应对策略。借力专家智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帮助政府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课题研究,是重要渠道之一

根据《报告》,2022年证券公司研究部门接受各类委托研究课题约695个,较2021年增长82.9%。其中,参与中财办、国办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政策咨询或委托课题等近202项,比2021年增长12.2%;参与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全国社保基金、大型商业银行等的课题委托、调研交流等近493项,较2021年增长146.5%。内容涵盖宏观经济、乡村振兴、“双碳”发展、产业升级、ESG、高质量发展、外资外贸、军工和各大类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相关问题等。

券商专家库模式分为内部专家库和外部专家库两大类型,由于内部专家库短期内资源有限,借力外部专家库成为多数研究所的共同之选,而频繁邀请外部专家却存在风险隐患。《报告》显示,2022年各公司邀请外部专家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以外的咨询服务的次数高达70809次,是2021年(23540次)的3倍。 其中,专家身份核实、发言内容合规审核、利益冲突防范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对此,中证协要求各家券商研究所切实加强对邀请外部专家的合规管理,严格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将邀请外部专家维持在适度、合理水平,加强廉洁从业管理,做好风险防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