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mrp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论述mrp的原理与处理过程 论述mrp

论述mrp

2024-06-02 0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制造业的生产管理中,常使用两种软件系统来辅助管理,它们就是MRP和ERP。虽然它们在实现生产管理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但二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下面将从五个不同的维度来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一维度:发展历史

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最早出现于 1960 年代,是美国 IBM 公司推出的一种领先的计算机化生产管理系统。它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将生产流程分解为一系列组装流程,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需求计算,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一种很有影响力的生产管理系统。

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则是在 1990 年代初出现的,它是MRP的升级版,实现了以商业流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ERP从一个更加综合、全面的角度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包括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并将多个管理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整体竞争力。

第二维度:功能范围

MRP主要用于生产管理,是一个面对制造业的管理软件。它通过对订单和需求的跟踪以及计算,生成一个有序的生产计划,展示了所需物料的详细清单。它还能够管理材料需求计划(MRP)、生产收据计划(PRS)和商业生产计划(MPS)等生产计划,在对计划产生变化时及时修改,并生成相应的采购订单,以达到生产计划。

而ERP系统更全面、更综合,不仅仅是面向制造业,它涉及到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等。它能够从整体革命以及领先的商业做法中汲取经验,以符合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它可以自由地将不同部门的数据整合起来,实现多部门合作,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解决管理问题。

第三维度:实现难度

MRP系统相对于ERP系统较为单一,它的实现难度相对较低。通常只要对基础数据如品号、料号、重量、单位和库存进行输入,就可以形成一个MRP系统的框架,而且大多数软件的操作都十分简单明了,一般几个小时到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学会使用。

相反,ERP系统则较为复杂,它的实现需要业务流程和基础数据的深入了解。它需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从整体出发,对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才能够成功地实现ERP系统,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实际上,ERP系统的实现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需要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进行分析。

第四维度:使用场景

通常MRP系统应用于制造业企业,它通过控制存货水平,优化采购计划,以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它的前期售后支持不是很好,一旦系统出现问题,除非企业自己配备了技术人员,否则很难得到及时解决的保障。

ERP系统则可以应用在各种企业中,不仅仅面向制造业,还包括批发和零售行业。ERP系统与企业互动,对企业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并能够与客户进行互动。同时,ERP系统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相比于MRP,能够更好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五维度:实现效果

MRP系统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它能够很好地优化方案,控制流程,节省生产成本。但是,它缺少对生产环节的全面视角,在管理方面相对于ERP系统还有很多欠缺。

而ERP系统中不仅包含了生产管理的内容,还具有更加全面、综合和复杂的功能,它真正实现了企业内部流程的统一和优化,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更高效地发展。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ERP系统也能随之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结语

总的来说,MRP和ERP虽然都是为制造业的生产管理而生,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MRP系统聚焦于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而ERP系统则更加全面,可以更好地管理企业各个领域。二者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功能范围、实现难度、使用场景以及实现效果,这些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需求以及其他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系统。因此,在制造业的生产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