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电影,从头打到尾,硬核程度前无古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讲俄国的电影推荐 俄乌战争电影,从头打到尾,硬核程度前无古人

俄乌战争电影,从头打到尾,硬核程度前无古人

2024-06-18 05: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战争片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近些年《红海行动》、《长津湖》等电影也用票房和口碑将战争片打造成国产电影的一个重要题材,不过相比于国产战争电影的较为浓厚的主旋律属性,美式战争电影的政治正确属性,真正只聚焦于战争本身,最具有硬核属性的就是俄国战争电影了。

俄乌战争已持续近一年,双方已陷入胶着状态,目前看还迟迟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在这个时候俄国推出了一部以俄乌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只不过电影中没有意识形态的宣传,而是聚焦于一次行动,双方的各种动作,甚至说几乎摒弃了所有的文戏,从某种程度上看更像是伪纪录片,像是打了一把两个小时的《战地5》,从头打到尾,这硬核程度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白方靶场小队要进攻黄方暴风雪小队的一处阵地,要依次占领四栋建筑,抵达最后一栋九层建筑的最高点,为出动的己方轰炸机提供坐标指引,顺利完成轰炸任务,时间限时2小时,电影右上角一直有一个两小时的倒计时,争分夺秒,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根据颜色不难猜出,进攻方白队是俄方,防守方黄队是乌方,战场的模拟设定是在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坚固的混凝土建筑,深达数层的地下堡垒,可以说相比于空旷的野外,其攻坚难度可以说是地狱难度,而时间又很紧迫,交战双方都没有什么喘息的机会,必须要持续的投入战斗。

本片并非俄官方出品,而是克里姆林宫直属的瓦格纳雇佣军赞助播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更像是瓦格纳雇佣军的一个宣传片。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瓦格纳雇佣军,其成立于2014年,本质是雇佣兵公司,和美国的黑水有些类似,但其早期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以雇佣兵的身份出兵国外,利用军事手段达成俄政治目的,雇佣兵的身份可以使俄罗斯得以不用正式宣战的方式,就以武装力量进入其他国家,也因此瓦格纳雇佣军独立于俄罗斯国防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克里姆林宫的一支私人武装,其军人主体大部分都是退役特种兵,甚至有一些现役特种兵直接退役加入瓦格纳,同时在武器装备上也基本是按照俄军现役顶配武装的,也因此瓦格纳可谓战力超群,其最早亮相是克里米亚战争,后来在叙利亚战争中大放异彩,被世界所关注,而在此次俄乌战争中,马里乌波尔、巴赫姆特等几处硬仗战场,都可以看见瓦格纳雇佣军的身影。

没有了意识形态的介入,不用打嘴炮,其实观众可以更好的专注战争本身,也可以借此一窥现代战争的冰山一角,除了步兵负责具体的攻坚,其实完成任务还离不开炮兵部队、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援,无人机部队的侦查打击,步兵CQB,真刀真枪,硬桥硬马,这些都让观众大呼过瘾。

当然通过这部电影也暴露出了俄军的短板,严格来说,俄军算不上信息化部队,最多只能算半信息化,对方炮兵轰炸了,只能根据角度靠飞无人机确定对方的炮兵阵地,卫星干嘛呢?

而且无人机就是纯纯大疆民用侦察机,不是察打一体机,还得给己方炮兵部队发送坐标再打击,要是中国翼龙三飞一圈,一个120mm迫击炮阵地,看见就端了,还用这么费劲,大毛都要从伊朗买无人机,足见其在无人机方面的拉胯。

再就是大毛对敌方一轮轰炸,才端了一个迫击炮,然后也不管打击效果,收炮就开溜,对面没移动阵地的情况下还打了两波才端掉, 所以说大毛炮兵准头不行真不是黑他,光场面好看,只能靠饱和攻击达成效果,现在进入持久战,工业能力拉胯,炮弹不够用都要从朝鲜一车车拉炮弹了,赫尔松能不溃败么,反观北约援助的火炮,海马斯火箭炮,准头比俄方强得多,上半年北约援助的多半是去库存的老古董们,不好用,下半年搞了真家伙以后,大毛就肉眼可见的拉垮了,梅利托波尔的生死战,不知道会不会在这个冬天打响。

电影里大毛虽然装备拉胯,但战术素养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步兵的战术水平还是更高的,专业的看着就是赏心悦目,二毛战术素养略差,尤其是120mm迫击炮阵地被轰了不转移有点强行降智了,应该是上半年的二毛,不是下半年的二毛。

整体来看这么硬核的战争片,影迷们还是不容错过的,美中不足的是字幕不太给力,好在文戏不多将就着也能看,8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