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英国专利法很坑?谈谈专利与工业革命那些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工业革命的开始 18世纪的英国专利法很坑?谈谈专利与工业革命那些事!

18世纪的英国专利法很坑?谈谈专利与工业革命那些事!

2023-08-19 1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力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都绞尽脑汁地寻求改进生产技术的方法。这时,一个在科技史上举足轻重的发明诞生了,它就是珍妮纺织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英国工业革命,原来是被一个男子“一脚踢出来”的!

事情要从1764年的某一天说起。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他弯下腰准备把纺纱机扶正的时候,突然看到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

哈格里夫斯灵机一动: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他立马着手开始制造,随即,以他女儿珍妮命名的、由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诞生了!

珍妮纺纱机的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8倍,所以它的出现引起了众多手工纺纱者的恐慌,哈格里夫斯一家人还因此被赶出了兰开郡小镇。

虽然条件恶劣,但珍妮纺纱机还是在不断被改进、被完善着。在1768年,哈格里夫斯获得了专利,并开办工厂,使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随后,效率高、纺纱质量好的“珍妮机”渐渐流传开来,四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台“珍妮机”了!

珍妮纺纱机大卖,反过来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更快的第二代、第三代纺纱相继诞生。而此时,一直固守旧纺纱工具的人已经无法接受不断降低的织布价格,但更新换代过的纺纱机他们已经无法负担了。于是,这些手工业者只能选择离开这个行业,或者去有纺纱机的人家那里打工,工业革命就此萌发新芽!

包括珍妮纺纱机在内,诸多发明创造都在专利制度的激励下,不断产生、发展、完善,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贡献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垄断法案》颁布100年之后,英国出现了技术创新高潮1733年,约翰·凯发明了飞梭,织布速度飞速提高。

1738年,约翰·怀特发明了新纺纱机,提高了纺纱速度。

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0年获得专利。这种机器可以让一个人纺几十根纱,在其后的十多年间,英国生产了此种机器不少于两万架,工业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成为工业大家。

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这种原理的蒸汽机一直用到了今天。

1785年,艾德蒙·卡特莱顿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此后,棉纺织厂像雨后春笋,沿着急流的河畔蓬勃兴起……

专利制度成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它让科学技术真正爆发出洪荒之力,从而为英国累积了丰硕的财富,日不落帝国由此称霸世界一百多年!

1851年,英国举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工艺博览会。而就在举办此次盛会后的一年,《专利法修正案》获得通过。

该法案淡化了专利权的特权烙印,把专利的程序和费用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随着法案的具体实施,专利局诞生了,专利代理人也成为了规范的职业。

英国专利局成立之后,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大,从原来1851年的400多件增加到1852年的2000多件,1883年达到6000件,1884年专利申请量激增到17000多件;发明专利授权也由1851年的455件增加到1852年的1384件,1853年达到2187件,1883年达到4000多件,1884年达到近10000件。

从此之后,英国的专利制度愈加完善,而狄更斯小说中的专利申请闹剧,也终于可以“收场”了。

【延伸思考】

14世纪中叶的中国,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教育和资本积累的水平丝毫不亚于18世纪的英国,那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吴汉东教授评析】

制度经济学派曾对此做出重要的总结:中世纪中国在向近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企业家阶层。

熊彼特说过,企业家是创新精神的人格化,中国就缺乏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阶层。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则做出了更有意义的发现,他说中国之所以没有企业家阶层,就在于中国缺乏催生企业家阶层的产权制度,这个产权制度包括以私人制为基础的所有权制度,以及更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

在这里,我以一个法学学者的名义,进一步分析在英国发生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英国在1624年颁布的专利法实施了一百年,极大地推动了当时英国的工业发展,包括冶炼、采矿、运输、纺织等等,所创造的财富是英国建国十几个世纪的总和。所以说,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激励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 从表面来看,是技术发展推动了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但实际上,培育企业家阶层长青脉络的产权制度,才是社会代代革新的深层因素。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曾经在中国,做梦的人太多,脚踏实地探索星空的人太少,而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正驱动新产业、新阶层逐渐崛起,这似乎也正昭示着一个更加璀璨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

-END-大家都在看:

【细软讲坛】身披文艺复兴光辉的佛罗伦萨,差一点就成了专利起源地?

dvdf

【深圳中细软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感谢!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ID:ZXR-I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