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 羊卓雍措 三大圣湖之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湖边旅游车路线 西藏之行 羊卓雍措 三大圣湖之一

西藏之行 羊卓雍措 三大圣湖之一

2024-06-02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想必每一个抵达西藏的旅行者都不会错过作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羊卓雍错是西藏第六大湖,也是离拉萨最近的圣湖。

羊卓雍错形状像珊瑚枝一般,感觉和传统意义上的湖泊形状差别巨大。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措: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

地理位置

羊湖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

从拉萨到羊卓雍错有三条线路

这三条路线都要翻越海拔5000米左右的垭口。

①岗巴拉垭口∶拉萨——贡嘎曲德寺——岗巴拉山口——羊湖边

②加若拉垭口∶拉萨——贡嘎曲德寺岔路口——加若拉垭口——羊湖边

③直 拉 垭 口∶拉萨——杰德秀镇——直拉垭口——羊湖边

岗巴拉山口去往羊湖是大多数游客的必经之路,从海拔4790米的岗巴拉山口俯瞰羊湖像一条长长的蓝色飘带,这是大家心中羊湖的样子

从贡嘎曲德寺岔路口经加若拉山口到羊湖,东拉乡至章达乡的途中可以去日多寺程都是柏油路,路况好,这样走的缺点是加若拉山口看羊湖风景比较平淡。

另一条路是从杰德秀镇经直拉山口到章达乡,这样走的优点是在直拉山口可以看到非常壮观的羊湖全景。缺点是这条路路况比较差。

深度一日游 内转线景点

深度一日游会囊括传统一日游所看到的羊湖,外加内转线景点

①沉错

沉错的水面极为平静

沉错是羊湖最美的卫星湖,湖水很深很静,是拍摄倒影的最佳角度,并且能看到湖里面的裸鲤游来游去,湖边有大量的水鸟在活动。

从浪卡子去往阿扎乡方向就会经过沉错,途中会经过桑顶寺,对宗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欣赏沉错最美的地方在这条路大约19公里的位置,这里路边有一块巨石,是非常好的拍摄角度。

②空错

空母错是羊湖另一个卫湖。

③桑顶寺

位于羊湖西南一座险陡峭的山顶上,属藏传佛教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西藏,带给人无限的向往。

一日游时间紧,一般都经过羊卓雍错景区,所以门票是逃不掉的。如果在岗巴拉山口不进景区停车场是不用买门票的。

二日游 羊卓雍错外转线 + 内转线景点

更深度的两日游是在一日游内环线+外环线。

如果多日游在二日游基础上再加羊卓雍错周边的景点∶普姆雍错、库拉岗日雪山、卡若拉冰川等。

到达羊湖之后,环湖路全部都是柏油路。从东拉乡至章达乡的途中有一个日多寺。

日多寺在羊湖边的一处小半岛上。在日多寺上面是拍摄羊湖角度极佳。

从章达乡到工布学乡这一段风景比较枯燥,过了工布学乡之后会经过一处小垭口,垭口附近可以下道到一个小山坡上,此处可以看到非常曼妙的湖岸线,有漂亮的心形湖湾和小半岛。

继续沿着环湖公路前行会经过巴纠错(羊卓雍错卫湖之一),在路的左侧,由于逆光的原因,巴纠错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美。

到了 多却乡之后继续向前会看到漂亮的小岛。之后环湖路并入到浪卡子至洛扎的公路,如果时间够可以去看看普莫雍错,之后再返回经打隆镇至浪卡子。

注意:抵达浪卡子之前的307省道岔路口有边防检查站,需要登记身份证和边防证,因此羊湖转湖路线必须办理边境通行证,地点需注明:山南地区或者洛扎县。

二日游内环线(一日游是没时去岛上的)

第二天从浪卡子县城出发去往阿扎乡。为了不耽误乘船,建议早上8点前从浪卡子出发。

经过阿扎乡之后,去往阿扎渡口有明显的路牌指示。雍布多岛上看羊湖,湖水透明度极高,非常清澈。

需要注意的是能否坐船前往雍布多岛要看天气,湖上风大的时候是不开船的。阿扎渡口每天早上10点有一班船前往雍布多岛。

位于阳湖中心的雍布多岛上有一座十六世纪兴建的宁玛派(藏传佛教红教)寺庙。在岛上可在雍布多寺朝拜,雍布多岛的对岸能看到据说是莲花生大师手印的浅滩。

提醒大家湖面风浪大,乘船需准备保暖和挡风衣物,并穿好船上提供的救生衣。返回渡口之后沿原路返回阿扎乡。

如果不走岗巴拉山口,自然也就不会经过羊卓雍错景区,所以也就不用再买羊湖门票,全程发生的费用只有上岛的船费。

严格意义上来说羊湖不太像一个湖,有些地方像是一条流淌的河,又在某些地方连成片,而正是这种支离破碎让它别具一番风味。

湛蓝的天空,碧蓝的湖水,雪山映照,一望无际的草地。一群群无视游客的牦牛,在悠闲地觅食,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神山、圣湖、高原还有虔诚的信徒。西藏的每一个符号都让人神牵梦绕。无数人都在感受着这里的震撼与洗涤,无数人都在说今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一定要去一次羊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