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预约电话是多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4-06-09 1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科室简介查看更多

消化内科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现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药理基地、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陕西省消化疾病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胃肠疾病研究中心、陕西省胃肠动力疾病重点研究室、博士后流动站、胃肠动力疾病培训中心、陕西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陕西省消化专业护士培训基地。消化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及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学科基金15项,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陕西省科委科研各项基金3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和西安市科技进步奖6项。主编专著18本,参编专著25部,获国家专利15项;发表论文900余篇,SCI收录18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生数百名,毕业学生已遍及全国各地。消化专科现有医护人员100余人,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博士导师3人,医生中有博士学位的占到80%以上,80%以上医生曾在国外留学学习,护士60%以上为本科学历。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多家医院或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消化科设有3个病区,130张病床,有消化专家门诊、消化专科门诊、消化内镜中心、消化介入治疗室、胃肠动力疾病研究室、消化疾病研究所等。月门诊量9000人次左右,月住院病人近6000人次。医疗优势:胃肠功能性疾病及酸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开展胃肠动力研究的单位,胃肠动力实验室是陕西省唯一临床重点实验室,具有国内最先进的诊断仪器,主编专著7本,参编专著10余本,获国家专利三项;研制了国内第一台胃肠动力检测仪,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应用。还自行开发研制了2种治疗仪器,已在全国广泛应用。胃肠动力培训中心承担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每年举办胃肠动力学习班1-2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余次,已培训学员数千人。连续5次在中央电视台做专题学术讲座,许多省内外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消化内镜中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内镜中心之一,拥有各种电子内窥镜近百条,包括国内外最先进的放大内镜、窄光谱成像的NBI内镜、超声内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胶囊内镜以及超细胃镜等。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展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科室。可开展各种内镜诊断和内镜下治疗技术如食管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治疗;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内镜下粘膜染色诊断早期肿瘤及内镜下早癌粘膜切除术;食管、幽门等消化道的狭窄扩张、支架置入术;胰胆管造影;内镜下胆道取石;胆道支架;平滑肌瘤黏膜切开摘除术;各种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难度较大的内镜下贲门缝合术及TIPS手术。特别是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内镜下消化道早癌黏膜剥离术、超声内镜相关的诊疗技术及小肠镜诊疗技术均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连续23年举办消化内镜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对消化内镜的推广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慢性肝病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在国内和省内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血管瘤、食道静脉曲张套扎和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动脉栓塞术等治疗独树一帜。我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多年,可开展消化系统肿瘤、门静脉高压、胆道疾病、胃肠道出血等多项介入治疗,在消化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被SCI收录5篇,被Medline收录10余篇,论文被引用近200次,单篇被引用达50余次;2篇论文不仅被作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学组2010年《酒精性肝病诊治指南》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也是美国AASLD,ACG制定有关《酒精性肝病》临床指南参考资料之一。科室主要研究方向:1.胃肠运动及相关疾病;2.脂肪肝等慢性肝病及门脉高压;3.胃肠道早期肿瘤;4.炎性肠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