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预约诊疗及线上诊疗服务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挂号电话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预约诊疗及线上诊疗服务指南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预约诊疗及线上诊疗服务指南

2024-06-18 0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减少不必要外出,西安各家医院陆续推出“互联网医院”,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模式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在线预约、缴费、检查检验查询、用药咨询、线上问诊等智慧型医疗健康服务。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集纳梳理了各家医院的诊疗信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安全可靠的就医渠道。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为方便群众就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出“西安交大二附院智慧患者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小程序、支付宝生活号/小程序,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西北健康”,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模式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在线预约、缴费、检查检验查询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型医疗健康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安全可靠的就医服务体验。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智慧患者服务平台就医攻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智慧患者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患者服务平台”)开通了预约挂号、自助核酸检测、在线缴费、门诊缴费清单查询、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基于微信服务号/小程序、支付宝生活号/小程序的线上服务。

患者服务平台四个入口

095107266dcbc2df526ad4fa02688f62.png

3f53969ce47460d7b952bc7503f0a0f8.png

12383748a483887ff4e5f99ffd1a12be.png

86df8690051a708834048f82d02dae1e.png

患者服务平台目录索引

一、线下就诊服务

1. 预约挂号

2. 自助核酸检测

二、便民服务(缴费不排队)

3. 在线缴费

4. 门诊缴费清单查询

5. 出示电子就诊卡

三、便民服务(非必要不来院)

6. 检查、检验报告查询

7. 病案邮寄

患者服务平台主要功能介绍

一、线下就诊服务

1.预约挂号

多渠道预约 有计划就医

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就诊日期及时间段,提前预约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门诊号源,缩短看病候诊时间,提升问诊率。

2.自助核酸检测

线上自助核酸检测开单实现挂号、开单、缴费不排队

在线自助核酸检测开单并缴费,进行错峰检测,有效缩短人群排队等候时间,降低人员聚集或接触风险。

二、便民服务(缴费不排队)

3.在线缴费

温馨提示:在线下挂号、开单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扫描挂号票、检验检查单、病历上的二维码进行付款,避免排队缴费。

4.门诊缴费清单查询

5.出示电子就诊卡

完成线上缴费的患者,可以通过出示二维码到检查科室做检查。

三、便民服务(非必要不来院)

6.检查、检验报告查询

检查、检验报告实现线上查询,一键获取

患者无需在医院等候检查结果,只需在“患者服务平台”中点击“报告查询”,即可自行查看检查、检验结果,便捷又环保。检验报告查询:点击“检验报告单” 、选择需要查看的报告、查看报告。

7.病案邮寄

1.关注“西安交大二附院”公众号识别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拉菜单“患者服务”,选择“病案预约”。

a9d8a727a38dfedcfc9b53e95c068baf.png

2.阅读“病案预约步骤介绍”

请认真阅读弹出的“病案预约须知”,点选“本人已阅读并同意”,并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窗口中

点击列表中的“病案预约”。

3.填写预约申请资料

在“病案预约”窗口,填写患者姓名、身份证号、住院号、住院科室、出院时间等相关信息。4.上传身份证件图像

请患者提交有效身份证件(一般为患者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及住院结算发票)。注意:如是儿童代办,须同时上传儿童户口本信息页或出生证,和监护人原件正反面。

5.选择用途

请按需要选择复印用途,如:医保、商保、合疗等。

6.配送方式

患者可填写地址、电话等信息,采取邮寄的方式完成病案复印。

7.确认支付

在线预付病案复印费用100元。我们将根据实际复印页数,多退少补。

病案复印预约须知

1.邮寄时间为出院后20个工作日(以医院病案归档时间为准,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提交后请耐心等待;

2.为保证您的合法权益及隐私安全,请认真填写并核对收件人的详细信息;

3.病案邮寄采用在线支付后顺丰快递寄送,快递发送后请留意订单详情;

4.病案复印资费及快递费用均按照国家物价局收费标准执行,快递具体资费及到件时间,均以顺丰快递官网公布的信息为准。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就医攻略

西安交大二附院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西北健康”)开通了网络复诊、在线咨询、院内核酸检测统计、健康宣教等服务,为市民提供互联网线上诊疗服务。

“西北健康”小程序访问入口

c706d946d9d5502ceac2d1be3d1c9d0d.png

互联网服务目录索引

一、 线上复诊

二、在线咨询

三、核酸检测统计

四、健康宣教

互联网医院主要功能介绍

一、线上复诊

在线复诊 足不出户续方开药

患者在不方便来院的情况下,如有复诊咨询或开药需求,可通过互联网医院与医生在线视频问诊或图文咨询进行复诊,让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在线开方快递送药上门的服务。

1. 进入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平台患者端

用户首次进入需要进行微信授权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点击在线问诊进入问诊流程。

2. 在线问诊

在线问诊流程如下:选择科室→选择医生→选择问诊方式→填写就诊人信息→选择预约时间(仅限音视频问诊)→填写诊前信息→知情告知同意→支付→开始咨询。

(1)选择科室:显示科室名称、科室简介,可以通过顶部搜索框进行模糊查询搜索。

(2)选择医生:显示医生姓名、职称、科室、擅长疾病、评价分数、接诊次数、支持的问诊方式等信息。顶部可以返回重新选择科室。

(3)医生详情:展示医生的详细介绍、支持的问诊方式。

(4)问诊方式选择:选择对应的问诊方式,点击下一步。

(5)填写诊前信息:为了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需要患者填写诊前信息,包含咨询目的、以往诊断、过敏史、症状描述、上传历史图片资料。

(6)填写就诊人信息:这里会对就诊人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匹配,所以需要填写真实的就诊人信息,包含就诊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如果以前咨询过则可以选择已有就诊人,点击以后就诊人默认进行回填。

(7)选择预约时间:根据当前医生的排班,选择预约时间进行预约操作。

(8)患者端-免责书:需要用户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点击可以查看同意书相关内容。

(9)订单支付:点击开始咨询进入支付页面,图文咨询支付成功后直接进入会话窗口,音视频支付成功会显示提示信息。

(10)音视频问诊:到达预约时间后医生会向患者发起音视频请求,患者接受即可开始问诊。

(11)医生发起问诊提醒,就诊人可接收问诊提醒,完成图文问诊。

3.我的菜单主要显示账户下的全部订单、待支付订单、已支付订单、个人档案、我的收藏、收货地址、我的客服、电话客服与设置:

(1)点击全部订单可以查看该患者所有的问诊记录,同时可以显示待付款订单和已付款订单。

(2)个人档案:编辑/查看问诊人的详细信息。

(3)收货地址:问诊人开具处方后,可根据处方购买药品,并编辑收货地址,付款后等待药品配送。

(4)我的客服:问诊人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我的客服进行询问,并得到相应的答复。

(5)电话客服:若我的客服无法解决问诊人问题,还可以点击电话客服,通过语音通话解决。

(6)设置:可通过点击设置,完成实名认证、个人资料编辑、查看用户协议、查看隐私协议。

二、在线咨询

1、进入“西北健康”小程序首页,下拉选择“在线咨询”模块;

2、选择对应科室-需咨询的主治医生,选择在线咨询;

3、选择图文问诊/语音问诊/视频问诊,选择咨询时长;

4、勾选知情同意《免责书》,点击在线咨询;

5、填写病情描述,问诊档案,收货地址,点击提交。

三、核酸检测统计

1、“一码通结果”上传详细流程如下:

(1)就诊患者进入医院所需使用微信/支付宝扫陕西一码通“场所码”,显示场所后,向防疫工作人员出示;

(2)将扫码显示结果截屏保存;

(3)打开微信搜索“西北健康”小程序或扫码进入“西北健康”小程序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点击“场所码上传”按钮,填写本人信息:“姓名”、“电话”、“身份证号”,上传本人场所扫码结果,点击“上传”按钮;

(4)返回“西北健康”小程序首页后,点击一码通“通行扫码”按钮,再次扫描“场所码”,将结果页面再次向相关人员出示即可进入院区。

“亲情码”功能详细流程如下:

(1)打开微信“西北健康”小程序首页,点击“场所码上传”按钮,页面跳转后,点击“亲情码”按钮;

(2)点击“添加人员”按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选择“成员关系”,输入对应验证码,点击“添加”按钮;

(3)点击亲属信息,进入亲属人员详情界面,填写“电话”信息,上传“离线亲情码”、“核酸检测报告”,点击“上传”按钮。

四、健康宣教

西安交大二附院通过西北健康小程序“健康宣教”平台定期向患者推送各类健康教育知识,如胃、肠镜准备指南等,为患者提供专业便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1. 进入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平台患者端,选择“宣传教育”模块。

2. 进入健康宣教首页界面,可选择“分享课题”“健康科普”“系列专题”“科普直播”“短视频”等模块,查看相应的专业医疗健康科普知识。

编辑:马晴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