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打工人”主动离职意愿显著下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裁员32000人 2021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打工人”主动离职意愿显著下降

2021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打工人”主动离职意愿显著下降

2024-02-28 1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记者 | 周姝祺

今年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仅对国内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产生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与薪酬待遇同样遭遇不确定性。

近日,前程无忧发布《2021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4.8%,和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企业调薪幅度仅为4.7%,较2019年降幅高达20.3%,创今年调薪幅度新低。

员工主动离职意愿显著下降,离职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报告指出,今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4.8%,与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21.7%。前程无忧分析认为,今年离职率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员工提出主动离职的比例较低。

近三年来员工离职率。图片来源:前程无忧

虽然部分企业通过岗位整合、优化应对疫情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被动离职率较往年有所升高,但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策略更为保守,市场外部机会大为减少,员工主动离职率的下降程度超过被动离职率的上涨程度,两者结合,离职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今年以来,由于遭受经营危机,不少知名大企业传出裁员危机。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可口可乐近日将在全球范围内削减2200个工作岗位。其中,在美国将通过裁员和买断来削减1200个工作岗位,约占其本土市场劳动力的12%。

媒体和娱乐业巨头迪士尼此前同样发布公告,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打击其公园和度假村业务,计划在2021年3月底前裁员32000人。

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也动摇了不少原本想要离职的年轻人。李磊是一名程序员,他年前就计划跳槽,但是正好碰上疫情,二月份的时候将简历投出去,一个多月只收到了为数不多的回应。

“电话通知我愿不愿干业务岗,但我本身是投的技术岗,就只能够继续等着看有没有别的消息。”李磊向界面职场透露,当时他浏览了许多招聘网站,除了几个互联网大厂招募规模比较旺盛,别的公司招募不多,岗位也没有特别合适。

相比而言,互联网行业今年受到疫情的风波较小,员工离职率并不高。而冲击更大的制造业、文体行业,不少企业破产倒闭,员工被迫离职,行业整体离职率位居全行业前列。

各行业离职率情况。图片来源:前程无忧

数据显示,2020年制造业离职率为17.8%,高居各行业之首。受疫情及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一方面开工不足,收入锐减,造成部分人员主动流失;另一方面,企业被迫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和职位,减员增效,两因素结合使得整体离职率相对较高。

除制造业之外,文体/教育/传媒行业、传统服务业员工离职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6.9%、16.5%,位居第二、三位。这两个行业业务上具有人群聚集的特点,日常业务运营受疫情管控影响较为突出,自身业务模式抗风险能力也较弱,造成整体离职率较高。

王峰是一名纪录片导演,今年九月以前一直在一家业内比较知名的民营纪录片公司工作,但是受疫情影响,公司宣布破产倒闭,他也被迫离职。

“公司从二月份起就一直接不到项目,发不出工资,好多员工都走了。”王峰告诉界面职场,“到今天,公司还亏欠我好几个月的工资,基本上是要不回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仍有部分“打工人”在疫情期间选择主动离职,甚至有部分人勇敢地选择裸辞。

调研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员工选择主动离职的原因是薪资水平缺乏吸引力, 36.8%的员工认为发展空间有限,职业转型或工作与生活不平衡也是员工主动辞职的原因。

员工主动选择离职的原因。图片来源:前程无忧

据界面职场此前报道,今年电影院复工较慢,不少影院工作人员只能拿到基本2000多元的工资,难以在北京一线城市生存。不少员工选择主动离职,回到老家生活。

徐燕是北京某影城员工,一直是拿的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个月她到手的工资是2493.12元,这其中还包含有中秋福利费50元,而这笔福利费原本是100元。

“在北京,除去房租和家里的开销,能剩几个钱,谁愿意来呀。”徐燕说,“只是廉价劳动力,不怎么值钱。”

企业调薪幅度创近年新低,2021年调薪幅度将有所回升

受疫情及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2020年企业的调薪幅度仅为4.7%,较2019年降幅高达20.3%,创近年调薪幅度新低。

但随着生产经营相继恢复,多数企业认为2021年的经营状况较2020年将明显好转,仅有12.4%的企业表示2021年的经营状况较2020年会持续下滑,其中明显下滑和小幅下滑的比例分别为3.5%和8.9%。前程无忧预计2021年调薪幅度将有所回升,调薪幅度为5.1%。

从各个行业来看,高科技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调薪幅度最大,分别为6.1%和6%。一方面高科技行业本身受疫情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是其他行业相比,疫情期间药品和医疗设备需求始终处于高位,生物医药行业整体趋于利好。

而传统服务业和文体/教育/传媒行业还未完全从疫情中恢复,经营压力增大,调薪能力有限,因此2020年调薪幅度落后于其他行业。

各行业调薪情况统计。图片来源:前程无忧

此外,2020年一线及非一线城市调薪幅度均较2019年呈下滑趋势。与2019年趋势不同,2020年一线城市的调薪幅度为4.8%,高于非一线城市4.6%的调薪幅度。

分析认为,一线城市大企业、知名企业较多,其抗风险能力和恢复能力高于非一线城市企业,有能力为员工提供较高的涨薪幅度;同时出于人才竞争和物价因素考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涨薪幅度。而与一线城市相比,非一线城市企业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加之疫情前几年涨薪幅度较高,疫情出现后,调薪趋于保守。

(应受访者要求,李磊,王峰,徐燕均为化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