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练塘”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幸福家园,农文旅深度融合、“幸福合伙人”计划、沪苏湖铁路设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衡山集团地址 “三色练塘”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幸福家园,农文旅深度融合、“幸福合伙人”计划、沪苏湖铁路设站……

“三色练塘”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幸福家园,农文旅深度融合、“幸福合伙人”计划、沪苏湖铁路设站……

2023-10-22 1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乡村的绿水青山和袅袅炊烟中,不仅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9月1日,《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位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青浦区练塘镇,如何绘就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乡村振兴蓝图?

青浦区练塘镇党委书记 张兵

昨天,青浦区练塘镇党委书记张兵做客上海新闻广播《新青浦,向未来——2022青浦区街镇书记访谈》特别节目时说,练塘镇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抢拼实善”的新青浦奋斗精神,加快乡村振兴的步子,为练塘百姓建设一个新时代的幸福家园和温暖港湾。

古色、绿色、红色

练就“三色练塘”

油焖茭白、茭白肉丝、茭白干烧肉……每一个上海人记忆中都有练塘茭白的鲜美味道,茭白也早已成为练塘一张响亮的“名片”。

早在2008年,“练塘茭白”就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这也是青浦区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农产品。茭白作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练塘带来“华东茭白第一镇”的美誉。

而老上海人都知道,千年古镇练塘不仅是有名的“茭白之乡”,也是“共和国掌柜”陈云同志的家乡。因此,练塘镇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古色、绿色、红色“三色练塘”的概念。

怎样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人居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张兵说,近年来,练塘镇依托万亩粮田,积极引入优质产业,不断推动“水八仙”水生蔬菜特色产业和林下菌菇、循环种养、数字农业等新业态、新领域在练塘落地生根,极大带动了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通过持续落实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以及“厕所革命”等工作,多举措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此外,练塘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大力普及“农村的人居环境是农村的共享资源,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一理念,“以干带群”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练塘镇通过校企合作、农科合作,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种源、提升产能,利用一三产业联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茭白干加工、茭白叶编结等DIY活动,不断扩大茭白产业链,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练塘镇正在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探索“幸福合伙人”培育计划

 推动民宿、农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之路想要走得更宽,必须引入创新经营模式。

练塘通过探索实施“幸福合伙人”培育计划,培育引进了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志愿服务团队作为“幸福合伙人”入驻社区中心,推动民宿、林下经济、农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

在东庄村漫步,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新地标——“恋塘三赏”精品名宿。这是衡山集团作为“幸福合伙人”深入推进东庄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项目。

游客接待中心的三面都设置了落地大窗,室内户外能满足咨询、驻足、休憩的需要。而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一人高的栅栏背后,是4栋集接待、餐饮、住宿、康养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民宿,19个房间可以通过携程等旅游类APP预订入住。

落地大窗、日用品对标高星级酒店,院子清爽雅致,小径旁的树上挂满火红的柿子,宛若世外小桃园。“恋塘三赏”经理孙银林说,民宿的品质、集团的品牌、回头客的口碑和媒体的宣传,帮助“恋塘三赏”逐渐打开市场,去年下半年开业后,业绩一直往上走。孙经理表示,目前营收状况还不错,周末基本满房,期待未来能够承接更多工作日的团建、活动。

“其实上海市中心或长三角的客人,非常喜欢乡野民宿游,但对品质还是有要求,民宿的卫生情况、标准配备、软性服务,只有做到高品质才能真正长期吸引客人。” 孙银林分享经营心得。

住民宿、吃农家菜、收稻子、做木工……练塘可以休闲游的项目越来越多,吸引了亲子家庭、社区和企业团建,创业项目和当地村民差异化互补,既创造了就业岗位,又带动了乡村经济。

除了大企业、大单位介入练塘的乡村振兴外,更多的下乡创客成为练塘的幸福合伙人,他们通过开设的乡村民宿和市民菜园,在接待市民游客度假休闲同时,又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将当地的土特产宣传推广了出去。

10月,正是稻浪在微风中泛起层层金色的季节,点一杯拉花拿铁,坐在练塘东庄吉咖啡馆的庭院里,白鹭翻飞,咖啡香融合着稻花香。周末,市中心、镇上的年轻人喜欢在这里聚会。戴文洁热爱咖啡,黄健热爱版画,他们都对乡村生活心怀向往。

于是,戴文洁从上海市区来到练塘东庄村,在田间地头开起了咖啡馆“东庄吉咖啡”,黄健也从武汉来到“东庄吉咖啡”,成为一名会做版画的咖啡师。从事互联网十多年的周杰,和朋友一起在东庄村租下几栋农宅,做起了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特色餐饮,他为这个引入非遗文化的餐厅取名“厨见”。每到周末就有众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体验,在村里起到了带头示范效应。

上海市中心居民对民宿的要求心中有杆秤,同样对配套服务也有一定要求。练塘镇在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优化村庄风貌、美化农宅庭院方面也不遗余力。

新时代田园

打造“多彩”水乡文旅集聚地

练塘不仅自然生态环境好,文化民俗更深厚,三色练塘中,古色和红色背后就是数不清的故事和文化。

传说三国时期东吴周瑜在练塘古镇的位置修建了操练水军的池塘,所以得名“练塘”。又有人说因为五代时高州刺史章仔钧携其夫人练夫人曾经居住在这里得名。

在古镇的核心位置,两条青石板路隔河相望。元明时期的沿河水系、街巷格局至今保留完好。练塘通过保护性开发,维护了老街风貌,咖啡馆、书屋等新业态又为老街增添了新的生机。天气好的时候,沿河树下,喝茶、看书、下棋、聊天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东厍村,新石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金山坟、元代的庄严寺、明朝的瑞龙桥,承载着练塘厚重的历史底蕴。

张兵说,未来,练塘镇将以“人文+生态+旅游”为基础,以“绿色养生、古色养心、红色养魂”为主题,布局古镇人文体验地、水乡红色旅游地、乡村田园休闲地,打造“多彩”水乡文旅集聚地。构建开放联动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以“时代田园”为主题,依托万亩良田、美丽乡村等资源,打造多元的文旅活动产品。

星浜村党总支创新“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新模式,制定了符合村情的村规民约,还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做好表率,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落实“包干制”,积极打造垃圾分类“绿色小屋”、“星福”菜园等,不断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形成了一起创建的好局面。目前,全镇25个行政村中,已经创建成功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7个市级美丽乡村和12个区级美丽乡村,东厍村正在积极创建上海市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好环境也带来高人气,现在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美术馆之一的“可·美术馆”就位于练塘镇的金前村,“可·美术馆”诸多的文化艺术活动,又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在此集聚,“乡村美学、文化集聚”的虹吸效应也开始显现。当前,练塘每年接待市民游客约在100万人,随着乡村“农文旅研学游”空间的释放,接待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沪苏湖铁路练塘站

预计2024年7月通车启用

练塘镇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沪苏湖高铁也将在这里设置站点,这会给练塘带来什么?

沪苏湖铁路五标项目位于练塘镇,根据沪苏湖铁路专项规划,练塘站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预计2024年7月通车时启用。

沪苏湖铁路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和环太湖轨道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进一步完善长三角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增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功能、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张兵说,初步畅想,沪苏湖铁路对练塘会有三方面的带动:

一是依托区位优势,提升旅游能级。未来结合旅游交通体系的完善,承接更多区、市乃至外省市游客,融入并强化地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打造青西旅游集散中心。

二是放大外溢效应,促进产业转型。高铁站的建成,将为练塘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带来机遇,也为练塘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支点。依托周边地区西岑科创中心、华为研发中心等大平台、大企业,吸引、建设优质的商务载体,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度和竞争力。

三是完善设施建设,提升宜居水平。随着练塘高铁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练塘站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镇区、区域之间的快速连接、便捷直达。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医疗、教育、休闲、娱乐等场所和设施,增强生活服务功能,提高练塘宜居水平。

当前,练塘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全镇近一半的工业生产制造企业,随着沪苏湖高铁练塘站的落地,未来练塘将借助高铁、高速“双高”交通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驱动创新经济发展,借助新技术、新业态带动提升现有产业,实现练塘工业园区整体转型升级和智能化赋能,同时积极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形成发展新动能,打造“五型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软硬兼施”推动社区“提档升级”

“智慧社区”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经济发展,乡村振兴,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享受到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未来练塘镇在社会治理和群众服务方面有哪些好办法呢?

张兵说,今年是幸福社区建设的第二年,也是练塘镇全面发力和内涵提升之年,镇里计划打造13个点状社区中心和1个练塘片区社区中心,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过程中。

怎样具体推进?张兵如数家珍。

紧扣群众需求,“软硬兼施”推动社区服务“提档升级”。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线下整合行政事务受理、群团服务、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化休闲、亲子活动、便民超市等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练塘镇深度挖掘社区自身历史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与社区的联结,量身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社区中心特色亮点,提升人气汇聚指数。

锚定品质生活,“智慧社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持续探索“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的“线上”社区建设。依托“幸福云”智慧社区全景应用系统,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线上社区资源预约、“一键物业”反映问题等,及时响应群众线上反映的各类问题诉求,切实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管理能级。

目前,各类智能化设施设备已在东庄、徐练等社区中心落地应用,比如可提供包括民政、公安、医保等8个部门的44项个人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提供测量血压、血氧、身高体重,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登记等医疗服务的智慧健康驿站;方便村民群众购买饮料、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的幸福购智能机;可与专家名医“一对一”远程问诊、预约检查等的智慧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健康服务“自助办”“就近办”“高效办”,大大提升了基层服务供给能力和便利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练塘镇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用“抢拼实善”的新青浦奋斗精神,为练塘百姓建设一个新时代的幸福家园和温暖港湾。

练塘镇党委书记 张兵

笃行不怠谋发展,奋楫扬帆向未来。伟人故里,三色练塘,欢迎您!

2022

青浦,上海唯一一个与江苏、浙江都接壤的行政区。当前,青浦同时承载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在示范区三地、虹桥核心四区、五个新城“三条跑道”上比学赶超,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9月26日起,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宣传部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策划:“新青浦,向未来——2022青浦区街镇书记访谈”。 

节目邀请青浦区11位街镇书记走进990直播间,聚焦“跨越发展”“数字干线”“水乡客厅”“乡村振兴”“新城发力”五个议题展开访谈,通过全媒体融合传播,充分展现青浦面向未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的魄力和决心。

新青浦  向未来

实习编辑:陈晗菲

责任编辑:赵路露、肖波

监制:杨叶超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