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超滤量是什么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透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血透超滤量是什么意思

血透超滤量是什么意思

2024-06-19 0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血透超滤量是什么意思

血透超滤量指的是每次进行血液透析所脱的水分,对于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以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达到提高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期的目的,而血液透析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在透析期间要控制好盐和水的摄入,避免造成体重过快增长,因为超滤量越高对心脏的负担越重。平时在生活方面,也要注意预防治疗感冒以及定期到医院随诊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

语音时长01:08''

李方晓│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0/08/17收听(35209)

超滤量是什么意思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患者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在透析的过程中要通过超滤来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以及代谢的废物,尤其是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要测量透析间期的体重变化,制定超滤量。要求每个透析患者尽可能的保持透析间期的体重不增加太多,以免透析时脱水过多、过快而出现过多的临床并发症,体重增加过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影响生活质量,超滤量是根据病人的干体重制定的。

语音时长01:13''

智淑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0/09/28收听(26520)

腹透超滤量减少的原因

腹膜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方式,主要用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出现腹膜透析超滤量减少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可能与腹膜功能下降有关系,这时可以检查腹膜平衡试验,评估腹膜的功能。其次有可能跟腹膜透析液的浓度有关系,比如用的是1.5%的腹膜透析液,这时可以换为2.5%或者4.25%的透析液,超滤量就会增加。还有可能跟腹腔的感染有关系,因为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出现腹痛以及腹透液混浊这种情况,可以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以及腹透液常规,看有没有细菌炎症感染,根据病因对症性的治疗,可以增加腹膜透析的超滤量。平时也要注意口服利尿剂,保留一定的残余肾功能。

语音时长01:14''

李方晓│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12/25收听(47003)

什么是血液透析超滤量

"血液透析的超滤量就是每次透析的脱水量,简单的计算是脱水量等于透析前的体重减去干体重,实际上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的超滤量计算需要专人精心设计。超滤过多会导致尿量迅速减少、血压下降,残存的肾功能很快消失,超滤不足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干体重、透析间隙的体重增加量,还有治疗过程中的输液量、饮水量以及患者残存的尿量、血液管路及透析器中的预冲量,还有透析超滤时的误查等制定超滤量。在透析过程中实际超滤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患者心脏功能的稳定性,透析超滤的顺利完成也取决于体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和心血管系统的耐受性。"

语音时长01:27''

智淑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0/05/11收听(31539)

怎么判断是否有腹透液超滤?

"判断是否有腹透液超滤,首先要明确,腹膜透析的超滤量不应该独立来看,应该结合患者的体重、尿量以及水肿情况。如果患者腹透液超滤,但体重是恒定的,尿量很多,血压不高,也没有喘气、胸闷等心衰的表现,就是病人的进出水基本是平衡的,那么不需要紧张。如果患者腹透超滤,尿量不多,伴有水肿,体重增加比较快,甚至伴有血压升高,以及心慌、胸闷等心衰的症状,提示患者容量负荷过重,就是水多了。"

语音时长00:59''

张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18/01/10收听(42522)

01:44 腹透怎样才能提高超滤

腹透提高超滤的方法有以下三个,第一是缩短腹透时间,第二是加做腹透次数,第三就是提高腹透糖的浓度...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11播放(46938)

腹透怎样才能提高超滤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腹膜透析的超滤:第一个,更改腹透液的浓度,在临床上常用的腹透液浓度是1.5%的腹透液,可以更改为2.5%的腹透液来增加超滤量,因为腹透液浓度越高,超滤的效果越好,但是不建议患者长期使用2.5%的腹透液,因为2.5%的腹透液可能会加速腹膜功能的衰竭;第二个,可以缩短腹膜透析的时间来提高腹透的超滤;第三个,也可以增加腹膜透析的次数,提高腹膜透析的超滤。要提醒的是如果腹膜透析伴有水肿的患者,建议还是要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水肿的情况。"

语音时长01:14''

苏洁茹│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2019/09/29收听(19385)

01:46 血透是什么

血透是肾病科的常见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专业设备血透机,把人体内毒素清除。首先要把人体血抽出来,...

陈耀辉│江西省人民医院

2019/02/13播放(70142)

血透是什么

"血透即血液透析,通常指应用血液透析机把病人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过滤出去以后,再回收进人体,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方法。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首选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治疗比较常见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在深静脉插一根管或者做一个动静脉的内瘘,通过管或者内瘘,可以把血引入到透析机里面,透析机会把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滤过出去以后,然后再回输进人体。这样可以保持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于延长病人的寿命都有好处,所以尿毒症的患者一定要坚持进行透析治疗。"

语音时长01:16''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1/04/29收听(46541)

01:50 血透是什么

血透是指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一个办...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9/08播放(39081)

血透是什么

"血透就是血液透析,是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将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透析器内,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流给患者的整个过程就是血液透析。"

语音时长01:09''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10/03收听(12457)

01:55 什么是血透

血液净化是将一根管子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某些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致病物质、毒素,或者...

唐芳坤│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2019/08/12播放(62586)

腹透液进肚多长时间排出超滤量比较多?

"对于一个CAPD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每一袋的透析液留腹的时间大约是4-6个小时。如果缩短留腹的时间,可以增加腹透的超滤。但是在每天透析剂量恒定的情况下,有的病人每天透析三袋,增加留腹的时间,可以增加毒素的排出。因此,留腹时间的长短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语音时长00:37''

张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18/01/10收听(37647)

01:53 什么是血透

血透是把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使血液通过医学的特殊装置,即透析器,把病人血液里面的毒素、多余的水...

郭胜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11/08播放(78748)

02:08 腹透与血透哪个好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实际都是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常见透析方式。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的生物半透膜,透析更...

李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12/27播放(77032)

腹透与血透哪个好

腹透和血透是患者进行透析的两个手段,两个是各有优缺点。1、腹透,是一次性在体内埋进行腹透的容器,可以通过针刺的方法与外界的透析液相联系。优点,是不用每次对人进行静脉的穿刺,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感染的几率。在换透析液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换透析液,才能够使体内的物质排出体外,透析效果并没有血透好。2、血透的优点,效果比较好,每次做血透的时候需要对静脉进行穿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病人感染的几率,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调的情况。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语音时长01:22''

张华山│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16收听(14263)

01:56 腹透好还是血透好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各有优缺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适应治疗的模式。比如老年人或者心脏功能不佳的病...

郭胜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11/08播放(80848)

01:47 血透和腹透哪个好

血透、腹透都适用于尿毒症的患者。因为肾功能不好毒素无法排出,这时会出现毒素堆积对人体造成很大的...

陈钦│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2020/04/08播放(87508)

02:10 血透和腹透哪个好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各的优缺点,所以谈不上哪个好,主要分析如下:

一、血液透析...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23播放(28764)

腹透与血透哪个好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均可以很好的用于治疗急性或者慢性的肾功能衰竭。两者有不同的机制,适用于不同的肾衰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来讲,它的特点是物质间的交换主要在滤过膜的2次完成。弥散作用是溶质转运的主要机制,它的特点具有对小分子包括尿素氮、肌酐、钾、钠等清除率很高。但是对于炎症、介质等中分子物质清除能力较大,因此对于尿素氮、肌酐明显增高和高钾血症、高钠血症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腹膜透析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施,不需要建立血管通道和抗凝,特别适用于有出血倾向,手术后创伤以及颅内出血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有利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语音时长01:15''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18/05/14收听(4346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