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蚧壳虫防治正当时!要早防早治,防治药剂这么选,害虫跑不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蚧壳虫的种类及名称 葡萄蚧壳虫防治正当时!要早防早治,防治药剂这么选,害虫跑不了!

葡萄蚧壳虫防治正当时!要早防早治,防治药剂这么选,害虫跑不了!

2023-11-30 0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危害葡萄粉蚧以成虫和若虫危害葡萄的枝蔓、果穗、叶片等,常常隐藏在枝蔓的老皮下、枝条缝隙、伤口、叶背面、果穗内、小穗轴、穗梗、果实阴面等背阳阴暗处,刺吸汁液进行危害,同时分泌含糖蜜露,招来蚂蚁、黑色霉菌等引起煤污病。枝条被害处形成大小不等的丘状突起;危害叶面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被害枝叶生长不良,提早落叶落果;嫩枝、果柄、果实被害后表面粗糙不平并呈棕色油腻状,果粒基部、果柄被白色棉絮状物覆盖且不易清除,造成果实外观差、含糖量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

葡萄粉蚧每年发生3代,以包在棉球状卵囊中的卵在葡萄近地面的根部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第一代若虫,经40~50天蜕皮为成虫,5月底至6月初开始产卵,卵期约10天,6月上、中旬孵化第二代若虫。8月初第三代若虫发生,10月上、中旬成虫开始产卵并越冬。

2.康氏粉蚧

康氏粉蚧又名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粉蚧属。为刺吸式口器的杂食性害虫,喜欢在隐蔽潮湿的环境活动。

危害康氏粉蚧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幼芽、叶片、果实和根部汁液,嫩枝被害后肿胀,削弱树势,树皮纵裂而枯死;果面、叶面污染产生煤污病。套袋后钻入袋内群居在果穗内刺吸果实汁液,造成果实组织坏死,致使果实腐烂变质流液;同时分泌白色蜡粉、黏液,污染果实,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3代,以卵和若虫在树干、枝条粗皮缝隙、杂草、落叶或石缝、土块等隐蔽场所中越冬。康氏粉蚧繁殖快,每头雌虫可产卵200~400粒,初孵幼虫有聚集习性,5~7天后逐渐扩散危害。各世代重叠发生,春季葡萄发芽时,越冬卵孵化,若虫出蛰活动。第1代若虫的盛发期在5月下旬,第2代若虫的盛发期在7月中旬,第3代若虫的盛发期在8月下旬。9月下旬气温降低时,康氏粉蚧开始寻找隐蔽场所准备越冬。

3.东方盔蚧

东方盔蚧又名扁平球坚蚧、水木坚蚧、刺槐蚧、褐盔腊蚧。属同翅目,蚧科。东方盔蚧是华北地区露地栽培葡萄上常见的一种虫害,设施栽培中的东方盔蚧主要随苗木和插条传入温室。

危害以成虫、若虫刺吸枝条、叶片、果实进行危害,危害时分泌的黏液招致蝇类吸食和霉菌寄生,产生煤污病。发生严重时,致树势衰弱、枝条枯死。

生活习性一年2代,以2龄若虫在树干裂缝、老皮下及叶痕处越冬。第2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陆续爬到枝条上寻找适宜场所固着危害。4月上旬虫体开始膨大,4月末雌虫体背膨大并硬化,5月中旬在体下介壳内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1个月左右。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若虫孵化盛期,若虫爬到叶片背面固着危害,少数寄生于叶柄。该虫在葡萄上危害较重,尤其是红地球、圣诞玫瑰、红玫瑰、红鸡心、龙眼、克瑞森无核、魏克等品种上发生严重。

三、葡萄蚧虫综合防治

根据蚧虫的发生规律,应在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其控制害虫作用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物候期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1.强化苗木、接穗及商品果实等的检疫检测

葡萄蚧虫类活动能力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葡萄苗木、商品果实运输是传播扩散的主要途径。目前地区间相互引种和材料交换频繁,蚧类的传播机会增多,因此必须加强对调运的葡萄苗木、接穗、插条、砧木等繁殖材料以及商品果实进行检测,确保无外来虫源的传入。从源头上杜绝蚧类的传播、扩散。

2.农业防治

(1)加强水肥管理,多施有机肥,扩穴深翻,促进根系健壮发育,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2)加强葡萄园的冬季管理,清除葡萄园的枯枝烂叶,9月中旬将秸秆或干草束绑在葡萄主干上,引诱蚧虫进入产卵、越冬;入冬后,结合冬季修剪去除秸秆或草束、刮除葡萄主干和主蔓上的老皮,集中焚烧或深埋;挖出根茎周围的表层土深埋;以减少越冬虫源。通过冬季深翻果园,将土壤深层的越冬害虫翻至地表而被冻死、干死或被天敌啄食,使深埋地下的越冬害虫不能正常出土,从而减少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危害。

(3)树干刷白,有一定的杀菌、杀虫作用,可有效地防止土壤中的越冬虫上树。葡萄生长期间,经常剥去老皮,及时修剪,避免枝叶过密,改善葡萄园区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蚧虫危害。

3.化学防治

(1)春季树体萌动前,对树干、枝蔓、根颈地表周围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虫卵及越冬若虫。

(2)果实套袋前进行预防性喷药,套袋时袋口要扎紧,防止蚧虫进入果袋内危害。一旦发现袋内有蚧虫类进行危害,应及时解下果袋,向袋内喷施乐果、敌敌畏、螺虫乙酯等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

(3)对发生严重的葡萄园,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宜选用高效、低毒、内吸性强的农药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40%毒死蜱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4%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等。

螺虫·噻嗪酮悬浮剂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对重要益虫如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事建议搭配其他药剂,比如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等防治。

4.生物防治

即通过保护和引放粉蚧的天敌来实现对粉蚧的控制。粉蚧的主要天敌有瓢虫和草蛉,如孟氏隐唇瓢虫是目前粉蚧生物防治中重要的一种天敌。利用天敌防治粉蚧是既有效又省事的办法。葡萄园种草,既避免连年深翻的麻烦又为天敌昆虫越冬、栖息、繁殖提供了场所,能有效保护天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