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人吃”到“长着鳍的黄金”,蓝鳍金枪鱼经历了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蓝鳍金枪鱼价格 从“没人吃”到“长着鳍的黄金”,蓝鳍金枪鱼经历了什么?

从“没人吃”到“长着鳍的黄金”,蓝鳍金枪鱼经历了什么?

2023-03-20 04: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到金枪鱼,很多人都会想到日本。没错,作为世界第一的金枪鱼消费国,日本无论是食用还是捕捞的金枪鱼数量都是世界之最,这其中就包括蓝鳍金枪鱼。

然而,生而为鱼,蓝鳍金枪鱼注定不是为了餐桌而生,泳技和力量才是它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生存之道。

成年蓝鳍金枪鱼身长普遍在2米以上,体重可达300斤,有记录的、人类所捕获的最大的蓝鳍金枪鱼长度4.5米,重量1360斤。

蓝鳍金枪鱼体型大,属于力量型选手,想用传统钓鱼方式钓起一只,绝对是场人类必输的角力,但是现代渔业发展很明显把蓝鳍金枪鱼的力量优势化为乌有了,当然这是后话,单就力量而言,蓝鳍金枪鱼在海中称得上是“霸王”,它们每天都要吃掉大量鱼类,以维系生命所必需。

虽然体型很大,但蓝鳍金枪鱼的身体可以说是为了游动而生。

首先,流线型的身材,蓝鳍金枪鱼身体最宽处,前后比例为2:3,这种造型对于游动来说最为省力;

第二,强有力的尾巴,蓝鳍金枪鱼的尾巴粗壮有力,游动时它们的身体很少左右摆动,而是依靠尾部提供的力量直向向前,既节能又高效;

第三,可以贴近身体的鳍,蓝鳍金枪鱼的胸鳍、背鳍、腹鳍等都能收向身体,从而减小游动时的阻力。因此蓝鳍金枪鱼的泳速很快,大约为每小时60公里到80公里,而且耐力极佳,一天的游动距离大致可达150公里。

另外,蓝鳍金枪鱼可以将自己的体温保持在水温以上,维持在25摄氏度到33摄氏度之间,即使是在低温环境中,它们的大脑、视力、心脏、肌肉、骨骼都能够正常运转。

这么一个为游动而生的大个头,的确也需要不断游动,这样才能让水流进入鳃,从而获得氧气,否则它们就会缺氧。

正是由于始终保持着高速游动以获取足够的氧气,蓝鳍金枪鱼与其他鱼类最大的不同就是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尤其是血红蛋白的浓度能达到其他鱼类的两到三倍,因此它们的肉质不仅呈现出牛肉般的红色,还异常的肥美,脂肪含量高达15%以上,入口即化。

但是,如此高脂肪含量的蓝鳍金枪鱼肉在早期并不受人们待见,因为它们属于深水鱼,所以皮肤很薄,用“吹弹可破”多少有些夸张,但确实容易腐烂,一旦腐烂又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因此鲜有人问津。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北美,人们钓起蓝鳍金枪鱼合影留念后都会放掉,甚至有连猫都不吃的说法,因此价格非常低廉。而当时的日本,正值电子产品出口的兴盛时期,飞机满载货物漂洋过海,却通常都是空机返回,于是有人就想出了将北美的低价蓝鳍金枪鱼运回日本做成罐头售卖的想法。

这一下,蓝鳍金枪鱼迎来了影响“鱼生”的重大转变,被贴上了“进口食品”标签的蓝鳍金枪鱼肉成了人们的心头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冷冻技术快速发展的加持下,近八成被捕获的蓝鳍金枪鱼都会进入日本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大,导致捕捞量激增和价格飙升,蓝鳍金枪鱼也就逐渐成了抢手货。

比如:

2011年,342公斤的蓝鳍金枪鱼卖到了40万美元,平均每公斤1234美元;

2013年,222公斤的蓝鳍金枪鱼卖到了176万美元,平均每公斤7927美元;

2019年,278公斤的蓝鳍金枪鱼卖到了300万美元,平均每公斤10791美元。

正是这一次次的高价,使得蓝鳍金枪鱼有了“长着鳍的黄金”之称,而与价格的一升再升同步的,是蓝鳍金枪鱼数量的一降再降。

相较于30年前,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已经减少了90%,成为濒危物种,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则成了易危物种,南方蓝鳍金枪鱼更是成了极危物种,可以说三种蓝鳍金枪鱼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从种群受威胁程度考量,它们也有了“水中大熊猫”之称,虽然保护野生蓝鳍金枪鱼的活动开始得很早,但早不等于好。

一面是保护蓝鳍金枪鱼的行动,一面是人们的口腹之欲,为了能将二者都照顾到,人们开始人工饲养,但结果却是既没能有效保护,口味也被很多人嫌弃。

人工饲养蓝鳍金枪鱼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都是将野生环境中的鱼弄回去进行人工养殖,暂且不说这本就是对野生蓝鳍金枪鱼种群繁衍的又一次打击,单看饲养也并不成功。

具体来说,人工饲养的两种方式,其一是养幼鱼,即捕获一个多月大的小蓝鳍金枪鱼进行养殖,但是这并不容易。

蓝鳍金枪鱼食量很大,而且挑食,根据计算每获得1公斤蓝鳍金枪鱼肉所消耗的饲料鱼达到了30斤到40斤,成本高不说,鱼的存活率还很低,因为蓝鳍金枪鱼需要很大很深的空间游动,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稍有不适就会翻肚,只有1%的幼鱼能够生存直至成熟。

其二是从鱼卵开始养殖,这种方式同样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要知道,一枚卵长大成鱼的概率非常低。

雌性蓝鳍金枪鱼每年可以产下数以千万计枚卵,野生环境中的存活率本身就不高,人工饲养更是要遇到更多、更困难的麻烦。

无论哪种养殖方式,人工饲养蓝鳍金枪鱼的肉质一般,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蓝鳍金枪鱼要不停游动以呼吸,这不光关乎鱼的性命,也是其肉质优秀的保证之一。

人工饲养水体不够深、不够大,鱼根本游不开,肉质也就大打折扣,导致鱼卖不上好价钱,这又使得人们重新回去捕捞野生蓝鳍金枪鱼。

对了,蓝鳍金枪鱼虽“好吃”,但是其体内的汞含量在上升,甲基汞作为一种神经毒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所以少吃为妙。

最后想说,在面对鱼类时,我们常会忘了最简单的事,它们首先是动物而不是食物,这并不是要让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放弃吃鱼,只是我们应该记得古人早就明白的道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