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董遇读书有三余阅读题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

2023-05-07 18: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

人们对历史的印记很大程度上是从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而来的。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

,

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

象。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篇一:董遇“三余”时间

 

东汉末年,有一个人名叫董遇,他从小喜欢学习。不管走到哪里,

他身上总是带着书,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学习。后来,董遇成了大学者。

 

有人问董遇:“你是怎么的?”董遇回答:“我遇到读不懂的书,

就反复地看,反复地读。”这个人反问:“反复读一本书,哪有那么

多时间呢?”

 

董遇说:“那就利用‘三余’的时间。”

 

这个人好奇地问:“什么是‘三余’的时间?”

 

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剩余,夜晚是白天的剩余,下雨天是晴

天的剩余。只要用好了这‘三余’时间,就有时间读书了。”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对

于我们来说是尤其珍贵,而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来进行学习,是我们每

个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董遇“三余”时间,充分体现了他善于学

习和善于利用时间的方法。服刑人员不妨借鉴其方法,充分利用业余

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同时需要记住的是,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只有这

样,你才能有所收获。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内容篇二:“三十而立”

 

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父亲死得早,家里很穷困。孔子的母

亲带着他,靠给人洗衣服、做针线维持生活。而孔子从小就勤奋好学,

 

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读了很多诗书,并学会了各个国家的礼

仪。

 

随着孔子的学问越来越深,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慢慢地有许多

人来向他求教学习。在孔子

30

岁那年,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

塾。只要是诚心来学习的人,不分贵贱,孔子都用心教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