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杨晓:孩子为什么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如何给宝宝祛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葛根治湿热吗怎么吃 中医儿科杨晓:孩子为什么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如何给宝宝祛湿?

中医儿科杨晓:孩子为什么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如何给宝宝祛湿?

2024-04-19 10: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医儿科杨晓:孩子为什么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如何给宝宝祛湿?最近宝宝总是恹恹的,精神状态很差,早上不想起床,老是哈欠连连,但身体其他情况都是正常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突然发现儿子的舌头被黄黄的一层舌苔覆盖着,想用纱布给他擦擦都擦不掉,跟平时感觉不太一样,这是孩子生病的表现吗?女儿最近总是胃口不好,每次喂她吃两口饭就说饱,平时一次能喝250ml奶,现在吃150ml左右就推开。这样的情况持续2个多星期了,吃那么少,也不见她喊饿,很担心会造成营养不良。我家宝宝最近一段时间都有轻微的排便异常,以前几乎都是一天拉一次,现在要么三四天才拉一次,要么腹泻,一天拉三四次。而且大便好像总是黏黏糊糊的,不容易冲干净。这些问题你家孩子有没有,怎么回事呢?对宝宝而言,湿邪是有着极强的杀伤力的,而前面宝妈们说的这些现象都是和湿气有关。

一、湿气是哪来的?湿气分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的是外部环境、自然界中的湿气。春天一到,衣服洗了很难干,被子也是潮潮的,身上感觉黏糊糊的,都是因为自然界中湿气重。内湿则是存在于身体里的病理产物。我们从食物和水里获取精微物质和津液,能够被正常运化的“水”变成津液,不能被运化的就变成了留滞在体内的湿气。

(一)为什么会出现不能被运化的情况呢?1、孩子天生脾常不足,吃进去的食物和水,都需要脾来运化吸收。出现不能被运化的水湿,说明孩子脾的功能已经受损。脾虚的孩子运化能力下降,不能够完全运化食物和水,就会出现“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这就是形成湿气和积食的根本原因。

2、喂养不当,吃得多了,脾胃运化不过来,堆积的食物就会形成积食。积食加重脾虚,脾虚又导致水湿,水湿又会困脾,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形成。有的孩子不算过度喂养,但日常饮食太过寒凉,一样会导致脾虚。到这里我们知道,湿气的形成是因为脾虚。(二)脾湿分为寒湿和湿热。1、寒湿困脾:指寒湿内盛,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2、湿热蕴脾: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

二、导致孩子內湿最常见的三个做法是1、吃得太好、口味太重肥、甜、辣、油腻的食物普遍有“高热”或“高湿”的属性,影响脾胃运化,从而生痰浊、湿热。如果孩子贪吃高糖、高热量、重口味的饮食,如奶茶、麻辣烫、油炸食物等,那体内多是有湿气的。2、常吃寒凉生冷经常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就会导致人体摄入“寒气”,损伤脾的阳气,脾阳无力运化水湿,湿气就会越来越重。3、运动太少运动量少,不怎么出汗,不利于水湿的排出。同时,脾主四肢肌肉,运动少导致胃肠排空慢,脾胃负荷增加,也会加重水湿。

三、宝宝湿气重不重,妈妈应该怎样判断?1、看大便湿气重会影响宝宝的胃肠道功能,宝宝的消化能力减退,从而造成宝宝积食、便秘或是腹泻。宝宝如厕后,如果大便粘在马桶壁上难冲洗干净,或者是宝宝pp上的大便用几张纸反复擦拭都难以处理干净,这种情况代表宝宝的体内已经有湿气了。宝宝体内的湿气如果长期不去除,不仅影响消化功能及精神状态,还会因为营养物质吸收摄入不足影响其智力发展。2、看舌苔健康状态下的宝宝舌头是红色,上面附着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的舌苔,非常细腻。如果宝宝湿气重,舌头上的舌苔就会厚重、粗糙、发黄。

3、看精神宝宝的新陈代谢会因为湿热的天气而加快,由于损耗大所以会造成宝宝疲倦无力。但如果早晨起床时宝宝也呈疲劳状态,起床之后仍然无精打采,说明宝宝体内的湿气过重。

4、看食欲宝宝胃肠道功能不佳,就会造成食欲减退,看到任何食物都觉得没有胃口。天热了,很多宝宝喜欢吃冷饮降温,过冷的食物会使消化道黏膜内的血管迅速收缩,对宝宝的胃肠功能造成影响,直接影响宝宝的食欲。如果宝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得食欲极差,这可能是宝宝体内的湿气在作怪。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海鲜类食物容易增加人们体内的湿气,造成宝宝过敏。海鲜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也会让宝宝的胃肠难以消化,给宝宝的肠胃增加了不少负担。所以在湿热的季节,应该少给宝宝吃此类食物。

四、 湿气重会产生哪些问题?1、湿气重,消化能力就不会好。水湿由脾土运化,湿气滞留在体内,脾的功能肯定是弱的。湿气又进一步增加脾的负担,对脾有所损伤,所以湿气重的孩子,脾胃功能弱了,消化能力肯定也不会好。2、湿气重,是孩子超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有些孩子吃的不多,但是很胖,就是湿气在体内滞留。十胖九虚,体内湿气不除,连喝水都会胖,就是这个道理。3、湿气重,肾水肯定不利。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孩子眼袋大,浮肿,就是比较明显的表现。4、湿气重伤骨。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也会有所影响。

五、要想湿气除,关键是健脾《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说,各种水肿、胀满等湿邪为患的问题都与脾有关。小儿“脾常不足”,对水湿运化的能力较差,而且脾喜燥恶湿,湿浊最容易困脾,损伤人体的脾阳。因此,要想除湿气,最关键在于让脾的功能健运起来,而不是简单喝祛湿的汤就可以了。清代医典《证治汇补》云:“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 祛湿当健脾!很多人祛湿很长时间无果,这都是因为祛湿的同时没有坚持健脾。对孩子来说,健脾不在于吃什么健补的东西,关键是要扫清脾胃的障碍,让脾胃能够正常运转,这就是最好的让脾的功能强健的方法。脾胃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吃得太好”、“常吃寒凉”这两点,所以日常不要让孩子吃得太多、太好而积食,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助湿碍脾。

六、如何为宝宝祛湿?1、常通风多抽湿其实,湿还分 " 外湿 " 和 " 内湿 "。外湿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天气潮湿或因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湿邪入侵体内导致的。许多人起初可能是外湿,为了祛湿而饮用了过多的凉茶,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伤了脾胃,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滞自然就内生,于是外湿就变成了内湿。祛外湿,不要让宝宝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也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玩耍。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风,室内多抽湿。特别是阴雨季节,不妨多开抽湿机或者暖气,让室内保持干爽。这样对宝宝避免患上皮肤病是很有帮助的哦!另外,要注意帮宝宝保暖,不要受凉。2、多运动在所有的排湿方法中,运动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种。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因为小孩喜欢跳来跳去,出汗机会多,对排湿作用大。同时,运动时身体微微汗出,还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以免宝宝着凉。3、少吃生冷食物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在饮食上,宝宝要少吃冷食、甜食,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温热的食物,减少湿病之源。要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湿困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虾、蟹等湿滞的海鲜,此时应适当少吃,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

4、艾叶泡脚中医擅长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艾叶散寒、祛湿、止痒,适合湿气重的宝宝,具体做法是:干艾叶10到15克,与5公斤冷水同煮,沸腾后改小火煮10-15分钟即可,待水温后给宝宝洗澡或泡脚20分钟。可连续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头天可多出点汗,后以微出汗则止。5、合理用红豆薏米粥来祛湿我们都知道红豆薏米粥可以祛湿,但是在食材的选用上,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真正有祛湿消肿作用的,不是红豆,而是赤小豆;其次,薏米性寒,比较适合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对于寒湿或者脾胃虚寒的人来说,生薏米会损伤脾阳,煮之前可以炒一下去其寒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健脾祛湿的功效。煎煮方法:赤小豆、炒薏米各10克,清洗干净后浸泡1小时;入锅加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软烂即可。孩子湿气过重,容易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和伤害,希望家长能选择一些有效的调理方法来帮助孩子去湿。

中医儿科杨晓:孩子为什么湿气重有?哪些症状?如何给宝宝祛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