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集章牧师《威斯敏斯德信条注释》第二十一章 论宗教崇拜和安息日 – 門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著名的牧师讲章不可停止聚会 林集章牧师《威斯敏斯德信条注释》第二十一章 论宗教崇拜和安息日 – 門徒

林集章牧师《威斯敏斯德信条注释》第二十一章 论宗教崇拜和安息日 – 門徒

2024-06-17 06: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十一章  论宗教崇拜和安息日

论崇拜的对象与方式

21.1a  自然之光显明有一位上帝,祂是万有的主宰,对万物有至高的主权;祂本为善,并善待万物;所以人当尽心、尽性、尽力地敬畏、爱慕、赞美、求告、信赖、服事祂(罗1 :20;徒17:24;诗119:68;耶10:7;诗31:23;18:3;罗10:12;诗52:8;书24:14;可12:33)。

三项命题:

a.  自然之光教导我们有一位上帝,而这位上帝必定是荣耀的、美善的、大有能力的。的确,片刻的沉思将显示这位上帝必定也是有至高的主权的上帝,否则祂就不是上帝了。“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自然神学所教导的也在上帝的圣言中得到确定。

b.  普通常识教导我们,上帝的圣言也再次确认,我们必须敬畏、爱慕、赞美、求告、信赖、服事上帝。

c.  既然我们是受造物,而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那我们必须是尽心、尽性、尽力地这么做。主耶稣确认我们这项职责:“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29-30)。“人生首要的目标就是承认和敬拜上帝”(加尔文,赛3.368)。

21.1b  但敬拜真上帝惟一蒙悦纳的方法乃是由祂自己设立的,并限于祂自己所启示的旨意,因此我们不可按照人的想象和设计,或撒但的建议,使用任何有形的代表物或圣经所未吩咐的其他任何方法(申12:32;太15:9; 徒17:25;太4:9-10;申4:15-20;出20:4-6;西2:23),去敬拜祂。   自然之光教导我们必须敬拜上帝,而圣经则赐给我们敬拜上帝的方式。根据信条,圣经教导称之为“敬拜规范”的原则。路德教与罗马天主教所教导的敬拜规范是“圣经不禁止的,就是许可的,”或“圣经不批准的,也不一定是严格禁止的。”就如信条所言,改革宗的原则是:“上帝圣言未批准的,就是严格禁止的。”

约翰加尔文是一位极其卓越的神学家,他坚定地相信,并积极地教导这项原则,因此那些对此并不认同的人,不应该妄称自己是改革宗人士或加尔文主义者。加尔文教导说:“正确敬拜上帝的规则就是唯独采用上帝所规定的”(《耶利米书评注》4.543)。在对《以西结书》6章6节评注时,加尔文扩充了他的声明,说:“如果我们真要知道当如何敬拜上帝,无须长篇大论,因为上帝不接受也排除我们的行为。因此,如果我们不突出我们自己的行为,唯独遵行上帝的要求,那么我们的敬拜就会是纯洁的。可是,如果我们加入任何自己的东西,那就是可憎恶的。因此,我们看见当人试图提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所有的敬拜就被歪曲了,上帝也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以西结书评注》1.226)。

这是合乎圣经的原则吗? 我们当正确理解第二诫,就是,在敬拜永活的真上帝时,禁止使用任何偶像(出20:4-6)。罗马天主教不止将第一诫与第二诫合在一起,还教导人们能够使用偶像来敬拜上帝,而给予偶像的尊荣是eidôlatreia (偶像-仪式), 而非 eidôdouleia (偶像-崇拜)。这个区别只不过是玩弄词藻而已(参考《基督徒敬虔学》1.11.11;1.11.16)。圣经禁止用偶像来敬拜上帝,这在《出埃及记》第32章中有详细的说明。我们要牢记,亚伦为百姓铸了一只金牛犊,而这只牛犊并不是代表其他的神,乃是象征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因此当亚伦将金牛犊呈现给众百姓时,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elohim)。”(出32:4)。在希伯来文里,elohim可以被译为“神”或“上帝”。但事实上,百姓说它领他们出埃及,这就说明了他们的目的是要用它象征耶和华。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亚伦筑坛后,它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出32:5)。这种叛逆之行激怒了上帝,使上帝甚至要将整个以色列国灭绝。多年以后,在所罗门王统治之后,当北方众支派反叛脱离后,耶罗波安王铸了两个金牛犊,一只按在但,另一只按在伯特里(王上12:28-29)。这些牛犊又是为了象征耶和华,这也是一项大罪。接下来的各个北方君王,都因没有将牛犊去除而被上帝定罪。

如此说来,只有圣经中批准的,才是上帝允许的,这种一般性原则合乎圣经吗?我们相信这合乎圣经:

a.旧约。 许多不相信敬拜规范的人坚持说,我们不能根据旧约圣经得出这项原则,因为旧约是影子与预表的时代,对敬拜的行为与要素都有详细地记载。我们承认对旧约敬拜的看法,也同意某些特殊的诫命对我们已不适用,可是,我们坚持,那些诫命的基础——敬拜的原则或规范,并没有改变,因为它是建立在上帝的本性与主权的基础上的。既然上帝是永不改变的(玛3:6),这个源自于旧约的原则,在新约中也是同样适用的。

i.  在《创世纪》第4章中,我们读到最初正式敬拜上帝的行为,亚伯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他的供物得蒙接纳,但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他的供物却被拒绝。为什么?根本而言,那是因为上帝必是指示亚当与夏娃一定要献上有血的供物。或许在上帝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时(创3:21)就指示了他们;这命令代代传下是非常明确的,因为我们知道多年以后,挪亚清楚地认识到要献什么给耶和华(创8:20)。该隐诚心、自愿地献上地里的出产,但他的供物却遭拒绝,是因为它们不在上帝批准的范围之内。

ii.  拿答与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这看似虔诚与恭敬,但他们所作的,在上帝眼里却为不悦,他们立刻被击杀,因为他们“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利10:1-3)。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威斯敏斯德议会的一名成员,耶利米.包罗斯(JeremiahBurroughs),如此解释说: “他们的罪就在于献凡火,因为经文说他们献上凡火(或译为:异样的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但上帝曾禁止他们献异样的火吗?或是指定他们只能献一种火?从《创世记》最初到这里,你不能在圣经中找到任何经文指明上帝这么说:“你只能献一种火。”然而此处他们因献凡火,就被从上帝面前出来的火所烧灭。我在《出埃及记》第30章9节中找到他们不可奉上异样的香,却无处找到说他们不可献上凡火”(《福音敬拜》,3页)。 什么是凡火(异样的火)?我们并没有详细的资料,但这可能是来自错误源头的火,或是他们在错误的时间或地点(一个上帝没有明确吩咐的时间、地点或源头)献上。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依据律法的规范而行,结果就立刻被击杀。这段经文很有戏剧性的示范了上帝对祂自己的敬拜的纯洁性的热诚。这也说明了路德教的宗旨“圣经中不禁止的,就是许可的”是错误的。准确地说,我们必须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来敬拜祂,既不能加添,也不能减少。

iii.摩西明确地指示以色列当以何种方式敬拜,也警告以色列不可采用那些被赶出去的国民的敬拜方式(申12:31)。他总结说:“凡我所吩咐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申12:32)。有人可能反对我们用该隐与亚伯、拿答与亚比户做例子。他们可能这么说:“在那些情况下,确实有些命令,因此必须照着做。但是,假如完全没有明确的指示呢?那样的行为不能获得允许吗?既然没有命令禁止点蜡烛,也没有命令禁止在新约教会中采用唱诗班,难道我们不能允许这些行为吗?”这样的论点是毫无效用的,因为受圣灵默示的摩西告诉我们,我们不可添加或删减上帝所吩咐的关于崇拜的命令。

b. 新约。当今教会最常提出的反对敬拜规范的两个理由是:(1)新约并没有记载这样的原则;(2)新约并没有明确的命令怎么做。然而,没有一个相信上帝是不变与圣洁的人,会坚持说上帝降低了对祂儿女的行为的要求。况且,新约确实回答了两项异议。接下来的几节经文将显示什么是上帝圣言所批准的敬拜。但在这里,我们将指出新约中确有经文,说明敬拜规范仍然适用:

i.  主耶稣责备文士与法利塞人外来的敬拜之行,主耶稣引用《以赛亚书》29章13节来说明他们行为的空虚:“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9)。

ii.  主对撒玛利亚妇人说:“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或作:真理——希腊文:alētheia,英语:truth)拜祂”(约4:24) 。什么是“用真理拜祂”?上帝给人的唯一客观真理就是祂所显明的圣言 ,因此用真理拜上帝,就是依据上帝圣言的指示敬拜祂。

iii.保罗也确认了这个原则,并警告歌罗西的信徒,反对他们随私意崇拜:“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麽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2:20-23)。什么是“私意崇拜”?加尔文是这么界定的:“接纳由其他人,或个人,所杜撰出来的崇拜方式,以及所有人凭自己所设想关于崇拜上帝的规则”(《基督徒敬虔学》4.10.8)。点蜡烛,跳舞,游行,戏剧,献歌仪式,木偶戏等等,都会被加尔文及使徒保罗视为私意崇拜。

这些强而有力的证据,能够解释为什么从宗教改革时期起每一间真正的长老会和改革宗教会,都承认敬拜规范是真实可靠的,虽然说有时候这些教会的惯例会违反这一原则。我们必须认同加尔文在“归正教会的正确方式”中所论述的:“所有人所杜撰的与上帝的命令相反的崇拜方式,上帝不只批判为虚空,也明确地予以谴责。我为什么需要在这项清楚的事情上举出证据呢?这些经文应该在基督徒当中是众所周知的”(《册子》,3.261)。

21.2  崇拜应归于上帝父、子、圣灵;并且惟独归于祂(太4:10;约5:23;林后13:14;启5:11-13),而不可归给天使、圣徒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西2:18;启19:10;罗1:25);并且自从人堕落以来,只可藉着一位中保敬拜上帝;基督之外,别无中保(约14:6;提前2:5;弗2:18;西3:17)。

崇拜应唯独归于上帝。既然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那么崇拜可归于上帝中的所有位格,因为祂们在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崇拜却不能归给天使、圣徒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使徒保罗尤其禁止崇拜天使(西2:18)。当哥尼流因敬畏彼得而俯伏在他脚前拜他时,彼得立刻拉他起来,并说:“你起来,我也是人”(徒10:26)。在《启示录》19章,使徒约翰错误地俯伏在天使脚前拜要他,天使阻止他,说:“‘千万不可!我和你,并你那些为耶稣作见证的弟兄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上帝。’因为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启19:10)。

自从人堕落以来,罪人和圣洁的上帝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不同,因此只可藉着一位中保敬拜上帝。圣经强调性的宣告这位中保就是耶稣,别无他人:“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主本身宣布:“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罗马天主教承认唯独耶稣是救赎的中保,但他们却坚持天使与圣徒是共同与基督一同代祷的中间人。可是,圣经从没有教导中保的职分有这样的区分。保罗明白的教训说,基督也是为我们代祷的中保:“因为我们两下藉著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弗2:18)。

崇拜的要素

21.3  感恩的祈祷是崇拜的一个特别部分(腓4:6),是上帝向万人所吩咐的(诗65:2);为要祈祷蒙悦纳,必须奉圣子的名(约14:13,14;彼前2:5),藉圣灵的帮助(罗8:26),照上帝的旨意(约壹5:14),用悟性、敬畏、谦卑、热忱、信心、爱心和恒心去求(诗47:7;传5:1-2;来12:28;创18:27;雅5:16;1:6-7;可11:24;太6:12,14-15;西4:2;弗6:18);若出声祈祷,当用人明白的言语(林前14:14)。

21.4  我们祈求,是为合乎圣经之事(约壹5:14),是为现在和将来活在世上的人(提前2:1,2;约17:20;撒下7:29;得4:12);但不可为死人祈祷(撒下12:21 -23同路16:25,26;启14:13),也不可为那些明明犯了至于死的罪(或译:必死之罪)的人祈祷(约壹5:16)。   21.5  存虔诚敬畏之心诵读圣经(徒15:21;启1:3),讲道纯正(提后4:2),用悟性、信心和敬畏顺服上帝而认真听道(雅1:22;徒10:33;太8:19;来4:2;赛66:2),心被恩感歌唱诗篇(西3:16;弗5:19;雅5:13),以及正当举行和按理领受基督所设立的圣礼,都是宗教崇拜正常的一部分(太28:19;林前11:23-29;徒2:42)。此外,宗教的宣誓(申6:13;尼10:29),许愿(赛19:21;传5:4,5;徒18:18),在特殊时节下严肃的禁食(珥2:12;斯4:16;太9:16;太9:15;林前7:5),和感恩,(诗107;斯9:22),都要各按其时,以圣洁敬虔的方式举行(来12:28)。

这几段显示圣经在新约教会中所批准的崇拜要素。我们应当注意上帝并不一定明确的指示出那些神圣的命令。迈克.布修 (Michael Bushell)这般说:

“当我们说崇拜的每一项要素都需要神圣的命令时,我们不是指在每项方面都必须有一节明确的经句。我们并不需要狭义上的命令,来确定敬拜的神圣规范。从得蒙悦纳的例子,或是有关的经文推断,就足以确定崇拜的正确方式”(《锡安之歌》,122页)

这就意味着,举例来说,我们效仿基督时代犹太会堂的崇拜方式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基督与使徒们当初都参与犹太会堂的敬拜,因此也就批准了这样的崇拜方式。

我们也不应该混淆“崇拜规则”与“崇拜处境”。许多反对敬拜规范的传道人,一直谴责敬拜规范,认为敬拜规范不实用,因为敬拜规范也没有批准印刷的圣经本或教堂内的长椅。崇拜处境是指敬拜中毫无属灵价值的事物,譬如教堂内的长椅,等等。以下的览表是源自布赖恩.施瓦特立(Brian Shwertley)的汇集,对此课题颇有帮助:

崇拜规范 崇拜处境 传讲圣经圣道

 

太26:13;可16:15;

徒9:20;提后4:2;

徒20:7;17:10;

林前14:28

教会聚会的建筑 徒20:28,17:10;

林前14:28

诵读上帝圣言

 

路4:16-20;徒13:15;

提前4:13;启1:3;

徒1:3;16:13;

林前11:18

教会聚会的地点 徒1:13,16:13;

林前11:20

主日聚会

 

徒20:7;林前16:2;

启1:10;徒20:7;

林前11:18

教会聚会的时间 徒20:7;林前11:18 举行圣礼

 

太28:19;太26:26-29;

林前11:24-25

 

崇拜时所穿戴的服饰 林前11:13-15;申22:5 聆听上帝的道

 

罗10:14;雅1:22;

路4:20;徒20:9

教堂内的座位种类 路4:20;徒20:9 向上帝祷告

 

太6:9;帖前5:17;

来13:15,18;腓4:6;

雅1:5;林前11:13-15;申22:5

会众所用的圣经与诗篇颂扬 歌唱诗篇

 

代上16:9;诗95:1;

诗105:2;林前14:26;

弗5:19;西3:16

协调性的指示,譬如“起立”,“请坐”,等等

 

左边所列的所有事项都必须是从圣经得知。右边所列的所有事项都属崇拜的处境。可是,请注意,一些在崇拜中依情况而定的事项也有可能是违法的。詹姆斯.班纳门(James Bannerman) 解释说:

“一旦你将任何与崇拜有关的事物附上了属灵的含义、神圣的象征,它就变成了崇拜的一部分。许多本身毫无意义的事物,譬如点蜡烛或白色罩衣,就变成了与旧约时代有预表性的礼仪一样了”(詹姆斯.班纳门,《基督的教会》355页,n.2)。

换句话说,假如停电,传道人点了一根蜡烛,那蜡烛毫无属灵象征,而是处境需要。可是,假如传道人上讲坛时象征式的点根蜡烛(或许是象征圣灵的光照),那它就有了属灵的象征意义,因此是被禁止的。同样,圣经和诗篇颂扬本是毫无属灵象征的,可是,如果每位会众都必须把圣经举起来,在阅读之前亲吻圣经,那它就成为崇拜的要素,因此也在被禁止之列。

请注意在各项崇拜要素中,个别要素(就是讲道、诵经、祷告和唱颂诗篇)或是有圣经中吩咐,或是由牧师在遵行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施行自行决断的自由。以《威斯敏斯德信条》而论,上帝的圣言提供了读经与唱诗的内容,因此我们不应该诵读或歌唱其他东西(诵读讲章例外)。虽然圣经提供了一些指导方针,例如:主祷文,但传道和祷告的内容还是由牧师负责,因此牧师可以自行决定诵读讲章与祷告之事。

除了指明崇拜中所允许的各项要素之外,信条也为五项固定的崇拜要素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指导方针:

a.祷告:“祷告是奉基督的名,向上帝表明我们的心愿,祈求合乎他旨意的事,承认我们的罪,并感谢他的怜悯”(《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98问)。祷告应该:(1)以感恩之心。 (2)奉圣子的名。这并不是说需要时常呤诵基督的名,好像呤诵名字会有奇特的法力一样。圣经中所记载的祷告中,没有一个是以“奉耶稣的名”结束的。奉圣子的名的意思是指我们在祷告当中必须有意识的依靠基督中保的职分(3)照上帝的旨意:“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麽,他就听我们”(约壹5:14a)。这是指上帝显明的旨意。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祈求违反上帝圣言或圣言所教训的任何东西。我们只应该祈求“合乎圣经之事”。(4)用悟性、敬畏、谦卑、热忱、信心、爱心和恒心去求。(5)(无论公共集会中,还是独自在隐密处)若出声祈祷,当用人明白的言语。(6)为现在和将来活在世上的人(提前2:1;约17:20);但不可为死人祈祷或那些明明犯了至于死的罪的人祈祷(撒上12:21-23;约壹5:16)。

b.读经。“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提前4:13)。我们应当存虔诚敬畏之心诵读圣经。“在会众中诵读圣言是在公共集会中崇拜上帝的一部分(我们借此承认对祂的依靠与顺服),是上帝为使子民成圣而设的,应当由牧师或教师来执行。然而,那些志在当牧师的候选人,在教会众长老决议的许可下,偶尔也能在会众前诵读圣言,以及磨练传道的恩赐”(《公共崇拜指南》)。

c.讲道。“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讲道应当在教义上保持纯正和准确。

d. 听道。应该认真听道,并加上:(1)顺服(雅1:22);(2)悟性(太13:19);(3)信心(来4:2);(4)敬畏(赛66:2)。

e.唱诗。这应当要心被恩感。请注意信条约束我们只能歌唱《诗篇》。那“颂词”与“灵歌”呢(西3:16与弗5:19)?我们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圣经中,保罗所提及的是唯独指《诗篇》。因为众使徒与早期教会时常使用的旧约七十士译本内,采用“诗章”、“颂词”与“灵歌”这三种称呼来形容《诗篇》。况且“灵歌”暗示“圣灵默示”,这不可能指任何属人的创作。

举行圣礼也是崇拜的一部分。请注意信条如何将圣礼与其他五项事项区分。每个星期都举行圣礼,尤其是圣餐,是不必要的。我们会在《威斯敏斯德信条》第27至29章中研究此事。

请注意信条也教导说:“宗教的宣誓(尼10:29),许愿(传5:4),在特殊时节下严肃的禁食(珥2:12;林前7:5),感恩(斯9:22)”,这些也都是上帝的圣言中所批准的崇拜的一部分。在适当的时候,当以圣洁敬虔的方式举行。我们将在下一章中研究敬虔的宣誓与许愿。我们在此处当注意,那些宗教圣日——譬如受难节,复活节,圣诞节——在圣经中并没有依据,信条也未批准。然而,因上帝的护理而产生的特殊情况下,教会可以根据情况,指定一天来感恩或禁食。因此,教会每年举行周年纪念感恩日是允许的。

论崇拜的地方

21.6  如今在福音时代,无论是祈祷,或是崇拜的其他部分,既不限于任何地方和任何方向,也不因举行的地方或面对的方向而更蒙悦纳(约4:21);但要用心灵和诚实(约4:23-24),随处敬拜上帝(玛1:11;提前2:8);每日(太6:11书24:15)在个人家庭中(耶10:25;申6:6,7;伯1:5;撒下6:18,20;彼前3:7;徒10 :2),独自在隐密处,都要如此行(太6:6;弗6:18);照样在公共集会中更要严肃地敬拜上帝;当上帝藉着祂的圣言或护理招聚公共聚会时,不可漠不关心,或故意忽略,或停止聚会(赛56:7;来10:25;箴1:20,21,24;8:34;徒13:42;路4:16;徒2:42)。  

新约时代的崇拜既不再限制于任何地方和任何方向,也不因举行的地方而更蒙悦纳,即使是教堂也不例外(比较 约4:21)。我们要以心灵与诚实来敬拜上帝:

a.  每日在个人家庭中:“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6-7;比较耶10:25)。

b.  独自在隐密处:“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6)。

c.  与其他弟兄姐妹在公共集会中:“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

论崇拜的时间——基督徒的安息日

21.7  一般而言,把适当的时间分别出来敬拜上帝,乃是自然之理;同样,上帝在圣经中用一种积极的、道德的、永久的诫命,特别指定七日的一日为安息日,要万世万代的人都向祂遵守此日为圣日(出20:8,10,11;赛56:2-4,6,7;赛56:6)。这圣日从世界的起头到基督的复活都是一周的末一日;从基督的复活起,改为一周的第一日(创2:2,3;林前16:1,2;徒20:7),在圣经中称为主日(启1:10),而且要持守它作为基督徒的安息日,直到世界的末了(出20:8,10同太5:17,18)。

这个部分教导我们:

首先,安息日是来自创世的次序(“自然律”),也是一项道德性的命令。因此,所有时代所有人都有责任遵行。

a.  它是道德上的法令 既然第四诫是上帝道德律的总结,是十诫的一部分,那么安息日也必定属于道德制度。因此,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有义务遵守安息日,就如他们尊重人的生命的神圣性一样。基督徒是有责任遵守安息日,非基督徒也有责任遵守安息日。说杀人是不对的,而不遵守安息日是无所谓的,并不正确。第四诫和其他九诫一样是上帝用手指刻在石板上的。上帝赐给我们的是十诫,而非九诫。

b.  它是创世的次序 上帝有能力在一瞬间创造整个世界。祂也可以在六秒内,或六分钟内,或六小时内,创造整个世界。为什么上帝要以六天的时间来创造世界呢?为什么祂在第七日安息?上帝是不需要休息的!但在《创世记》中,我们读到:“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上帝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创2:2-3)。上帝是要受造物依照祂的榜样去行。因此,当祂提到第四诫时,祂说:“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20:11)。

第二,我们应当遵守的安息日,现在是在一周的第一日。圣经证实了这样的改变:

a.   第四诫(出20:8-11;申5:12-15)并没有注明安息日是在星期六,而是在第七日。圣经并没有说星期六就是安息日,而是第七日是安息日。因此,依据诫命,安息日从理论和技术上讲,可以是在一周的任何一天,只要是每七天一次。

b.  在第二次颁布第四诫时,提到从埃及地的救赎是遵守安息日的理由(申5:15);而新约也教导我们说,以色列从埃及被拯救出来,是我们从罪的捆绑中得救赎的预表(路1:71-74),这就表明,安息日也是为了纪念基督的救赎之工。《诗篇》118篇依据基督所完成的救赎之工预测这一天将改变:“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诗118:22-24)

c.  虽然诫命没有标明一周的哪一天当守为安息日,主却用其他方式来注明。因此,当犹太人因在埃及那段时期过十日一周的生活,忘记了当守哪一天为安息日时,主在安息日前一日降下双倍的吗哪来指示(出16:22-23)。同样,主也在新约中指示我们新的一天安息日——不过这一次是那神圣的吗哪在一周的第一天复活后显现,作为标示(约6:31-33),这也是匠人所弃的石头,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的那一天(诗118:22)。

d.  众使徒与早期教会的惯例肯定了一周的第一日当守为安息日(徒20:7;林前16:2;启1:10)

21.8  人人都当向主遵守这安息日为圣,要适当预备自己的心灵,提前调整日常事务,然后不仅要整日停止自己的工作及有关属世职务和娱乐的言谈与思想,守圣安息日(出20:8,16:23,25,26,29,30;31:15-17;赛58:13;尼13:15-22),而且要用全部时间,或同众人,或在私下,举行礼拜,并尽本分行必要和慈善的事(赛58:13;太12:1-13)。

这个部分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守安息日:

a.  为使不受阻碍,我们应当在安息日之前做好一切日常事务的安排与调整。

b.   我们应当祷告和读上帝的圣言,来适当地预备自己的心灵。

c.   我们应当“停止自己的工作及有关属世职务和娱乐的言谈与思想,”“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赛58:13)。

d.   我们“且要用全部时间,或同众人,或在私下,举行礼拜,并尽本分行必要和慈善的事。”说以下这四样活动在安息日可行,与我们的信条一致:(i)必要之事[譬如:吃饭,睡觉,洗澡等等];(ii)慈善之事[比较路13:14-16];(iii)紧急之事[比较路14:5];(iv)敬虔之事[太12:5-6;太12: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