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石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荷花荷叶美术 传统建筑石雕

传统建筑石雕

#传统建筑石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摆放莲花浮雕象征爱情和生命的繁华

莲花清新雅洁,成为传递美好爱情的象征。工昌龄诗《采莲曲》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形容少女青春娇艳。著名的南朝爱情长诗《西洲曲》,以“红莲”、“莲子”托物寄情,语意双关,婉转地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群芳谱》更称赞莲花“华实齐生”,有养旺盛的生命力。莲花还常与牡丹、菊花、梅花画在一起象征四季,她也是中国人的六月花神,代表养生命中最为繁华婀娜的时光。

摆放莲花浮雕象征家庭兴旺

莲花繁茂而莲蓬多籽,故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莲花纹饰普遍以剪纸、刺绣、年画、木雕、石雕的形式出现,成为一种对生命繁衍的暗喻和象征,寓意多子多福。在民间艺术中常取“莲”的谐音“连”,寓意持续、久远;取谐音“廉”,寓意清止、清廉。莲花纹饰的表现形式也因此更加丰富,常见的题材有:“百子连科”、“连生九子”、“一品清廉”、“连年有余”、“连年如意”、“连生富贵”、“路路清廉”等。另外,“荷”与“和”、“合”同音,寓意和睦、和谐,此类莲花纹饰有“和合_仙”、“百年好合”、“合和如意”、”和和美美”等纹样。莲花纹饰还可以寄托对获取世俗功名的渴望,如以莲花和I鸳相结合的纹饰,寓意“一路连科”。

摆放莲花浮雕的宗教象征

莲花是佛教艺术中极为重要的象征符号,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孕育灵魂之处。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污泥秽土,而佛法可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身心清净、圆融无碍的境界。莲花从淤泥中生长的过程止是一种解脱、化生的过程,是从污浊尘世到清静法界的升华,亦是从此岸到彼岸的修行历程。莲花意象在佛教中象征养崇高、圣洁、安详、素雅、光明、贞静的佛的形象。南朝时期大量装饰有莲瓣纹饰的碗、盘、罐、尊的形式就是受到佛教教文化影响的产物,现在的寺院的石牌坊、石栏杆浮雕也经常雕刻莲花。

二、莲花纹饰在石雕刻题材中的应用

莲花纹饰在石雕中的应用

我国石雕历史悠久,题材丰富,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以大体分为佩饰玉器、陈设玉器、器皿玉器等诸多品种。佩饰玉器是指佩戴在人的头部、颈间、胸前、手臂等部位作为装饰的玉器。中国古代先民佩戴玉器的风俗从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包括殷商时期的玉筹、东周时期的玉组佩、明清时期的玉镯等。在现当代翡翠玉石雕刻中,佩饰玉器一类以翡翠坠最为常见。翡翠坠,古代称其为玉佩,清代叫别子。《礼记》石“古之君子必佩玉”。翡翠坠为随身佩戴之物,因此最讲究吉祥寓意,且“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莲花纹饰形式多样,为石雕刻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石雕照壁中多采用浮雕工艺,寓意爱情美满、婚姻幸福、家庭兴旺。雕刻莲花,既可以用汉白玉、天青石种等质地细腻、高透明度的原料雕刻,也可以雕刻于颜色丰富的霞玉上,如红色俏雕为荷叶,春色雕刻莲花,粉红色雕刻成莲藕。

在不同质地的石雕上雕刻莲花,其雕刻技法也有所差异。在种优水好的原料上以透色工艺为主,尽量保留雕件的抛光而,以展现原料木身的质地和美感,在雕刻工艺上以写意手法为主;在色多、色艳的原料上,则以俏色工艺为主,因料施艺,雕刻风格趋向于细腻写实。

莲花与其它吉祥植物、动物图案的组合也大量地出现在玉石雕刻中,如雕刻荷叶、鲤鱼表现“连年有余”;也有雕刻鳃鱼的,取其音“年年有鱼”。雕刻荷叶、莲藕和鲤鱼,莲意为年,为“年年不断”;鱼为余,表示丰庆有余,生活富裕。“百年好合”,雕荷花、百合、万年青等吉祥之物,寓意新婚夫妇和和美美、百年到老。此类题材的翡翠雕件多延续了传统造型的特点,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技法,构图简洁,线条流畅,饱满大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自然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莲花纹饰作为我国常见的传统装饰纹样,其题材丰富,寓意吉祥,在玉雕、石雕中有养广泛的应用。雕刻有莲花纹饰的翡翠坠、玉石摆件等或造型别致、生动传神,或图案斗满、厚重大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清丽恬淡、闲逸自然的审美情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期盼。

在日以文明的今天,古典石雕建筑文化确有着她更为独特的魅力,被许多文人雅士所喜爱收藏。这些美观典雅的传统石雕走进了他们的公司、院落及居室,呈现着一种文明华贵与典雅的风范。因为石头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以“石”倍受崇拜,将其雕琢或赏识出来,就更富灵性。为此有人曾说:“山有石则奇;水有石则秀;园有石则美;家有石则安;室有石则雅;人有石则旺;业有石则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愿君能在此欣赏精美的传统石雕或赏石而“石来运转,好远常随”。

共同弘扬中华“石”文化。------李养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