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三位“王佐之才”:荀彧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荀彧王佐之才命盘 三国有三位“王佐之才”:荀彧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三国有三位“王佐之才”:荀彧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2024-06-17 0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官渡之战中,他劝阻曹操退军的企图,使曹军反败为胜。战后又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氏,迅速平定冀州。建安十三年(208年),荀彧向曹操献计奇袭荆州。值得注意的是,荀彧虽助曹操成就大业,但内心忠于汉室。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朝廷,最终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

二、周瑜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建安三年(198年)起,周瑜随孙策平定江东。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在这个关键时刻,周瑜力保孙权执掌江东。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所以,周瑜仅仅这一场战役,就足以称得上三国顶级名将。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八》中记载:权闻之哀恸,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孙权听闻周瑜病逝悲伤不已,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

三、王允

《后汉书 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为冠盖。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交。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同郡的郭泰看到他后就感到奇特,说:“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便与之结为好友。

东汉末年,王允初为郡吏,捕杀为全县巨害的宦官党羽。光和七年(184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不过,因为得罪宦官,王允被下狱,后来得到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一再上书求免,被赦后,改名换姓,隐于民间。

汉献帝即位后,征拜王允为太仆,迁尚书令,兼代杨彪为司徒。面对祸乱朝政的董允,王允劝说其部将吕布,使为内应,诛杀董卓。后欲解散董卓的凉州兵旧部,使其人人自危,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乃合谋为乱,攻进长安,王允被杀。诚然,王允对汉室忠心耿耿,不过,他的表现确实达不到“王佐之才”的水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