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紫砂名壶,百年前就已经风靡日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茶壶的大小 这把紫砂名壶,百年前就已经风靡日本

这把紫砂名壶,百年前就已经风靡日本

2023-03-06 1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巨轮珠又名具轮珠,(巨轮珠原名实为具轮珠,而今多称为巨轮珠,具体演变已不可考,暂以巨轮记之)乃古典传统器型,盛行于清末,尤其出口日本很多,之后又风靡台湾茶界。

此款壶型,设计原意本就是实用器型,大口盖便于倾倒茶渣,直流炮口出水爽利。拿捏把握,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尤其古时人泡茶之余,爱把茶壶捧于掌心,摩挲把玩,此类圆形壶,小巧方便,更是适合。

清晚期 紫泥巨轮珠壶 (一对)

有别于晚清传统紫砂制器对均衡造型和精致工艺的追求,具轮珠在造型上多呈现出“不对称、不规整、不均齐”的“粗放”特征,工艺上亦多呈现出刻意明接、不事修坯,有意弱化和省略诸如明针修饰等宜兴传统制壶精加工工艺的“去工艺化”倾向。

散发出与同时代紫砂制器迥异的“未完成、不完整、非完美、非永存”的东瀛审美气息。

民国 吴德盛制朱泥调砂巨轮珠壶一对及茶则一件

具轮珠“拙而密、朴而雅”的“拙朴”造型特征与工艺倾向,最初许是日本文人对明代紫砂语言和高古气息的自我解读与复古摹古,亦或不良商家有意为之的托老作伪。

但更主要的因由恐怕是:煎茶道在经历了最初对明式趣味亦步亦趋的追随之后,于中兴之祖卖茶翁高游外的引领下,渐次展开了将明式趣味与东瀛审美碰撞融合的本土化进程。

清 紫泥刻心经巨轮珠壶 (一对)

奥玄宝在《茗壶图录》中将具轮珠归为“别种”。而具轮珠也确为紫砂发展史上的另类。

百多年前日本煎茶席上令京坂好事家“渴望心醉,一睹兹壶,津津流涎,争购竞求”的“奇品”,于大陆却几乎未见传器。

由此可推测,具轮珠自诞生之初,既是专应日本煎茶道需求而度身定做的外销品种。

清光绪 金士恒制紫泥巨轮珠壶

而直接导致具轮珠异花奇放的日本煎茶道,则发端于日本江户时期。

在高僧隐元隆琦(俗名林隆琦)1654年东渡扶桑将中国明代的泡茶法带入日本之后,曾为黄檗山万福寺僧人的被誉为“煎茶道中兴之祖”的“卖茶翁”柴山菊泉,将自由精神,文人意趣与明式泡茶法饮茶趣味相互融合,奠定了日本煎茶道精神与形式的基础。

清光绪 金士恒制并刻巨轮珠壶

煎茶道尊重美,但不求繁复,崇尚简洁,提倡“和、敬、清、闲”的理念。其与抹茶道“和、静、清、寂”一字之别的“闲”,明确了煎茶道文人意趣与抹茶道禅宗理趣的本质差别。

同时,煎茶道对于中国明代文人风骨和生活方式的推崇,连锁反应到对煎茶道具的选择——必以“唐物”(来自中国的器物)为最妙,也直接导致了具轮珠的复古之风与一壶难求。

清 金士恒制拼砂巨轮珠壶

“小圆式、鹅蛋式……流直而快于注汤”这些亦见于中国明末清初紫砂器的特征,在日本的煎茶道茶席上以潮汕功夫茶俗中的小容量茶器大放异彩,并结合日本文人的审美取向,去工求朴,去巧求拙,追求拙趣和朴雅。

以华丽的转身完成了具轮珠向明清高古紫砂茶器,和日本文人对中国明清文化的寻根与致敬。

清光绪 金士恒制 风炉 茶则 公道杯 巨轮珠

笔者组建了一个紫砂壶交流群,每天都在群内有知识分享。

真正热爱紫砂壶的朋友,可扫码添加我,免费送一份《紫砂电子书》有泥料知识,紫砂壶鉴别等内容。

与作者交流加微信ppyyy61

送你一本《紫砂电子书》

加主理人微信(发暗号:61)

有我花了3个月整理的泥料知识等干货

往期推荐

那些“藏”在博物馆内的紫砂壶

这把壶5年居然升值3000多万?

大师级紫砂壶收藏行情解读,紫砂“发烧友”必看

香港茶具文物馆馆藏老紫砂壶,件件都是极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