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杯、瓷杯、玛瑙杯,挑剔的古人对茶杯有何讲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茶壶图片唯美 玉杯、瓷杯、玛瑙杯,挑剔的古人对茶杯有何讲究

玉杯、瓷杯、玛瑙杯,挑剔的古人对茶杯有何讲究

2023-12-27 2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曜变天目盏——“一手可握的宇宙”

图片来源于百度

"惟携茶具赏幽绝"

"萧疏桂影移茶具"

"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

紫砂制茶具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茶具不单单是喝茶时必备的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 更多是成为了茶文化的象征,与风雅高贵的典范。

2

茶与瓷

茶的独特风味也推动了瓷器的发展。至唐代,"北白南青"的繁盛景象成为了瓷器历史中的高潮。

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青瓷、白瓷、黑瓷各有特色

图片来源于百度

茶与瓷的缘分并未写尽。宋人喜白汤,因此黑釉盏成为了皇家都赞不绝口的臻品。至明代,景德镇的青花也是盛极一时的佳话。永乐的白瓷更是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韾,明如镜"的美誉。

青花瓷茶具

图片来源于百度

3

茶具材质有讲究

古人对于茶具的选择也别有一番讲究。

图片来源于百度

玉石品质细腻,色泽温润;茶汤清淡,苦涩如人生百转。二者确实有独特的相配之处。

一只雕刻精美的玉茶杯,不仅仅带来了饮茶的乐趣,更多是品茶之外的人生百味,也送给饮茶者福气东来的美好寓意。

双鱼白玉盏

图片来源于苏富比官网

《本草纲木》中记载:“除胃中热、喘急、烦闷、润心肺、润声喉、活筋强骨、安魂魄、利血脉。” 古人认为玉对人有良好的医疗效果,用玉杯饮茶有“食疗“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百度

但一只茶杯所需玉料多,上佳的玉茶杯成本太高,只有高官贵族有机会享用。 无论是和田白玉或是青玉,玉茶杯相较其他茶杯重,手感确实欠佳。所以玉茶杯并非常见茶具。

玛瑙杯与玉杯相似。 但玛瑙纹路奇特,清代玛瑙茶杯以胎素壁薄为佳,自然天成的纹理不加任何修饰雕刻纹,玛瑙与茶汤尽显天然之美。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也有经过雕琢后的玛瑙杯,半透明的杯身与棕色花纹,搭配雕刻的纹样,阴阳凹凸间各尽其色,也给品茶增添了一份雅趣。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片来源于百度

竹木茶具取材简单,寻常竹木遇茶并不会改变茶汤的品质。反而因为茶汤渗透,竹木茶具会透出淡淡的茶香。这也是最早在大众中普及的茶杯用料。

竹编茶杯——改良的工艺品

图片来源于百度

金属茶具是皇室的偏宠。金银茶杯雕刻精美,价值不菲。但因容易生锈,使茶汤变味。

银簪花缠枝西番莲纹杯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瓷的茶具使用周期长,且瓷的细腻与茶的温润相得益彰。 一副精美的瓷器自然是茶具中的佳品。

青瓷釉色青莹,纹饰淡雅,与绿茶茶汤相衬,益显汤色之美。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珐琅彩的茶杯色彩鲜亮,外壁釉彩与内壁白净形成对比,也有一副终归于平静的美好之意。

图片来源于百度

4

茶杯也有“小花样”

图片来源于抖音

在抖音红极一时的木叶盏像是突然进入大家视野的“入侵物种”,实际上是真真切切的“原住民”。江西吉州窑的木叶盏堪称名品,但制作方法早已失传。

图片来源于百度

盏心一柄叶,确实生动有趣;茶汤入盏,树叶变色灵动如再春。

公道杯想必大家在历史故事中有所耳闻,最先是饮酒用具。 小酌怡情,贪酒之人被视为有失公允,酒会从杯中流出。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公道”一词,出自《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何况于“酒满敬人,茶满欺客”的礼仪,茶自然也是不能“过线”。

现在茶具中所说的公道杯,更多知识用来均匀茶汤浓度,以此达到公道的效果。

5

国宝茶杯欣赏

吉州窑木叶盏

图片来源于搜狐@中国陶瓷杂志

尤通犀角槎杯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静嘉堂藏曜变盏

图片来源于微博@艺典中国网

玛瑙茶盏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大阪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建盏

图片来源于微博@艺典中国网

青花压手杯(花心)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纵使茶杯早已非从前模样,玻璃与塑料的广泛使用让茶杯也变了模样。 但茶文化在岁月变迁中延续,它代表着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也代表着中国人会永不止步寻找茶杯文物中的“奥秘”。

本文图片收集于网络(已标注来源)

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编辑:黄雨麒 审核:蔡智全

敷金箔面膜!喝金箔酒!吃金箔糕点!他们到底有多“壕”气?

不是吧!你竟然还不知道玻璃是宝石界的“无所不仿”?

超低价?中大奖?新珠宝?珠宝诈骗花样频出,确定不点进来了解一下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