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与AI化敌为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苹果里面图片怎么拼图 人类如何与AI化敌为友

人类如何与AI化敌为友

2023-05-06 1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I生成的图像。

■冯尤嘉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在这其中,人工智能(AI)成为当下火热的话题,比如最近很多人在讨论的ChatGPT。但随之而来的对AI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了。新技术已出现,对于不同的声音,我们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愿意接受AI、我们又该作何调整?本文中,我以AI绘画为主题切入,分析未来人类与AI能否和平相处。

关于AI

AI从前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它们有自己的思维与智慧,代表了人类知识与科技的顶点;它们也因为高智能和极快的信息处理速度而成为了人类最棘手的敌人。

目前AI已经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在数字领域,ChatGPT和Bing AI作为语言模型,能够帮助人们查找资料、修改病句、总结与分析,还会根据已有的信息灵活地提出建议。

不仅如此,AI还有“温度”:很多人认为ChatGPT可以充当心理治疗导师,因为它的回复大都温暖人心;而Bing AI则像是个“有脾气的家伙”,因为它面对“奇怪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得很不耐烦。

在艺术领域,AI绘画也是一大热点。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作为两大AI绘画的模型,只要在其中输入一些关键词,电脑就会根据算法自动生成对应的图片。

如果使用插件和数据库进行针对性训练,AI甚至能还原某一人物的特征或某一画师的风格,比如生成特朗普和熊猫摔跤图像;或是进行角色或场景的绘制,比如随机生成一个人物立绘。虽然不太精致,但看上去已经像模像样。

AI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我们的身边语音识别以及人脸解锁早已有之。现在的AI越来越接近我们曾经所描绘的那个完美代码意识体。而随着AI的定义被一再扩大,人们对于AI的认知似乎也变得像最初那样——它终将成为我们的敌人。

AI引起了冲突

在全球最大的CG视觉艺术作品网站ArtStation上,曾经掀起过一场抵制AI绘画的风暴。许多艺术家不希望自己的风格被模仿,而AI用来学习的数据库很大一部分来自ArtStation,因此他们发现自己的图片被盗取用作训练AI后大发雷霆,一时间ArtStation的主页上充满了白底黑字的“No to AI Generated Images”(抵制AI生成图像)。

另一方面,有人用AI生成图来牟利。比如,美国《时代》杂志的一篇报道介绍说,没有任何绘画经验的Ammaar Reshi,仅通过ChatGPT和AI绘画,不用笔和纸,在几天内就做出了一本12页的儿童绘本。人们对他的行为表示谴责,儿童绘本画师Adriane Tsai对此表示,AI绘画是用艺术家们的画训练出来的,而他们的创作和风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用了。而Reshi认为,AI的发明就是为了让它自由使用已有的各种技术,从而解放人类。

Reshi和Tsai各自代表了当下最火热的对人与AI绘画的不同评价,而我和朋友也不可避免地选择“站队”。我对绘画非常感兴趣,但我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指导;我的朋友Cauli是一位自由职业者——插画师,她有着丰富的绘画经历。当AI绘画兴起的时候,我曾兴奋地找她探讨,幻想着AI能带来的便利,但Cauli对AI却十分厌恶,最终我们的交谈不欢而散。

Cauli所在意的有三点:第一,AI绘画所出的图有版权问题,简而言之,数据库中几乎所有的图,都是在画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去训练AI的;第二,AI绘画会挤占人类画师的就业空间,因为AI出图既便宜又快捷,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成人类可能要用一个星期才能画好的画,最终导致人类作品的贬值;第三,由于AI绘画的机制是模仿平均值来保证生成出的图像是人类喜欢的,因此“画”出的图会十分趋同,缺乏个性和创新,这会导致大众审美的疲劳与停滞。

与Cauli相比,我对此抱有乐观心态:有了AI作为辅助,画师只会更有效率地工作;版权问题可以用授权过的数据库解决。画风的趋同更是可以靠专业画师特有的技能进行改动,那些过于趋同的图自然会被淘汰掉。因此对于优秀的画师来说,使用AI是没有坏处的。

我们的想法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由小见大,AI使艺术领域的人和非艺术领域的人形成了对立。

如何解决冲突

事实上,有关AI的各种对立观点越来越多,人们的看法形成两极,彼此的攻击也愈演愈烈。该如何解决冲突呢?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和厌恶AI,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够了解AI。未知带来了恐惧,并让他们想远离。

在我和Cauli争论的时候,她曾用一个过激的词“尸块拼图”——她认为这是AI绘画所产出图像的本质。这是因为她当时误认为AI绘画是从不同的图中截取一部分,然后拼接起来的。

其实不然,据Adam Hencz 在Artland Magazine(《艺术之地》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说,AI绘画使用的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意味着AI能够像人一样从大量数据中分析出规律,然后将“自己的经验”用在绘画上,而不是简单的“剪切和粘贴”。按照香农-韦弗模式,Cauli在编码解码阶段被噪声干扰了,她对AI绘画工作的原理产生了误解,才会对AI绘画抱有如此大的敌意。所以,为了消除误会,科普相关知识是第一步。

另外,从之前Reshi和Tsai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所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Reshi认为AI作为一个工具可以帮助更多像他这样不会画画的人来做出自己的作品,这很好;而Tsai认为使用无授权的图进行训练侵犯了她的权益。还有一些画师担心AI会抢占他们的生存空间,自己被更加低廉的电子劳动力所取代。非艺术行业的人成为了既得利益者,而艺术行业的人成为了受害者,所处位置不同导致了双方观点的巨大分歧。

很遗憾的是,直到现在,相关法律的出台速度还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速度。艺术家们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使得抵制AI的声音越来越大。如果双方都能成为AI绘画的受益者的话,想必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反抗声音。

所以,第二步就是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使用AI,让它变成真正有用的工具而不是侵犯他人权益的“小偷”。必须提出的是,AI所创造的价值与人类创造的价值应该被区别对待,不能因为AI的兴起和应用而损害人类自身的价值。

今天,AI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I正以前所未有的进化速度向我们走来,科技巨头们纷纷加入 AI应用行列。

微软已经把 OpenAI的GPT-4模型装进了Office套件,推出了全新的AI功能Copliot。Adobe推出自家生成式AI模型集FireFly(萤火虫),可以做到输入一个指令就能在瞬间完成P图。Adobe在训练“萤火虫”AI时,精心挑选了数据来源,主要是Adobe自有版权的图片、已公开授权的图片和版权过期的图片,因此它的AI作品具备商业版权。

比尔·盖茨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人工智能和手机、互联网一样具有革命性。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AI时代都已经到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