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树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指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苹果树一边倒栽培技术 红富士苹果树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指导

红富士苹果树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指导

2023-12-14 04: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缓和树势,拉枝开角,促使早果,以果控冠。休眠期宜轻剪、适当疏、少短截,多甩放、延长枝长甚至不剪。生长期采取拉枝、环剥、环割、扭梢等促花技 术。拉枝是整形、增枝、促花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拉枝的时间全年均可,但宜在树体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拉枝的角度以80~90℃为宜。“刻、割、拉”均可明 显促进花芽形成,即于3~4月在未萌芽枝的芽前0.5~1.0cm处刻伤;5~6月在刻伤枝基部环割2刀;7~8月对环割枝拉枝。5月中、下旬对辅养枝进 行环剥,8月中旬在春秋梢交界处“戴帽”短截,生长期喷施乙烯利、多效唑、矮壮素等生长调节剂,也有明显的促花效果。

(2)加强地下管理,提高肥水条件,培养健壮树体,及时复壮枝组。生产中可于秋后冬闲季节,对幼龄果园或土壤瘠薄果园深翻扩穴窖草,深翻至少60cm,窖草40~60kg/m2,结合施人粪尿10~20kg/m2,并及时灌足水,或大力推广树下覆草制,覆盖厚度20cm左右,可分年进行。实践证明,窖草或覆草,能有效地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在窖草或覆草的同时,仍应注重秋施基肥,增施腐熟鸡粪、兔粪等优质有机肥 37.5t/hm2,还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提高肥水条件,并非盲目加大施肥量,而是应以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为前提,注意适量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 富士系苹果的施肥量,与金帅相似,而低于红星、津轻等品种,如施氮量,富士系苹果为49.5~120.0kg/hm2,红星为100.5~150.0kg /hm2。施肥时期,除基肥秋施外,追肥应根据树体状况、需肥时期、立地条件、肥料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及时补给速效性肥料。4月中、下旬至5片中、下 旬,新梢迅速生长,叶幕大量形成,幼果不断膨大。此期树体生理机能最旺盛,对水分需求极为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应特别注意及时灌水。6~8月,气温高,蒸 腾加速,蒸发量大,是全年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也应注意及时灌水。枝组复壮,宜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整形修剪和疏花疏果进行,要适当比其他品 种早更新。

(3)应抓住特点,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矮化松散树体,防止密枝密果现象。矮化砧树体,通风透光好,具有早果、丰产、优质的特点。目前生产的矮化中间砧 红富士苹果,一般均比乔化砧品质优。因此,在肥水条件好的地片,提倡矮砧密植栽培。砧木可采用M 26和M 7中间砧,栽植密度825~1 650株 /hm2,应根据栽培条件因地制宜。生产中目前较多采用4m×2m的栽培方式(1 245株/hm2),培养细长纺锤形、棕榈叶形或矮冠半圆形的树形,形 成树篱式的群体结构。无论采用何种树形和密度,都切忌过密。要保持自然匀称、松散的树体结构,并及时疏除外围过密过旺枝,防止外强内弱。对栽植过密的幼 树,可用多疏大枝,即“树密枝不密”的方法解决光照问题,但应注意促使早果,以果控冠。

果个大,糖度高,着色好,才能表现出该品种“品质 极上”的特性。疏花疏果,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保持树势健壮,防止大小年结果。疏果的程度依树势强弱而定,强树势4个顶芽枝留1个果,弱树势则5~6个顶 芽枝留1个果。疏果应在落花后30d前结束。适期采收有利于果实中光合产物的充分积累。红富士果实生长发育期长,采收期一般以盛花后170~l80d为宜,在北方即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另外,为促进果实着色,还可采取摘除遮光叶,转动果实改变见光面,地面覆盖银灰色反光膜等措施。

(4)配置授粉品种,搞好人工授粉,实行果园放蜂。适于红富士苹果的授粉品种有元帅系、金帅、青香蕉、国光等。配置方式,可每4~6行栽植1行授粉品 种。在授粉品种缺乏或花期天气不良时,应进行人工授粉。果园放蜂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一般每3 500m2放1箱蜂即可。放蜂期间切忌喷药。阴雨天放蜂效果 不好要配合人工授粉。

(5)采取综合技术,增加树体营养。对症下药防治轮纹病,因幼果期抗病菌扩展而不抗侵染,后期果实抗病菌侵染而不抗

扩展,故喷药防治重点应在前期。生长期可于落花后10~15d左右开始喷第1次药,以后视降雨次数多少和用药种类,每隔l5~20d左右喷1次药,一直到 8月上旬,共喷4~6次;对粗皮病,可采取降低土壤酸度,施用石灰,加深根系分布,促进树体健壮,避免过干或过湿等措施进行防治。对先端枯死或产生龟裂严 重的病枝,通过修剪以新枝代之;防止抽条、冻害的关键是控制秋季生长,促使枝条充实,增强越冬性。在6月上、中旬,喷施500~1000mg/L的多效 唑,具有明显效果,并可促进花芽形成。

关注获得更多苹果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