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的崛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法百年战争史书 人类史上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的崛起

人类史上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的崛起

2024-04-08 0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几乎长达150年,然而历史的发展却使英国因祸得福,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于公元1337年,结束于公元1453年,历时116年,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百年战争的名号也因此而来。这场战争对英法两个国家乃至欧洲,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百年战争中英国的败退又导致了三十年的内战,红白玫瑰战争。两场战争几乎长达15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法百年战争

“在玫瑰战争废墟的昏暗上空中,已经露出了现代世界的第一丝曙光”。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现代化的有形载体,没有它,现代化是不能够起步的。现代化都是以民族为单位发动的,各民族都在追求自己的现代化。 在这个前提下,以民族为单位组建国家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英国社会在宗教思想、政治法律、军事制度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始展露现代化的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白玫瑰战争

失败的悲剧和长远的幸运

英国在百年战争中的失败,使其几乎失去了在法国的所有土地,仅仅留下加莱港,最终还是撤离了法国。从这个角度说,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退出了欧洲”,法兰西则在百年战争中走向了统一。

但是长期的战争哺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战争的结果使英国人和法国人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战争的失败对英国的影响不仅限于国际方面,而且影响到国内本来就不稳定的政治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法百年战争

一方面,百年战争中一些英国贵族趁机扩大私人武装,为贵族间的局部冲突发展为内战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在百年战争的后期,英格兰出现了软弱国王面对派系纷争的强大贵族的局面。约克公爵集团与兰开斯特集团由来已久的矛盾终于酿成了历时30年的内战,红白玫瑰战争。

百年战争与玫瑰战争是英格兰走向民族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英格兰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它首先体现为,在此阶段英格兰诸王远比法国君主享有更为稳定和广泛的统治权,英格兰也没有出现像法国那样在百年战争中长期分裂的状态,所以英格兰君主的王冠本身就象征着英格兰的政治统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走向统一正是英国因祸得福,由悲剧走向幸运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

宪政运动和宗教改革

百年战争是英格兰宪政发展的催化剂。战争带来的额外开支使英王不得不常常召开议会,这就导致了议会权力的上升和构成的变化,到14世纪末,议会就完全分为世袭的上院和选举的下院。议会权力的发展首先体现为财政税收权力的增大,若要征收非传统项目的税收,必须经过下议院的同意。

由此,下议院掌握了为皇室栓钱袋的绳子,于是也就有更多的立法问题被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下。他们的策略是“先调再给”,国王必须首先同意他们在其他事情上的请愿,才能获得财政上的支持。国王不时地试图作出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几乎总是以情愿的默许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议会

下议院的控制范围逐渐的就不再仅仅局限于税收,甚至出现了:“每一种新法律的缘起,都在下议院的请愿书中。”这样的局面。除了征税权和立法权之外,议会取得的第三项权力是弹劾权,这是一种由下院充当原告对大臣提起公诉,然后由上院贵族担任法官进行审判的特殊司法方法。

弹劾权使身居高位的政府官员有义务向公众说明其公务活动,这就为近代责任制政府奠定了基石。可见,在百年战争时期,英国议会制度的组成和权力构架已经基本形成了。

在宗教方面,英格兰教会的世俗性大大增强。在社会上层,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反教皇法令;在社会中下层,威克利夫的宗教改革思想和罗拉德派运动不仅形成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先驱,而且是英格兰民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反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宗教改革

长期存在的反教皇的民族主义情绪因百年战争更趋强烈,因为教皇被囚于阿维农,出任教皇的基本上都是法国人,他们处于依附法国国王的地位,所以在英格兰教会的组织和管理方面教皇的法令遭到英格兰人的坚决抵制。

英格兰议会通过《圣职候补者法令》,宣布英国的一切圣职都必须遵循英格兰习俗而归属其古老的求职者,又通过了《侵害王权罪行法》,使任命圣职的动议权归属于英格兰国王。

英格兰教会的民族化与英国人自己的经历和价值观念,以及本土语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威克里夫的宗教思想大体上代表了一种英国土生土长的思维模式,而且威克里夫的宗教观念又反过来激活了对抗教廷的英格兰民间运动,激发了一些论战性著作的出版,以及把《圣经》译为英语的工作,这正是正在走向民族国家的英格兰在宗教方面的一种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切斯特大教堂

雇佣军的出现和“海洋强国”之梦

玫瑰战争明显地反映了英格兰封建军事制度的变异,分期领取报酬并订有终身契约关系的家丁私臣取代了因领受封土而与封建主结成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封臣和骑士。这些家丁私臣通常是那些在百年战争中身经百战,并愿意自己选择效忠的主人,为主人终身服役的职业兵。

他们身穿家族制服,视主人为庇护人,由主人供养,是与主人荣辱与共的随从。同时,家丁随从的存在也是大贵族身份的象征。正因为这种“变异封建制”取代了层层分封的正统封建制,所以国内战争已成为少数人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骑士

这个变异过程是英法百年战争与英国现代化之源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到玫瑰战争时才表现为一个明显的结果。封建骑士军事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战场的主力变成了按照契约发放军饷的职业雇佣军。

那时英格兰统治者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国家应该何去何从,应该如何发展。因为英格兰是一个岛国,本就人口稀少,偏偏又丧失了在大陆的土地,国内战争和农民起义也相继爆发,形势万分严峻。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就萌发了向海洋进军的梦想,探索海洋,发展海外贸易,寻找海外土地以拓宽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无敌舰队

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毕竟梦想已经有了,在披荆斩棘了一个世纪后,英国摧毁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一跃成为“海洋强国”。而老对手法国也在海洋上寻求空间,英法争霸战争不可避免,可以说这与百年战争种下的世仇不无关系。又历经一个世纪的卧薪尝胆,厚积薄发,这一次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海洋的霸主。

资本主义萌芽和现代化的曙光

在英法百年战争与玫瑰战争中,英国受益匪浅,特别是刺激、推动了14、15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成长,在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英国王室调整了商业政策,扶持本国商人,大力发展生产,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推动了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的,在城镇和商业贸易发展方面,15世纪也是不断变化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有的城镇因人口减少和羊毛业向乡村转移而衰败,另一方面,拥有新兴纺织业的城市则兴旺起来。伴随着城市的兴旺,市民阶层大量出现,他们支持王权,王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的利益。二者相互利用,有利于集权的但又包含民主因素的民族国家的发展。

从玫瑰战争后期开始,约相当于从兰开斯特王朝结束至都铎王朝建立初期,是圈地运动第一个高潮的初发时期,到了15世纪70年代,圈地运动急剧发展,英国40个郡中,圈地波及35个郡,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史称“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的推行逐步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再加上“黑死病”的影响,由于劳动力市场缩小,农民可以要求压低地租,得到较高的雇佣工资,因此,尽管物价猛涨,但生产者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圈地运动

一些富有而有远大抱负的农民承租更多的土地,经营起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个体农业,甚至用多余的现金放贷,这一部分人逐渐增多,而且为数不少。同时,随着农业投资的减少,以及工资开支的上升,传统的贵族地主面临严重的经济发展困难。他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在自营地上进行农作的经营方式,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经营方式。

结语

玫瑰战争结束于1485年,也是在这一年英国建立了都铎王朝,西方学者把都铎王朝的建立作为近代英国的开端,也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宗教改革、民众爱国主义、商业扩张,这些都使人们感觉到都铎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的黄金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铎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七世

“都铎王朝最大的功绩就是它组建并巩固了民族国家,从而把英国推进到可以发动现代化的起点上”。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都铎王朝前期的学者们传播文艺复兴,开辟“新学”,提倡“人文主义”,为欧洲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宣告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起,它也深深地改变了英国在欧洲的地位,此后,英国作为大国在西欧崛起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