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湘南一个拥有千年辉煌历史的县,衡阳的两个县级市曾归其管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仙区管辖乡镇有几个 它是湘南一个拥有千年辉煌历史的县,衡阳的两个县级市曾归其管辖

它是湘南一个拥有千年辉煌历史的县,衡阳的两个县级市曾归其管辖

2024-06-18 0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时桂阳郡内已经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桂阳县。但是,那时候的桂阳县指的是现在的广东省连州市!郡治在郴县。

第二个叫桂阳县的就是今天的汝城县,第二个桂阳县包括今天的汝城县和桂东县。从北宋的太平兴国元年,也就是公元976年开始,因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改名为桂阳县。1913年,因为桂阳州改名为桂阳县,为了避免重名,原桂阳县改名为汝城县。

第三个桂阳县就是大家熟悉的,目前正在使用这个名字的桂阳县。

湖南省桂阳县风光

二、桂阳县原来是由郴县析置的

郴县,秦置。秦朝时郴州境内只设立了两个县,分别是耒县、郴县。郴县面积很大,今天郴州市境内不少县是由郴县析置而来!

公元617年,隋朝末年的割据政权之一梁王萧铣分郴县西部地区设置了平阳县,平阳县域就是今天的桂阳县境。到了唐朝,又把平阳县划归郴县,不久又重新设立平阳县。当时的州治一会儿在平阳县,一会儿又回到郴县,古人也是相当的无聊,变来变去的!

桂阳县风光

三、郴州和桂阳分治时期

到了唐朝中后期的804年,朝廷在平阳县设置了桂阳监,这是历史上首次用桂阳这个名字来命名湖南省境内的地方,但是,桂阳监级别比县高,只管理平阳县。

到了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也就是公元936年,桂阳监开始有了一块领地——临武县,并归长沙府管辖,这是历史上的郴桂分治的开始。

到了宋朝,桂阳监变成了桂阳军,到了元朝,又变成了桂阳路。桂阳路管理平阳县、临武县、蓝山县和耒阳州、常宁州。

到了明朝初年,桂阳路又变成了桂阳府,管理平阳县、临武县、蓝山县和常宁州、耒阳州。这时候郴州市境内其他地方归属于郴州府管辖。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明**朝在1376年废除平阳县,并把桂阳府降级为桂阳县,这是今天的桂阳县真正定名的开始。

1369年,耒阳州和常宁州从桂阳府划给衡州府,从此以后,常宁和耒阳长期属于衡阳管辖。不过,后来曾经有段时间耒阳划归郴州、桂阳划归衡阳管辖过。常宁则一直留在了衡阳没有变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桂阳县又升为州,领地是临武县、蓝山县和嘉禾县。其实,嘉禾县也是从桂阳州分拆出来的。

郴州市风光

四、蔡伦是耒阳人还是桂阳人

蔡伦造纸,天下闻名。不过,蔡伦到底是哪里人,至今仍有争议。目前,国内至少有五个县认为本县是蔡伦故里。耒阳市和桂阳县都把蔡伦列为本县名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议,是因为正史里对蔡伦是哪里人的记录只有几个字而已。正史南朝时宋人范晔《后汉书》中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因为太过于简单,所以产生了异议。

一、湖南东安人

南朝时宋人庾仲雍在《湘州记》中记载:(在今湖南东安县)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伦舂纸臼也”。

二、江西永丰人

南朝时宋人刘澄之在《江州记》中记载:“兴平县(今江西永丰县东北)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许丈,石色青,堪为书研。”

三、湖北枣阳人

南朝时宋人盛弘之的《荆州记》中记载:“枣阳县百许步蔡伦宅,其中具存。其傍有池,即名蔡子池。”

四、湖南耒阳人

认为蔡伦是耒阳人的主要依据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书中记载:“(耒水)西北经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

今天耒阳市有蔡侯祠、蔡伦竹海等景点。

五、湖南桂阳人

认为蔡伦是桂阳县人的主要依据如下:

此处“桂阳”是指桂阳郡,“桂阳人”即桂阳郡治所在县的人。因为《后汉书》人物传记中的籍贯表述一般是按郡、县地名记载,只有当籍贯为郡治所在县时则省略县名。而桂阳郡的郡治在郴县,桂阳县则是由郴县析置的。桂阳县境内同样有蔡伦井、蔡侯祠等古迹。此外,桂阳县有不少典籍有关于蔡伦的记载。

五、人杰地灵的桂阳

桂阳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历史上涌现了大量的杰出人物。如东汉尚书胡腾,五代十国时期严州刺史刘昭禹,明初进士、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二品大员李思聪等人。

清朝时期桂阳县人才辈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陈士杰和夏时家族。陈士杰起家于湘军,历任浙江、山东两省巡抚,夏时是陈士杰外甥,历任江西、陕西巡抚。这二人的后代多人官至知府、知州、翰林编修、道台等职。

六、归于平淡

公元1913年,桂阳州又变成了桂阳县,属于衡永郴桂道。后来衡永郴桂道又改名为衡阳道,桂阳县属于衡阳道。湘南行署成立后,桂阳县属于湘南行署。1954年开始,桂阳县归属于郴县专区,从此,桂阳县隶属于郴州市管辖至今,成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